APP下载

《南京!南京!》:艺术与缺憾的品味

2009-04-14韩婷婷

电影文学 2009年24期
关键词:拉贝南京大屠杀军人

已经有了《寻枪》《可可西里》两部成功影片的陆川导演,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奉献上历史巨片《南京!南京!》。这让观众充满了强烈的期待,良好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这一点。《南京!南京!》也成为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极其惨痛的记忆。所有涉及这一题材的作品都应当秉持一种神圣的严肃、凝重和沉痛,这并不是说电影作品的风格必须如此,例如,意大利关于二战的《美丽人生》就是一部具有黑色喜剧风格的影片,可是,它的内里依然沉郁、愤怒并充满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就这一点而言,《南京!南京!》基本做到了。日本人的残酷、屠杀的惨状、中国平民的无助与抗争、中国富有血性的军人的顽强抗争,可以说,观众的预设心理期待都得到了印证。影片以黑白色调低沉地再现了那段触目惊心的历史。

《南京!南京!》无疑是陆川导演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一部巨片。以国内的电影艺术发展来衡量,这部战争片还是颇有力度,艺术讲究。并形成一种风格。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重现了被国民政府丢弃了的南京城里国民党精锐部队宋希濂部残部的英勇抗战。他们面对疯狂涌人的强大日军,在街头巷尾做着注定失败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国军人可贵的职责感、使命感与爱国民族气节,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影片以刘烨所塑造的陆剑雄为代表,被俘后面对必然的杀戮,率先站起来,与战友肩并肩紧靠在一起,发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吼声。这是影片最振奋人心、最激情洋溢的地方。可惜。它被安排在了前1/3处。

其次,这部影片延续了《可可西里》的客观记录的艺术追求,自始至终保持了冷静、克制、哀痛的格调,节奏缓慢、低沉、流畅。影片的黑白色调也加强了这一点。陆川导演的用心与才华还是能够凸显,尽管也显露出模仿的痕迹。例如,那场关于日军祭祀的过于铺张的影像。这种风格更多地让观众在压抑与沉郁中愤闷、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怒张、仇恨和一时的热血沸腾。

再次,这部影片在立意与角度上有导演自己的思考,虽然具有明显的让人质疑的缺漏,但毕竟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有一定推进性的展示。这主要体现在影片的艺术构想有所希求,并不是说它所采用的日本军人的视角好,而是说它表现出了渴望在艺术的深度与广度上有所突破和拓展的倾向。

然而,《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引起争议也确有其因。以电影艺术的标准来衡量,《南京!南京!》的确存在明显的缺憾。这也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即使是厚重的历史巨片,也要有剪裁得当的精彩情节。《南京!南京!》的叙事相对比较薄弱,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叙事线索的混乱。

这部影片开头,就推出了《拉贝日记》,似乎准备把《拉贝日记》作为叙事展开的依据。在叙述过程中,该影片也间断地出现了拉贝日记的影像与文字说明。按照常理,拉贝应该是这部影片的重要人物、叙事的承担者。然而,拉贝这个人物只是影片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当情节进展了一个段落之后才出现的,所占据的分量也不大。由于影片的叙述完全不是从拉贝的口吻与角度来进行,这就使得开头就推出的《拉贝日记》的意义变得暖昧难辨,仅仅是一个历史的依据与证明?至少,在影片的叙事层面,它所担负的功能模糊,妨碍了叙事的连贯与统一。

虽以拉贝日记为开端,该影片却又在情节展开伊始就采用了一位日本军人角川的视角来表现对南京城——中华民国的首都的进攻。这也就奠定了全影片的一个主要的叙述视角——一位普通日本军人的视角,并成为贯穿全片的惟一主线。接下来,主观视角与全知的客观视角交错进行。这就造成了叙事的混乱,是拉贝日记的西方人客观记录的南京大屠杀的叙述还是从一个有良知的日本军人的视角叙述的南京大屠杀?虽然他们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的悲惨事实是一样的,但从电影叙事学的层面分析。这部影片的叙述被切割、分裂成三个部分:拉贝日记里的南京大屠杀,一个有良知竟至自杀的日本军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人面对的南京大屠杀。这三个部分缺乏有机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使得情节的叙述张力与严密性不足,有点支离破碎。

其次,影片叙事视角的多重与分配的失衡,尤其是日本军人主观视角的构建以及情节的编排弱化了民族气节的表达。

影片既有客观视角,也有主观视角;既有全知视角,也有限制视角。其中,角川的主观视角贯穿全片。全知视角只是段落式的分散状态。视角构建与分配的不平衡必然使得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的历史题材引起很大的争议,也使得该影片的忧思难以与国人的心灵发生激烈的碰撞与共鸣。

《南京!南京!》意外地采用了一个日本侵略者的良知未泯的脆弱视角来表现南京大屠杀这一国恨家仇,且不论角川这个角色的存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具有历史依据,关键在于任何影片对于叙事视角的选择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意义。主观视角的意义非常大,比如《罗生门》,就一个事实从不同的人物来讲述,就有了不同的面目,真相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南京!南京!》寄寓一个日本士兵的具有良知的目光来反衬这场战争的惨无人道,这个具有军令性的片名就变得似乎不重在警示国人,而是在警示人性之恶,它由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国家性的话题被悄悄转移为一个跨民族的、泛人类的进而是日本人的反省与自责。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的痛思、忧患、耻辱、警惕和奋争随之被淡化了。难怪有人说这部影片如果出自日本人之手会更有意义,《南京!南京!》被批评为陆川导演“一厢情愿地苍白示好”很有道理。

