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霍•卡彭铁尔:小说的时间艺术
2009-04-13邱华栋
邱华栋
一
和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阿斯图里亚斯一样,阿莱霍•卡彭铁尔也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潮流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年出生于古巴的哈瓦那,父亲是法国建筑师,母亲曾经在瑞士攻读医学学位,有俄罗斯族血统。因此,阿莱霍•卡彭铁尔是一个标准的混血儿,而他又出生在欧洲文化、西班牙文化和古印第安文化混血的拉丁美洲,历史的机缘和巧合,使他在文学史上成为一个写出了文化混杂风格的“神奇现实小说”的开创者。
阿莱霍•卡彭铁尔在父母亲的熏陶下,对文学、建筑和音乐从小就有兴趣。8岁的时候,他就被父母带着在欧洲一些国家旅行,还长期居住在巴黎。中学毕业之后,才回到了古巴的哈瓦那。受父亲的影响,他17岁就进入哈瓦那大学建筑系学习建筑,而古巴当时在马查多独裁政权的统治之下,社会表面上平稳,但隐藏了很多矛盾,因此,阿莱霍•卡彭铁尔对现实政治也萌发了批判意识。1924年,他大学毕业之后,没有从事建筑业,而是投身到新闻业,当了一名报社记者,借机广泛地了解古巴社会的各个层面。1928年,因为起草了反对马查多的宣言,他被逮捕入狱。就是在监狱的牢房里,他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埃古-扬巴-奥》。出狱之后,感到在古巴没有办法呆了,阿莱霍•卡彭铁尔就流亡到了法国。
1933年,《埃古-扬巴-奥》这部小说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出版,立即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部小说的题目是古巴黑人的土语,意思是“耶稣,救救我们!”通过这部小说,阿莱霍•卡彭铁尔一开始就把眼光投放到神奇的拉丁美洲大陆,他认为,整个拉丁美洲从地域文化的特性上,大致可以分成三大块,大陆最南端的阿根廷、乌拉圭等深受欧洲文化影响,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就像是一座欧洲城市的翻版;而拉丁美洲的中南部整个地区、包括墨西哥,是古代印第安文化区;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讲葡萄牙语)则是黑人文化地区。这三个地区的划分,从历史沿袭、文化传承、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质上,基本上概括了拉丁美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性。正是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阿莱霍•卡彭铁尔才能够在文学创作中自觉地表现自身的文化优势,并且将欧洲现代主义小说的新形式和拉丁美洲独特的现实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写出了“神奇的现实主义”小说。
长篇小说《埃古-扬巴-奥》有着独特的文化气质。小说讲述了一个带有白人血统的黑人姆拉托梅内希尔多•埃古的生活和遭遇,小说不仅将加勒比海地区的黑人群落的生活和现实状态做了深刻描述,而且,还大量使用了当地黑人的民间传说和神秘的宗教信仰体系,创造出独特而神奇的小说氛围。不过,后来他对这部小说评价一般,觉得自己当时的眼光还是狭隘了。小说出版的时候,他正在欧洲各国周游,结识了当时欧洲、特别是法国很多作家和诗人。在巴黎,他还和同时流亡在巴黎的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一同创办了一份文学杂志《磁石》,专门刊登带有创新色彩的文学作品和新锐的评论。
对于自己最终放弃建筑和音乐,投身到文学事业中,阿莱霍•卡彭铁尔解释说:“虽然我的音乐的底子比文学好,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文学,因为对于我而言后者更需要、更迫切。当我学习对位法并脱离客观形式的时候,文学正以其特殊的理由使我着迷。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拉丁美洲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内容、全新的现实(矛盾、问题、价值观念),正期待小说家的到来。今天我可以说我没有错。我继续坚信,在拉丁美洲,小说是一种需要:展现一个世界。”(见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采访谈话录《在拉丁美洲,小说是一种需要》)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莱霍•卡彭铁尔在马德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到了哈瓦那,在哈瓦那大学担任音乐系教授,教授音乐史课程。此时,他对海地18世纪爆发的一场革命特别感兴趣,1943年专门到海地去进行实地考察,并且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花了几年的时间,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人间王国》,于1949年出版。
