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点滴谈
2009-04-13尹继东魏杰允
尹继东 魏杰允
[摘要]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的问题。为了既能摆脱精批细改的重压,又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作文批改写作兴趣教学效率指导方法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件苦差事。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下语文教师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其负担之重,在中学各科教学中是首屈一指的。近两年间。我动笔为全班批改作文,两个学期不到一百篇。这个数字,不及学生作文篇数的15%。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之以前的逐篇精批却有较快的提高。
那么,我是怎样做的呢?
在作文批改中我对学生的作文没有逐一精批细改,而是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摸清情况,分类个别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对每个学生的作文情况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班学生的写作档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病历”装在脑子里,心中有数,也就能对症下药了。
为了“对”学生作文之“症”,我每天都要读许多报刊文章。边读边想:这篇文章或那段文字对谁有针对性,然后就推荐给谁。因此,与其说天天读报看杂志,倒不如说天天为治学生的作文“病”找药。每学期。我给每个学生找的“药”多则十余篇(段),少则三五篇(段)。全班同学课外阅读经我指定的文章,一个学期不少于300篇。因为这些文章对学生不同的作文毛病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也被他们称为“药文章”、“葫芦文章”。学生读后,主动依样画“葫芦”,动手写文章。于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写作量也相应增大了。
依样画葫芦,多少总有点像。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信心足了,兴趣也浓了。读和写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2006年秋,全班60多人共订阅杂志30余种,报纸47份。据不完全统计,这个学期,全班同学课外自选阅读了近800篇文章,除课内作文外,共写了500多篇习作。
二、注重实效,改进批改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每次作文以后,评讲以前,出一次有四类文章的“习作期刊”(为了张贴方便,学生作文首先一律誊写在稿纸上,不用作文本)。因此,每次作文后,我批改的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出好“习作期刊”上。具体做法是:
(1)每次收齐学生的作文,首先逐篇粗看一次,从中发现共同倾向。然后选择三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解决共性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的细改、精批。有一次写《我爱春天》,全班同学的共同倾向是景与情的脱节,不能交融。针对这一毛病,我选改了三篇毛病最严重的文章,从感情到文字为他们加写过渡段句。不仅使三个学生受到启发,而且为全班学生改正自己的类似毛病作了示范。
(2)选改几篇使之达到优秀水平的习作,供全班学生学习、欣赏。这类文章,中等水平以上的入选占多数。
(3)学生每次作文时,我自己也动手写一篇“下水”文章,看完全班学生的作文后,针对其不足,以示范为目的,修改这篇“下水”文章。指导课讲过应该“怎样”:“下水”文章则从实践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怎样”。这样,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指导,使学生懂了道理后,还知道怎样去做。
(4)从学生课外习作中有目的地选用若干较好的文章上“习作期刊”。对这类文章,我只选用,不加批改,既能供全班学生评论。又借以鼓励学生课外多写的积极性。
这样的“习作期刊”,一般在作文后三两天及时和全班学生见面。上过讲评课以后,发还学生的习作,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要求不达到“及格”水平不得定稿“入库”。(“及格”的标准有两条:一是阶段标准,如第一学期错别字不超过全文字数的0.2%,病句不得多于两条:二是临时标准,根据学生每次作文的共性毛病确定,以改掉共性毛病为及格。“入库”即誊进作文本,以便数月后再看再改。)学生经过一次写的实践,看了“习作期刊”提供的具体模式,改起来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习作期刊”作文一次出一期,有时也出增刊。有一次作文写“读后感”,由于受课的影响,指导课也有片面性,以致全班同学的作文如出一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出了一期“文无定法”的增刊,选用了三篇习作,修改后使其结构别具一格,内容见仁见智,既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又启发了学生的心扉。以后,学生不仅依样画葫芦,而且依样“改”葫芦了。
实践证明:这样的批改方法,较之以往的逐篇精批细改,有很多好处:一是精批细改一篇(段),全班学生受益;二是减轻了批改负担,提高了批改质量;三是学生掌握了改文章的主动权:四是成绩差的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受到挫伤;五是“习作期刊”是“发表”学生习作的园地,选用本身比只批几句鼓励的话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总之,学生积极了,老师也主动了。
三、指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少讲“应该”、“必须”之类的空话
学生作文,即使懂了道理,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以开头和结尾为例,其重要性学生懂得了,写起来仍然感到困难。解决这个问题,仅仅强调应该注意文章的开头,必须推敲文章的结尾是于事无补的。学生需要的不单是知道应该“怎样”,还更需要知道如何“怎样”。为此,我从课文和报刊文章中选用了两百多个开头和结尾段落,归结之后,编写了《开头十法》和《结尾十例》印发给每个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针对学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达能力差的缺陷,我又编选了两百多例议论、抒情的文字段落,并逐例加写说明,印发给学生,使他们的议论、抒情等表达能力有了较快的提高。
有人看到我这种尝试的成果,认为作文可以不必批改了,教师负担轻了,说这种改革大快人心,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他们只看到批改负担减轻了。而没有看到其他负担加重了。确切地说,这种改革,只是由于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得到了发挥,看得见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即使负担仍重,也深感乐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