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深入,情境创设的真正含义
2009-04-13葛志建
葛志建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详细深入地论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深度广度上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思雏发展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编排了《背影》、《甜甜的泥土》、《我的母亲》(邹韬奋)等五篇亲情课文。单元写作编排是“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教参阐述: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即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
此内容我们学校有个“经典课例”:
其流程简述如下:一、从叙述1990年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坠毁缆车中一对年轻父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双手托起幼小儿子的故事导入,并播放韩红为此创作的歌曲《天亮了》,让学生感受父爱母爱的伟大;二、学生回忆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片段,在班上交流,教师随机引导认识深入;三、播放彝人制造的歌曲《妈妈》,让学生在深情的歌声中回忆当时的画面,教师在学生描绘时相机指导,完善细节描写:四、教师叙述自身经历,与学生情感共振,将气氛推向高潮;五、再次播放歌曲《妈妈》,要求学生在歌声中写一段想对父母说的话;六、提出写出要求,学生进入写作实践。
此课例经由一位年轻老师演绎后参加省级赛课,获得很好的名次。课堂上学生绝大部分泣不成声,而听课老师几乎无一不眼中含泪,此课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学校这一教学内容的“教范”。
笔者也曾几次搬用,在同样享受几次“课堂成就感”之后,不得不终于理性地正视一个一直被忽略的问题。此附学生习作一以作说明:
愿意放手的爱
不知何时,老爸和我有了共同的“语言”——听歌,而且我俩都爱听那首歌……
暑假的一天,我打开电脑。放着那首我最爱听的歌。这时爸爸轻轻地敲开门,坐在我的旁边,情不自禁地说:“这首歌还蛮好听的!”不知是扣人心弦的音乐,还是令人浮想联翩的歌词吸引住了他,一向严肃的父亲不成腔调地哼起来,很认真的样子。我看着父亲。突然,脑海里的一幕幕被“挖掘”了出来……
我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去北京。一路上我总是发牢骚:“都是老爸出的馊主意。要我独立,明明是整我……”。窗外艳阳高照,太阳尽情宣泄着不满之情,把花草都晒蔫了。
火车刚一停下,我就看见了一个人,烈日照在他头发稀疏的头顶上,汗水已在白色衬衫上定了居,深一切浅一块,他不停地掀翻着衣角,并焦急地张望着——是父亲!透过宙子。我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太阳光辉的点染,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就是自发!
我一走出车厢,父亲便在人海中搜寻到了我。他赶紧从我肩上脱下旅行包,冲我微微一笑,那皱纹便显现在历经沧桑的脸上。“外面热吧,咱们快些走……”,他紧紧拉着我的手,在人流如潮的过道上穿梭着。嘈杂的声音无法阻隔我感受父亲的心跳……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为爱放弃天长地久……”歌声把我从记忆中唤醒。曾经不懂父亲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人生为了谁……
我一切都懂了,我抓住父亲的手,感觉父亲是如此高大,平易近人。有一种爱愿意放手,它愿意把生命化作山,化作火,化作灯,照亮我独自前行的方向,陪我一生。那就是父爱。
从习作中我们看到,学生的情感而充沛真挚,细节把握准确到位,认识也很深刻;但读来读去,总感线索模糊、构思肤浅,似乎就差一层“调理”,而且,这“调理”——正是结构问题!
这个现象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出现,又在不同届次的学生身上出现,使我感到此课例可能存在不足。
第二次解读开始于对此次作文的评讲思考。
经过苦思冥想,我想到了一个思维方法:抓住“变”与“不变”。其流程简述如下:我首先给学生举例:如果一位的母亲曾经很热衷于给女儿织毛衣,有一天突然喜欢上了做菜,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做了很多猜想,一个学生的发言让所有人大呼精彩:可能是女儿的兴趣发生了转移,从喜欢毛衣转到了喜欢美食上。
我表示了赞许。又问:一位母亲从来节俭,这天却大方地去给儿子去买昂贵的篮球,尽管买篮球时翻来覆去检查,惹得店主都嫌烦,为什么?
这次学生回答得很顺当:因为母亲爱儿子,可以为了儿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我顺理成章地进行总结引导:一个人的性格、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如果有改变,那一定是爱使它发生了改变。这个世界,如果说还有一种爱可以深入骨髓,可以让人忘记自己改变自己,那一定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所以,抓住变化之表现,写出不变之情感,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呢?
