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2009-04-14
中国的脚步
我们在北京的公寓可以俯瞰北京的一个长途汽车站。这里通常人来人往,有人进城技工作或卖东西,也有人出城回老家。去年的春夏,这里人头涌涌,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北京,为奥运的建设夜以继日地工作。到了7月,政府下令所有奥运场馆停工,再加上安保的考虑,大量农民工又从这里离开,只能回家去看奥运会了。
到了9月,大量农民工又返回了北京,这一点都不出乎意料。真正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到了10月中旬,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又有大量农民工因为失业或开工不足而从这里返回了家乡。在冬天接下来的日子和今年春天,北京的空气显然比一年前要好很多,这可能是因为奥运的相关环保措施还在起作用,也可能是因为超乎寻常的多风天气,但显然也是企业开工不足的一个副产品。
在金融危机之下,中国持续了30年的经济增长还能持续吗?如果不能的话,那会在政治、社会等领域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最近几个月,很多美国和欧洲的观察家开始把中国和日本相提并论:日本同样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一度让世界震惊不已,但自1990年代后开始一蹶不振。中国会经历同样的发展道路吗?中国的很多知识分子则联想到苏联因为经济停滞而导致崩溃的历史,因此对中国经济目前的困难忧心忡忡。
但无论是日本还是苏联,它们的具体情况都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日本和苏联都曾经是某一种发展模式的楷模,是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但中国模式对其他国家来讲不可复制,是独一无二的。
对中国来说,眼前的问题成堆环境污染、水危机、腐敗、贫富差距,这些都是中国未来的大麻烦。另外,国际上的压力也很大,美国既希望中国减少对美贸易顺差,又希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而这是不可能两全的。
就业危机
自2007年12月以来,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减少了440万个工作岗位,其。包括过去3个月内每月减少的60多万个。2月份美国的失业率飙升至8.1%,达到25年以来的最高点。而考虑到欧洲经济萎缩的速度,没有人会怀疑欧洲未来的境况会更糟。到2010年底,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都将有可能超过10%,而且失业者找到新工作的机会比过去半个世纪里的任何时候都难。
而在新兴市场,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各国政府正想方设法为劳动者提供短期的援助,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政府资助企业,让员工能留在工作岗位上,而不是直接为失业者提供补贴。事实上,旧的工作岗位越容易被破坏,新的就业机会就越容易被创造。今天让人们保住饭碗的方法,可能会成为明天进行调整的绊脚石。
核扩散的梦魇
在核时代,世界的最大梦魇是恐怖分子掌握和使用核武器,而在西方看来,如果本·拉丹肯支付20亿美元给朝鲜,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就承认,这种可能性让他辗转难眠。要控制核武器和核材料的扩散,最有效的办法也许是建立一个新的体系,找到跟踪核材料来源地的办法,从爆炸地、黑市到核裂变材料制造地,甚至追踪到最初始的铀矿。整个过程就像以指纹找出犯罪分子样,只要有可以比对的数据,指认核罪犯是可能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储藏了大量核材料样品,核专家们正努力建立个所有已知核材料源的数据库,以便进行比对。而且,铀和钚的产地不同,会混合有其他不同的化学物质,这会使铀和钚产生不同的射线,人们可以据此查找和确定这些核物质的来源。
工作的价值
经济危机让世界人心惶惶,如何才能立刻改变现状,人们众说纷纭。《时代》周刊列出了10大将世界从危机中拯救出来的构想,其中之一就是“将工作看成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多年来,地产热和投资热给了消费者信心,似乎只要买对几幢房子、成功投资几个对冲基金就可以坐享其成了,所以人们一直幸福地忽视着辛勤工作的价值。现在,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工作是他们财务稳定性的真正来源,一份能够预计到的薪水比可能大赚笔的奖金和股票期权更有吸引力,而拥有份政府机关的工作似乎就更好了。显然,当你每天在办公室里所做的事突然变成你唯一的财务生命线时,你会更慎重、更积极地去上班。经济衰退最终让人们正视到工作是多么有价值。但悖论就是,它也让技工作变得更困难了。
赤字救经济?
美国政府打算靠赤字救经济,美联储企图和英国一样用印钞票的方式为金融体系纾困。每次参众两院开会时,两党总用“偷窃下一代”相互攻击。共和党攻击赤字救经济只会祸延子孙而不会有长效,民主党则反击共和党为宫人减税才是赤字的更大源头。由于赤字沉重,奥巴马只是计划4年后将美财政赤字减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配套逻辑,美国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最大的原因是收入持续减少,绝大多数富人逃税,他们以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投资海外。而在支出方面,最庞大的单笔费用乃是伊拉克战争,这也是奥巴马急于撤军的原因。查税增税减军费,藉以削减财政赤字,已整个显露了美国过去习以为常的走向。富人的抗拒和加速财产的藏匿,已成了未来数年美国财政政治学最大的斗争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