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现状

2009-04-14庞洪芬张艳霞

成才之路 2009年2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庞洪芬 张艳霞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如今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借此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对策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对人才素质教育要求更高,它除了要求劳动者具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以外,还必须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确定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可以说,高职教育如何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时俱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合格人才,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前途命运问题。

一、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现状

1. 素质教育的环境基础——学校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现状

环境是造就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序的校园秩序、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可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需要软硬件的结合。调查结果显示:

(1)素质教育被学校重视并取得成效。学校是否重视并支持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进展好坏的关键所在。对此,学生一致认为当前学校对素质教育很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绝大部分学生仍期待着学校有更好的作为和成绩。

(2)学生对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对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很满意的为12%,不满意的为31%,不太满意的为57%。调查结果说明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就各课程在塑造个人全面素质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普遍认为技能和专业课更能让他们感觉到是在提升素质,尤其是技能课中的实训更被看好。以上数据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实训进行得较为有效,但仍有待提高。

(3)从硬件设施来看,学生对教学设施意见较大。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能与相关课程有效接轨,有些设备已明显跟不上教学需要和社会发展,还有不少教学设施已被破坏却未能得到及时更换或修理,这些都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

2. 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施行者——教师的现状

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素质养成的高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问卷结果显示:

(1)从总体上看,教师人格魅力较好。39.9%的学生认为个人思想、道德观主要来自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认为绝大部分教师对本职工作很喜欢,且有一定的投入,其中有小部分教师更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就上课态度来说,学生认为只有8%的教师上课敷衍了事,有15.5%的教师能利用好课上每一分钟。对于课前准备情况,学生认为教师中认真备课的占91.6%,从不备课、照本宣科的占8.4%。

(2)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被认为是决定教师个人素质高低的关键因素。教学能力可从教师上课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中去评判,它表现为教师的知识结构、表述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等。在授课内容方面,半数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应当首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学识丰富,常能引经据典且个人品性温和、经常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最不能让他们接受的是讲课质量差、将思想强加于人以及经常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教师。学生认为教师队伍中能因材施教、方式灵活且擅长利用辅助手段的占58%,表达抑扬顿挫,讲课生动的占18.1%。

(3)学生重视教师的实际能力,并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他们表示只要有真才实学,学历层次可以放宽要求。学生提出,当今教师仍需学习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并急需提高所授专业课程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素质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素质现状与素质观

(1)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被认为是学生必备的主要素质。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多个方面,每方面都相当重要,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看来个人素质中最重要的前三项依次是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其次为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创新素质、审美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劳动素质。

(2)学生急需提升个人创新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创新素质被列为第一位,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紧随其后,接下来分别是劳动、身体、审美、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从统计数据看,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居于末三位。他们无意或并不急于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而把提升各种专业技能素质放在前面,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

二、 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根据调查结果及调查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重视校园软环境的营造。首先,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第二,重视德育工作不放松。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更要做好教职工的德育工作,努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道德高尚、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第三,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在制订前可广泛征求学生及校外企事业人士的意见,力争使教学计划不仅能符合社会现在的需要,更符合未来的需要。

(2)改善硬件设施。首先,学校要致力于营造一个整洁美观、舒适方便的校园环境。其次,要有步骤地改善教学设施。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地,直接与社会接轨。所以,高职院校应重视硬件的建设,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投入,从而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2. 教师要主动提升个人素质

(1)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不断成长、需要成才的学生,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完善有赖于教师的教育与培养,所以教师要具备很高的师德水准。

(2)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具备把这些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能力,如表述能力、创新能力等。

3. 学生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哈佛研究结果表明,人生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情商,例如意志力、自信心等。作为学生,要想成才,不能总是单方面要求学校、教师有所行动,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教师的引导、激励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达到身心的协调发展,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