这部小说第一次呈现出阿莱霍•卡彭铁尔的多角度、多层次叙述的能力。小说描绘了18世纪的海地革命,但是,在结构上运用的完全是现代小说的手法,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由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方式,来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所看到的外部世界。海地在拉丁美洲是一个历史沿革与归属比较复杂的国家,她深受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损害,1697年,西班牙和法国签署了协议,将海地瓜分,很多黑人因此被卖做奴隶。黑人们不堪忍受,于1757年对欧洲殖民主义者发起了第一次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到1790年,黑人们又发动了第二次武装起义,被法国殖民主义统治者残酷镇压;1971年,黑人们接连发动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武装起义,使整个拉丁美洲反对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斗争达到了高潮,引发了很多拉美国家的起义和暴动。到1801年,被起义军打败的法国、英国、西班牙军队不得不退却了,起义军召开了制宪会议,正式宣布海地独立,于是,海地成为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803年,法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对海地的统治权。但是,海地独立之后,接连出现了独裁者,社会继续动荡,独裁者不断地被反对派刺杀,海地人民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根据这些历史史实,阿莱霍•卡彭铁尔在《人间王国》里描绘了带领黑人起义的领袖马康达尔的生活和他最终的死亡,以及他在白人眼中的印象和在黑人后来创造的神奇传说中的形象——在黑人的传说中,他是一个永生不死的人,可以挣脱枷锁,在火焰中逃脱并且升腾成为巨大的飞鸟。实际上,他已经被殖民主义者的军队处以火刑,烧死了,创立一个平等自由的人间王国的努力失败了。小说由真实的历史事实和拉美黑人文化特殊的信仰世界构成,将一种神奇的历史现实带给了我们,在真实的事实和扭曲变形的传说混杂的叙述中,将一个特定年代的、特定国家的特定历史描绘了出来,写出了拉丁美洲的命运。
二
1953年,阿莱霍•卡彭铁尔出版了长篇小说《消逝的足迹》,这部小说是他在1941年去委内瑞拉采访和搜集资料之后,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写成的。这部小说因其独特的风格和品质,成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
《消逝的足迹》描绘了一个音乐系教授,因为厌倦城市文明,带着自己的情妇,深入到委内瑞拉的原始森林里去寻找一套原始民间乐器的旅程。在他前往原始森林的过程中,小说波澜壮阔地描绘出委内瑞拉那宽阔的、波浪翻滚的大河、逶迤连绵的群山、苍莽神秘的森林,以及森林中的至今存在着的原始文明和土著人的生活。在寻找那件原始乐器的过程中,这个音乐系教授还爱上了当地的一个印第安姑娘,她的没有受到城市文明污染的淳朴和美丽,使音乐教授很快坠入了情网。于是,教授带着的那个轻浮肤浅的城市情妇,和这个野性而淳朴的印第安姑娘之间产生了有趣的对比,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音乐系教授在不断地深入到原始森林和波涛汹涌的大河深处、在感受原始粗犷的风景、被不断打动的同时,他也在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最后,音乐系教授到达了大河和森林的源头,在那里,竟然是一片洪荒的世界,是“创世纪”开始之后不久的世界,那里有着印第安人所建立的一个伊甸园。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相信鬼魂的世界,他们崇拜祖先,满足于最简单质朴的生活,有着独特的信仰体系,这使得教授非常震动。不过,小说在这两种文明的对比中,也表现出这个音乐教授的矛盾心态,写出了他内心的复杂性,这无疑是非常真实的。毕竟,我们再痛恨城市,我们也不得不生活在城市文明当中,谁也不可能继续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了。但是这部小说所提出的问题,描绘出的景象,依旧发人深省。
《消逝的足迹》中,主人公沿着河流不断上溯的情节,使我想起来波兰裔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脏》,这两部小说可以对照着看。《黑暗的心脏》风格阴郁,描述欧洲殖民主义者沿着刚果河上溯的过程,展现了现代人和原始社会的冲突,也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困难和隔阂。美国电影导演科波拉在1978年执导的电影《现代启示录》,虽然描绘的是那场越南战争,但是,主人公沿着越南的大河上溯的旅程,是和《消逝的足迹》与《黑暗的心脏》相映成趣的,主干情节肯定是来源于这两部小说。《消逝的足迹》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形式感,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同时夹杂着日记体,在叙述上显得很紧密,在一些地方能展开更为驳杂的场景,还能够制造叙述停顿。阿莱霍•卡彭铁尔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呈现拉丁美洲那美好、丰富的景色和原始文化,目的是为了发现拉丁美洲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他勇敢地将法国超现实主义的技法和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充满了神奇的景色、动物和人群的世界。
