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课堂实录
2009-04-13李霞
李 霞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学者杨绛的回忆性散文《老王》。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请同学用一句概括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生1:写了一个叫老王的三轮车夫辛勤地工作,后来病死了。
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老王的一生?
生2:我认为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和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
师:好的,概括得挺准确的。
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这篇文章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5页,迅速地浏览全文。
(一)结合文章的1—4小节,说说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生1:老王挺贫穷的。我从“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中看出来的。
师:这句具体用哪些词来体现了老王的贫穷?
生1:“荒僻”、“破破落落”、“塌败”这几个词写出了老王住所的破旧,从而体现了老王生活的贫穷。
师:文中有没有其他地方也能看出老王的贫穷的?
生2:“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只”说明他没有别的生活来源,且下文提到“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说明老王的生活是贫穷的。
师:不错,你联系了上下文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还有同学想补充吗?
生3:“我从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多年了”看出老王一直都很贫穷。
师:读得很细。同学们再体会一下这句:“是不是他的家?”“住那儿多年了”,从这儿你读出了些什么?
生3:上文也提到“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我觉得老王很孤单,他没有家人,他的住所不能称之为家。
师:好的,老王的孤独还能从文章中哪儿读出来?
生4:老王是个单干户,书中也提到“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且从“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看出别人对他很冷漠,甚至有些冷嘲热讽。
师:你知道“单干户”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活没有保障!在这样的状态中老王没有得到帮助,却还受到了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内心的孤独与痛苦也是不言而喻的。
总结:老王是个不幸的人,他的不幸体现在孤苦无依,贫病交加上。
师:这里作者对老王主要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5:我从“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读出了作者对老王深深的同情。
师总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课件演示):让“我”同情的老王。(板书:同情——不幸)
(二)当作者回首往事,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写下《老王》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个(课件演示:)让“我”感动的老王。请同学们默读5—16自然段,我们继续走近我和老王的故事。从细微处找出老王令我感动的地方。作些批注。
师:请个同学概述一下这部分主要写了我和老王交往的哪三件事。
生1:第一件事写了老王帮我们家送冰,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还要减半收费。我们不要他减半收费,于是他就送比前任大一倍的冰给我。(有几个学生在笑)
师:有同学笑了。来你说说笑什么?
生2:我觉得他太啰嗦了,第一件事写了老王帮我送冰,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师:好的。你能再概括第二件事吗?
生2:老王送默存去医院不愿收钱,收了还不放心。
师:好的,请坐。这位同学的发言一定能给你启发,你能弥补刚才的不足再试着概括一下第三件事吗?
生1:第三件事是老王生病还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师:生病?不太准确,能说说病重到什么程度?
生1:是临终前。老王临终前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师:这次就说得好多了。
师:下面我们着重来看一下文章第二、三两件事。让我们集体朗读第六节,这部分中老王有哪些令“我”感动的地方?
生读书
生1:老王“悄悄地问”、“不大放心”显示出对处境不好的我的关心。并且上面我们也看出老王自己也挺贫穷的,还不收我的车费,这也让“我”感动。
师:你从哪儿看出我处境不好?
生1:开头说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文革期间人们生活水平都不高。
师:你们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到我处境不好的依据?
生2:“我不敢坐”而第一节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我想这里面肯定和文革有关。
师:读得真细,有没有同学知道作者在文革期间的遭遇?
生3:作者和钱钟书这样的知识分子是在文革中遭到批斗与迫害的。
师:好的,我刚才说的“处境不好”并不是指当时人们生活水平都不高。让我们来看看杨绛对自己在文革中一段遭遇的回忆。(出示课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被‘揪出。在宿舍院内扫院子,在外文所扫厕所。8月16日,钟书被‘揪出。8月27日晚间,我在宿舍被剃了‘阴阳头。”
文革时期。当“我”蒙受不幸时,老王并未像有些人对“我”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老王的关心让我看到了患难中的真情。咱们再读一下这一小节,体味一下这段患难真情。
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⑨下面,我们再请个同学读一下8—16小段,这是作者用笔墨最多的一件事。
生有感情地读8—16段。
师:读得真好,很好地把我们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中。这个部分中哪些地方让“我”感动?
生2:我从老王送我鸡蛋“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看出老王自己虽然很贫穷,但依然省吃俭用,送给了我多得数也数不清的鸡蛋,令作者很感动。(不少学生笑)
师:有人又在笑了,似乎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见解,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吧?
生3:我同意他前面的看法,但我觉得并不是老王送的鸡蛋多得数不完。
师:那你觉得数不完的是什么?
