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地膜覆盖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2009-04-13李树航王子龙
李树航 王子龙
蔬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虽然早已作为常规技术在推广应用,但当前在生产实践中尚存在着一些细节问题,直接影响着增产增收潜力的发挥,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肥力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是作物生长早衰的原因之一,影响早熟增产。地膜覆盖能使多种作物增产30~50%,是一种“护根栽培”,实际上也是一种“消耗促进栽培”,投入才能产出。因此,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并要求施入迟效性肥料及磷、钾肥(作基肥1次性投入),保持肥力,提高地力,才能使地膜覆盖获得长期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基肥不足,有机肥减少,而且又没有强调适当深施环节,势必使土壤肥力下降,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亦就难以发挥。
整地粗放,底墒不足:种子发芽出土及植株根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整地不细,作畦粗糙,坷垃多,毛细管作用差,土壤含水量不足,虽然地温增高,土壤疏松。但种子同样难以萌发出土,严重时会推迟出苗期或缺苗断垄。如事先发现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就要考虑灌水造墒再整地,同时切实做到耕地、作畦、覆膜及镇压等各个环节连续进行,防止散湿跑墒,以保证种子整齐萌发出土及幼芽生长。
铺地膜技术:无论是先铺地膜而后播种、栽苗或先播种、栽苗而后铺地膜,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好处是,铺地膜5~7天,土壤温暖而湿润有利于种子萌发快出苗齐,缺点是膜面打孔穴、播种、栽苗、封窝较费工;后者好处是,便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比较省工,不足之处是不能充分利用播种前一段铺膜时间所获得均衡的温暖湿润的土壤环境效应,同时出苗时要及时划破膜面,操作亦较麻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
铺地膜不能紧紧地贴盖于地面,否则就会失去增温、保水、保肥的作用,而且容易被大风吹起毁膜伤苗。正确的做法是,膜与畦的配比要适当。蔬菜用膜,以膜的幅宽80~90厘米紧贴在地膜畦宽60~70厘米的地表上,顺着畦边缓坡用细土压严,两端用土埋实,并于畦的长度中间隔2米处压一小土堆,防止风吹揭膜;同时要检查膜面有无漏洞,有可用细土封闭。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可不必将膜边压土,因为无风揭膜。
播种与定植期不宜大幅度提前:地膜覆盖提高地温明显,对气温影响很小,大幅度地提早播种期和定植期。会使秧苗遭受晚霜的为害。所以播种期与定植期以晚霜过后越早越好(耐寒性蔬菜例外)。改良式地膜覆盖与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的,可提前至晚霜前,总之,一句话,地膜覆盖解决不了霜冻的为害。
合理调节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地膜覆盖后,肥足、水多、温度高,土壤中的微生物互动提早。有机质矿化过程加速,使土壤有较高的肥力水平,如西红柿等多种作物发生贪青徒长,延迟果实发育及成熟期,所以,在作物发秧期要注意控水蹲苗,促跟壮秧,做好生育调节。在生育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以求高产。
防治病虫草害: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膜下容易滋生杂草,既消耗地力,影响蔬菜生长,又容易传播病虫害。灭草的主要对策有:提高铺膜质量,严密封闭栽培孔穴,以限制杂草生长;铺膜前与畦面喷洒氟乐灵等除草剂;选用适宜的除草地膜进行覆盖;用自制的铅丝钩,扒去栽培孔穴的覆土,通过孔穴深入草位,把杂草拖出孔穴,然后重新用土覆盖孔穴。
地膜覆盖改变了田间生态环境,加快了蔬菜作物整个生育进程,病虫害的消长规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有些病虫害受到抑制,而有些则提早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做好准备及时进行防治。
及时处理残留地膜:地膜系高分子化合物,很难分解,大量旧膜积聚残存于土壤中,影响根系生长,妨碍耕作,造成土壤与环境的污染。作物收获后应用人工或机具及时将旧膜肩干净,并携出田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