学生显得有点兴奋。我接着要求学生从课本里找例证,学生很快找到了:
《背影》里,家境变了,地点在变,父亲的爱没变。《枣核》里,国籍变了,生活条件变优裕了,但爱国之情没有变。《我的母亲》里,时间在变,场景在变,但母亲对我的爱一直没变。
有学生补充:《背影》里,还有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在变,从开始的毫无感觉甚至“暗笑他的迂”。到后来流着泪理解感激,这使得文章的情感有序地走向高潮。《我的母亲》里,母亲爱的方式也在变,从背着看灯、讲故事,到严厉管束读书,无论那种方式都是一种爱。
她的发言博得了教室里热烈的掌声。我也由衷地赞叹:“你解读得非常深刻!”
接着,又有同学从自己的阅读里找到了验证:
一篇叫《疯娘》的文章,疯了的妈妈不管处境如何变化,总忘不了给儿子搞山果;一篇叫《落枕》的文章,母亲为了治“我”的落枕,换去了枕头里的东西。
我及时引导归纳:同学们是不是总结一下,我们写作时,可以“变”什么,什么“不变”?
一阵热烈的讨论之后,结论出来了:
可变的有家境、季节、场所、性格、习惯、爱好;身形、脸庞、眼神、“我”的年龄、个子、心理、兴趣等,不变的是爱。
课堂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我趁热打铁:看来,这的确是个好方法。有一个同学的题材很好,但没有写好,我们是不是用这个方法来试着帮他重新构思一下。
我说出了那个学生的情景:拐角遇到爱。妈妈(爸爸)在拐角处等我。
一会儿的功夫,孩子们就纷纷兴奋地举起了手。
一个学生说:可以变一下季节。我记得我的妈妈在校门口接我时,不同的季节手里总拿着不同的东西,夏天是一瓶冰镇矿泉水,春秋两季是防冷暖变化的外套,冬天则是一个热水袋。在我构想中,是不是可以将在拐角处等待的妈妈写成站立四季的一棵树,她手上的东西。则仿佛分别是春天的绿芽、夏天的绿荫、秋冬的太阳。
一个学生说:我想变换一下妈妈的身体。我妈妈近几年肺不好,老咳;家里这几年经济也不好,妈妈老不肯治,每次冬天看到她在校门的寒风中等我,听到她的咳嗽声,我心里总在流泪。
她的深情让孩子们陷入了沉默,而后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又一个学生发言:我想变化一下妈妈等待的地点。上初中了,我开始想独立,觉得妈妈天天到校门接我有碍我的面子,便叫妈妈不要来接了。细心的妈妈觉察了这点。第二天,她便等在了校门不远处的街道拐角处。当我看见妈妈在拐角的阴影里有意识地避让同学们的目光,我忽然明白了,妈妈的退让其实是一种深沉的等待。等待我逐渐成熟。
再一个学生说:我想从小学写起,通过时间与妈妈接我方式的一些变化表现妈妈对我的爱。比如,幼儿园时,妈妈趴在门栏等我,一见我就紧紧把我抱在怀里;到了小学,妈妈则是在校门对面等我。牵着我的手回家;现在,妈妈则是在校门不远处的拐角处等我,接我的方式是肩并肩地陪我走回家。这抱着、牵着、陪着的过程。看起来身体的接触越来越少。但心的距离一点儿没变!