生3:是老王的心意。
师:对呀,十个也罢,二十个也罢,怎会数不清?数不清的是老王对我这种倾其所有的情意。
师:老王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我送鸡蛋、香油?
生:病入膏盲。
师:文中是怎样描写他的病入膏盲的模样的?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用得很好。他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瘦弱。
师:“镶嵌”什么意思?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里。突出了什么?
生:老王没有活气,生命垂危。
师:很好,这样对“镶嵌”的解读就更进一步了。接着说说吧!
生:“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把老王比成僵尸,写出了老王临终前被病魔折磨得衰弱甚至令人恐怖的样子。
师:好的,让我们集体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生读: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他面色死灰,两只限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③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师:有人说,这样写对老王的形象有损害,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这样写突出了老王的病重,在这样的状态下还给我送东西,更令我感动。
师:作者如实地写下了老王临终前的样子,写出了老王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忘来报答我,更加令人感动。
师:这个部分中还有感动我的细节吗?
师:很长时间过去了,老王说的一些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有几句我是记住了的,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①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②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善良、朴实怕我推辞)
③他赶忙上前拦住我说:“我不是耍钱。”(如此直白,不会客套)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能找出一些感人之处吗?咱们读读第一句。请个同学来说说。
生1:我觉得老王说的语言很简短,和前面的外貌、动作描写一样,体现了他的虚弱。
师:有道理。
生2:“嗯”写出了老王不愿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可能是怕我担忧。
师:老王很能体谅人。再读读二、三两旬。
生3:“我不吃”,老王当时也是需要营养的。可是怕我推辞,于是说了“我不吃”。
生4:“我不是要钱”,老王一看到我转身就知道我是去拿钱了。可是又不会客套于是说了“我不是要钱”。
师:是呀,多么质朴老实!
师:让我们再集体朗读一遍他的这几处语言描写,感受一下老王那令人感动的善良、质朴吧!(板书:感动——善良、质朴)
生集体朗读投影上的语言描写。
(三)师:回首往事时,老王不仅让我觉得感动,也让我感到了什么?
生:愧怍。
师:我们还读到了一个(出示课件:)令我愧怍的老王。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作者对老王不好吗?(生:不是)哪儿能看出老王对我的关心?
生1:别人不敢坐他的车,我常坐。(师:照顾他的生意)
生2:我的女儿也很关心老王。给他鱼肝油。
生3:我不要他减半收费,一定要给他钱。(师:体谅他的生活不易)
生4: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非常关心他。
师:那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
生1:因为我觉得作者和老王比是幸运的,她起码生活有保障,还有家人,理应更加关心老王。但从文中来看我觉得老王对作者的关心更多。
师:也就是你认为作者对老王的关心还是不够的。(生点头)
师:从哪儿看出来我对老王的关心不够?
生1: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在得知老王重病后我也没能去看看他,“过了十多天”我才知道老王去世了。显得关心不够。
生2:老王临终前来看我,我却因为害怕而没能请他到屋里坐一坐。
师:是呀。老王对我的关心是无论我境遇如何都不曾改变的:我是雇主时,他关心我,我不是雇主时。我落难时,他也关心我。甚至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来回报我。相对于老王对我的那份关爱,我的付出还不够。
师:我们再来看这段对话,集体朗读一下: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师:“我不是要钱”。那我来要什么的?
生:临终前来见作者最后一面,最后一次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
师:“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老王是表达谢意的。不是来要钱的。
师:我为什么还要给钱?
生:我觉得可能是出于同情老王吧,也不好意思白拿他的东西。
师:我同情你,我不能白拿你的东西,给了钱,我才心安。可是考虑过老王的感受吗?老王是来寻求同情的吗?拿了钱,老王是怎样的感受,作者当时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我”对老王的理解不够。(板书:愧怍——理解不够、关心不够)
三、师:回顾全文,我们读到了一个(出示课件:)令我们的老王?
生:敬佩的老王。
师:敬佩他什么?
生:他的善良和质朴。
师:的确,这是一个令我们尊敬的老王。他卑微却不渺小,他遭受不幸却没有因此改变发自心底的、最质朴的、最纯正的人性的善良。
让我们再读一遍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
生:善于反思。
师:从文章的一些细微处,从我们刚才对杨绛的补充介绍中,我们也了解到在那样一个年代。作者自己也遭受了很大的不幸。能因别人的不幸而忘却自己的辛酸,并不断自我反思,也让我们看到另一个善良、高贵的灵魂。
相信这两个同处不幸的善良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一定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