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2009-04-13付一春

黄河 2009年2期
关键词:法西斯本雅明真性

付一春

瓦尔特·本雅明出生于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商人家庭,高中毕业后进入弗莱堡大学研习哲学。后又在慕尼黑、波恩、伯尔尼学习,并以论文《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观》获得博士学位。本雅明与当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布洛赫、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交往甚深并深受其影响。同时,在前苏联导演及情人拉西斯的影响下,本雅明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及卢卡契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并公开表示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名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积极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研究杂志》撰稿,成为该学派事实上的重要成员。1933年迫于法西斯的迫害,逃亡到巴黎,1940年,本雅明不堪迫害在西班牙一个边境小镇自杀。

本雅明虽然生命短暂,但在哲学、文学、语言、艺术、历史等领域都有不凡建树,留下了一系列知名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就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之一。以下就书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解析。

一光韵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将“光韵”定义为:“(从时空角度所作的描述)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在本雅明看来,“光韵”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原真性和独一无二性,第二就是膜拜价值和距离感。

首先,“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成了它的原真性。”也就是说,原真性就是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同时,正如本雅明在书中所说,“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艺术品由于具有的唯一的独一无二的的特性,所以才形成了“膜拜价值”。本雅明认为年代久远的艺术品之所以弥足珍贵,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其创作者的名望,最重要的还在于其历史性,也就是指它距离当代的时间差距。如古代的一件铜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铸造者的声望,材质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它从古代延续到当代的历史过程。而任何一个仿制品由于缺乏艺术真品所独具的“即时即地性”,因此并不具有原真性,更不具有膜拜价值。

正是这种历史性的存在,具有“膜拜价值”的艺术品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不可接近”的烙印,而恰恰由于这种“不可接近”性使人们对其产生了神秘感和崇敬的心情。本雅明认为在现代社会,“光韵”的消失主要是因为不可接近性的破坏。例如,一幅画、一座距离很远的山,当人们在观望它时,其距离产生的“不可接近”性会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崇敬感,同时这种崇敬心理也会促使人们产生突破距离,接近它、真实感受它的欲望。艺术作品的复制品就是这种心理作用下的市场产物。它的产生缩短了人和艺术品的距离。观赏《蒙娜丽莎》不再局限在法国卢浮宫里,当复制品出现之后,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蒙娜丽莎》,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悬挂《蒙娜丽莎》。但是只有真品才具有光韵,具有膜拜价值。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蒙娜丽莎》仿制品,固然有着一样的笑容,但是他所拥有的只是艺术品的展示价值。

二机械复制

本雅明认为复制与技术复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木刻、蚀刻这类我们通常称之为手工复制的复制技术因其在传播领域的有限性,并不足以对艺术品的“光韵”构成威胁。只有当技术复制所带来的数量的剧增、批量生产的出现才对艺术品的“光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其消逝。摄影、照相就是技术复制的代表。技术复制有两个特点是手工复制所无法企及的:

一是技术复制更为细致。摄影技术可以捕捉到很多肉眼所无法关注到的细节。同时,摄影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最终带来的是更为全面、震撼的效果。例如早期人们用于记录劳动、祭祀场景使用的雕刻、绘画,这些早期艺术作品的雏形很难细致地描绘出当时的劳动情形。在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其生产力远低于现在的平均生产水平,可以说只与原始人类时期生产力形似。现代的摄影技术细致地记录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场景,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翔实的记录了解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劳动水平,同时还有利于对原始部落文化、风俗进行研究。

二是“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境界”。艺术复制品的出现使得观众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地点、环境欣赏到艺术作品。艺术不再是只供少数人欣赏的阳春白雪,而成为老少皆宜的大众文化。可以说技术复制使得艺术更大众化、普及化。当然,伴随着艺术品普及化的同时,艺术品的“光韵”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破坏。

三电影与传统艺术的差别

为了更好地叙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本雅明以电影与戏剧、绘画为例进行了比较。

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不同。戏剧演员面对观众表演,在表演中演员与观众形成一种互动,演员可以根据观众的反映对自己的表演做出适时的调整。但是电影不同,电影演员是面对着机械进行表演,他与观众并不存在直接的交流,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缺乏一种与演员进行沟通的氛围。但是即使如此,戏剧仍然受到了电影的极大冲击。

为了达到作品的效果,电影在制作后期通过采用蒙太奇技术手法,将冗长的、不能烘托主题的片段删除,剩余的片段联系在一起,达到震撼的效果。同时,这也使得电影的主题更简洁,更生动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电影固然没有戏剧所具有的“独一无二”、“本真性”的特点,但是电影仍然具有“唯一性”和“艺术真实性”。电影经过选材、编排、取景、拍摄、后期合成制作等程序完成,然后通过机械复制手段复制出无数的作品。

在阐述电影与绘画的区别时,本雅明以巫医与外科医生为例说明画家与摄影师的区别在于:画家与对象保持着天然距离——正如巫医一样,虽然双手的触摸可以减小距离,但是作为巫医的特性又夸大了这种距离——而恰恰又是这种距离使得画家可以独立于对象之外,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而电影摄影师则“深深沉入到给定物的组织之中”,如外科医生一般,双手深入病人内部,缩小了距离,同时,由于谨慎性又使得这种距离有所拉近。如果说绘画是一个整体的形象,那么电影摄影师镜头下的形象“则是一个分解成许多部分的形象”。

除此之外,本雅明在书中的最后提到了战争美学,这一点反映了其政治功利性。让我们联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写作背景来看一下,本书著于法西斯横行的年代。狂热的法西斯分子鼓吹“战争是美的”、“政治审美化”的观点和把“大众获得表达视为其福祉”的论调。针对法西斯的反人类观,本雅明提出用“艺术政治化”来反抗法西斯。这里,“艺术政治化”就是要求革命者们用艺术作为手段,有力地与法西斯进行斗争。

猜你喜欢

法西斯本雅明真性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永远很遥远
众生喧哗中的记忆星光——本雅明记忆理论及其视域下的《红高粱》
建筑原真性探微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从本雅明提出的aura(气韵)媒介观看对象与主体关系的演化
法西斯的“撸子”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
非真性询问选择疑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