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
整一堂课,孩子们处在深情与兴奋之中,掌声不断,神情雀跃。接下来的修改当然十分顺当而迅速了。此附前面习作的修改文:
遥望的爱
爱,不一定要靠近。——题记
老爸秃顶,几缕稀疏的头发盖在头顶上,遮不住躲躲闪闪的无奈。
老爸向来严肃。那年叫我独自去北京找他,一路颠颠簸簸,骄阳当头,疲惫不堪到达车站。父亲在人海中搜寻到我,只是淡淡一句:“外面热吧,咱们快些走……”人流如潮的过道上,嘈杂的声音阻隔了我感受父亲的心跳……
老爸工作忙碌。春天北上,冬末南下,一年到头没几个日子陪我。很多同学都依恋一根电话线,因为那里面有他们爸妈最可靠温暖的声音:我枕旁的电话却整日沉寂着,宛如一个漂亮而无用的摆设。老爸说,男子汉要独立成长。
老爸五音不全。他高兴起来只会哈哈大笑,陪客应酬会拼命为别人鼓掌。但他听不得我唱歌,厉声喝道:“唱什么唱!有时间多学习……”他的世界没有音乐,全是喧闹、挣钱。
他似乎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起点,在给了我生命之后,便不再和我同路。
豆芽菜一转眼长成小树苗,不过是几个春秋的事,我进入初中,也已开始不再将父亲的距离放在心上。
那列昂然前行的火车却掉了头。
暑假的一天,我打开电脑,放着那首我最爱听的歌。这时爸爸轻轻地敲开门,坐在我的旁边,情不自禁地说:“这首歌还蛮好听的!”不知是扣人心弦的音乐,还是令人浮想联翩的歌词吸引住了他,一向严肃的父亲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我有些惊讶,又有些失笑。
那天推门,发现屋里的老爸竟在认真学着这首歌!他不成腔调的嗓子左右奔突,努力捕捉着那令他痛苦的音符,停一句,想两下,记两笔,哼三下,又听两遍。什么时候,那个遥远的老爸可笑地和我拥有了“共同语言”?
忆起一些更多的细节。似乎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枕边的电话也渐次活泼起来了,有老爸来自各地的汇报:有几次回来,老爸严肃的外表悄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眼神里陌生的热切;更有一次晚上,听他跟妈妈在房里偷偷讨论:“儿子大喽,不知他喜欢不喜欢我……”
突然间便明白,这是一份遥望着的爱,爱着我的爱,喜欢着我的喜欢,牵挂着我的牵挂。
曾经不懂父亲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人生为了谁。……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有一种爱愿意放手,它化作沉默的山,化作炽热的火,化作了遥望的眼神。
现在,它又化作了灯,照亮我前行。
[教学反思]
两次解读的不同效果,给了我一个作文教学的有益启示:思维的深入,是情境创设的真正含义。
作文指导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写作目标形成感性认识,并由此思考、联想、拓展,打开思路,进入写作状态。不可否认,原先写作指导课例,其情感调动的效果十分明显,充分情境设置与氛围渲染深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很快找到了生活中的动人细节并产生写作冲动。然而它在谋篇布局上的指导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调动了情绪不等于教会了写,明白了“写什么”不等于懂得“怎么写”。由于思考不深入,学生思维只停在“感动”层次上,这样的情境仓Ⅱ设是肤浅的,
那么,情境创设怎样才能使思维深入呢?
(1)正确的解读,是将思维引向深入的前提。仔细想来,“细节”主题的指导,一定程度上是对“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错误解读。虽然“细节”比较切合“闪光瞬间”,也容易使学生有认识和写作的抓手,但“截取法”的含义并不是只要“闪光瞬间”,而是圈定“闪光瞬间”加以表现的一种“选材方法”。“细节”的解读最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细小的画面和情绪的终端,从而导致构思理性的缺失。
(2)恰当的思维切口,是实现思维深入的有效手段。我的评讲课例,找到了一个“变”与“不变”的思维切口,尽管没有媒体的多感官调动,但它显得很实用和有趣,它如一支杠杆,撬起了学生的兴奋和思维运动。从写作技巧上讲,文章的结构方法有很多种,悬念法、片段法、对比法、顺叙法、倒叙法等等,哪种才是“合理的”结构?“变”与“不变”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找准写作发力的“点”,此时,“最合理的结构”自然而然地产生。因此恰当的思维切口,比刻意灌输学生结构意识,更让学生接受。
(3)递进的热身训练。是实现思维深入的重要途径。作文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打开思路、进入情境、产生写作冲动,适当的热身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得到修正、思维得到引导、情感得到调动、热情得到鼓励。我的评讲课里,“变与不变”结论的得出、验证、操练,递进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一步一步思维活跃。最后“变动”拐角情境的环节,使得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思维高度活跃,顺理成章地进入写作状态。
(4)民主氛围与学生主体性是学生思维深入的必要条件。比较先前的指导与后来的讲评,可以发现二者一个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教师的“导”一直控制着课堂,后者则是把思考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前者看起来以学生发言为主,但话语权属于教师,课堂的走向在教师预设之中;后者课堂却是生成的、动态的、发散的,它的走向在不断创新。写作作为最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活动,更需要教师有真正民主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