并且,导演的这种策略是有目的的,按照陆川导演的解释,这是出于对海外市场的考虑,主要针对日本与欧美市场。由于日本军人的叙述视角占据了主导,中国人的主体性与形象塑造必然会被动,受到压制。对于本身就是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中国人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叙述视角所引起的不适感是必然的。而海外观众的感受也未必都如陆川导演所想象的那样积极、正面。即使采取所谓的人道主义策略与日本人的叙述视角。是否也可以不必只如这部影片所呈现的叙事状态呢?是否有其他的选择呢?黑白色的《南京!南京!》与黑白、彩色兼有的《辛德勒的名单》是不同的:辛德勒是一位普通的德国商人,而角川是一位执行军务的日本侵略者;辛德勒如拉贝一样确有其人,角川是一个艺术虚构的人物;辛德勒挽救了许多犹太人的生命,而角川只是在自杀前放生了两位中国人。这之间在意义上所产生的巨大差距是毋庸置疑的,何况德国与日本对于二战的反省完全两样。

虽然之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两部故事片《屠城血证》和《南京1937》的观感也不理想,但1987年罗冠群导演的《屠城血证》片尾的敲响警钟的镜头至今记忆深刻。而《南京!南京!》的结尾,尽管也让人深有感触地认识到生命、自由的可贵,但父子俩人的遭遇是一种很偶然的幸运,是一种极侥幸的逃离,就像那个日本兵的自杀在疯狂的屠城血迹中如鸿毛般轻飘飘的苍白一样。

再次,这部影片虽以表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为主,但

是作为故事片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由于影片对日本军人着墨较多,所以国人形象的塑造与之相比不够生动。

影片一开始就通过镜头锁定了角川这位日本军人。他在攻克南京之后,也前来寻找慰安妇。可是,他的羞怯泄漏了处男的秘密,其心灵中相对纯净的一面也就揭示出来了。之后,他面对肆意的屠杀、面对中国女性被侮辱的反应,都一点点地把他未泯的良知呈现。影片结尾处,他释放了两名中国人,饮弹自尽。因为人性的光辉与力量使得他无法继续在日本军队中生存,可他显然永远不能摆脱这一身份的桎梏,那么就只有毁灭。影片对这位日本军人的刻画较充分,尽管他的内心善恶的矛盾挣扎与抉择并不完全具有张力和令人信服,可还算大致地勾勒出了他的行动的原由和变化的轨迹。

中国人的主要形象有三个:一位中国军人陆剑雄,一位与拉贝共同建立了国际安全区的年轻女教师姜淑云和长期跟随拉贝先生的秘书唐先生。他们所占据的篇幅比日本军人有限,其中关于陆剑雄的篇幅最少,他基本是一种概念化、脸谱化的人物。影片通过近镜头表现了陆剑雄的坚毅、仇恨和骨气,面对日本人安置的屠杀刑场,在其余所有的平民畏惧地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时,他勇敢地站立。带领大家走向刑场。临死前一起高呼“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位中国军人可歌可泣,只是平面化了;刘烨对他的内心的表情塑造也不够深入,使得他的形象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表达。姜淑云是拉贝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当时的情境下,拉贝建立的国际安全区成为南京百姓的惟一的避难所。姜淑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拯救更多的同胞,她冒着危险数次假认家属,被日军觉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然而,略微遗憾的是,影像有点过于突出了在特殊时刻拉贝的作用,姜淑云作为助手的形象多少压过了她作为中国女性的形象,这或多或少削弱了这位中国女教师角色的饱满度与震撼力。唐先生一出场就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形象,在目睹女儿被日军残忍地抛到楼下之后,他作为父亲爱莫能助,撕心裂肺地悲痛哭喊。范伟很到位地表达出了这位父亲肝肠寸断的痛苦,唐先生原先存有的侥幸幻想也彻底破灭。因此,当他拿到救命的通行证小心翼翼地领着怀孕的妻子经过了日军的检查站,看到朋友因拉贝先生所能带走的人数的限制而被阻留在南京城,他坦然地把这个生的机会让给了朋友,自己被日本人枪杀。唐先生从胆小偷生到决然就死有一个显著的思想行动的转变,影片也交代了这个转变的原因。可是,从观影效果来看,这种铺垫还是有点突兀了,观众更多地从理智上接受了影片给予的解释,而不能完全从情感上欣然接受。

这三位主要的中国人形象之所以在艺术魅力上有几分欠缺,除了人物塑造的定位与火候不够之外,还与影片开头就确立的以一位日本军人的视角为主的叙述策略有关,中国人的形象难以占据银幕的突出位置。比较有亮点的人物形象是青楼女子小江,江一燕的表演入木三分。但她率先举手的动机交代模糊。结尾侥幸逃脱的父子二人中。父亲是一位苟且偷生的形象,有观众质疑这一点,陆川导演的解释是“向生者生,向死者死”的生活逻辑,但艺术是生活的浓缩与升华,生死的意义撇开不谈,结尾处的中国人形象会自然地带有象征性,引起歧义。

《南京!南京!》是一部有艺术思索与艺术追求的比较严肃的影片,由于导演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徘徊,考虑了诸多的海外市场的因素,折射在影片中就有了面面俱到、形神分散的不足,未能成为一部严谨、厚重、凝练和集全片之力造成深刻震撼的作品。导演处理这样一个非常沉重而巨大的题材显露出了稚嫩、偏颇之态,缺乏历史的穿透力与高度。例如关于南京城的地理环境展示与所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关系的交代不够清晰、明畅,整体的艺术视角浅淡,似乎仅仅是刚离开地面二三尺的样子。但是,《南京!南京!》已经比同题材的故事片迈进了一步,缺憾显见。不是经典,可也难以小窥。

[作者简介]韩婷婷(1972—),女,山东泰安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电视剧、电影艺术的历史与批评。

猜你喜欢

拉贝南京大屠杀军人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体会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雪祭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军人“四有”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