阿莱霍•卡彭铁尔有着深厚的建筑学和音乐修养,在他的一生中,这两大艺术领域和门类对他的小说写作有着巨大的影响。1946年,他出版了《古巴音乐史》一书。在结构上,他的小说带有巴罗克风格的繁复性,螺旋状的叙述和层次多样的结构,使小说的内部结构有着建筑上的美观。而音乐对他的影响,则体现在他的小说的语言、叙述语调和文字描绘的感觉、听觉和肌理上的细微上。比如,他的中篇小说《追击》(1956)从结构上采取的就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的结构,小说的语速和语调则和整个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在节奏上完全暗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描述的是一个古巴哈瓦那的大学生,在叛变了他曾经笃信的革命之后,在一家剧院里被追杀者杀死的故事。小说的内部空间是封闭的,就是在一座剧院里,但是,小说营造出一种十分紧张的气氛,很抓读者的心。那种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相对位的叙述节奏,使小说不断地营造出高潮迭起的旋律。小说分为三个部分18个小节,与贝多芬的著名的交响乐《英雄交响乐》在结构上完全对应,音乐的演奏引发了主人公的联想,剧场的演出、主人公和追击者之间的抓捕与逃跑,46分钟的音乐演奏时间,也是主人公最终被杀死的时间,同时,也是主人公的心理流动和内心独白的时间,也大致是你阅读完这部中篇小说所需要的时间。
这种在时间上的运用技法,使我想起来美国的一部西部片《正午》,讲述的就是美国西部某个小镇上的一个警长,因为要面对扬言要杀死他的一帮出狱匪徒,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不得不单枪匹马地迎战,最后,在正午12点那个确定的时间里,智勇双全的他将所有的匪徒全部击毙。而《正午》的播映时间,和电影中主人公与匪徒作战的时间也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半小时,从而成为了电影史上很受重视的一部电影。所以,《追击》尽管是一部中篇小说,但它在阿莱霍•卡彭铁尔的整个小说创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懂得建筑和音乐的小说家,从这两个艺术门类所吸取的丰富营养。他说:“《追击》的形式建立在音乐结构之上:具有奏鸣曲的特点,分为三个主题,17个变奏和两个和声,一个男声,另一个女声。为此,这篇小说的结构形式试图严格建立在音乐的结构之上。”《追击》是最能够代表阿莱霍•卡彭铁尔对小说和探索和追求的作品,也是拉丁美洲“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流派的代表作品。
1958年,阿莱霍•卡彭铁尔的短篇小说集《时间之战》出版了,这个小说集收录了他多年来创作的的7个短篇小说,包括《圣雅各之路》、《回归种子》、《仿佛是黑夜》、《逃亡者》、《先知》、《可怕的祭奠》、《避难权》等,题材非常广泛,阿莱霍•卡彭铁尔是从各种文化典籍和历史传说中拮取素材,创作出这部杰作的。在对时间的运用上,也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其中,写的最好的,我看当属《回归种子》和《仿佛是在黑夜》。
《回归种子》这篇小说,以时间倒流的形式,回溯了大庄园主马尔西亚尔的一生,从他的死到最后的出生,倒叙得十分细致生动,篇幅短小,但是容量巨大。我猜测,卡洛斯•富恩特斯出版于1962的长篇小说《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有可能就受到了这个短篇小说的影响,我觉得,《阿尔特米奥•克鲁斯》有些像是《回归种子》的“长篇小说放大版”,由此可见拉丁美洲作家互相之间的学习、影响和借鉴。但是,也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两篇小说有着借鉴和被借鉴的关系。
在短篇小说《仿佛是在黑夜》中,阿莱霍•卡彭铁尔描述了古代希腊的一个士兵参加特洛伊战争时的情况,但是,这个士兵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个士兵的出征,竟然是平行的,阿莱霍•卡彭铁尔巧妙地将历史重复的画面叠加在一起,创造出时间重叠的效果。其他的一些篇章,诸如《先知》、《圣雅各之路》、《避难权》、《逃亡者》、《时间之战》等,有的是从《圣经》传说中取材并改写了原来的故事,有的,则取材于古巴黑人文化传说和现实生活,都各有千秋。我觉得,这部阿莱霍•卡彭铁尔一生中惟一的短篇小说集很值得重视,因为,从这些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孕育他的其他长篇小说巨著的种子和苗头,渊源和影响。
三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胜利了,推翻了原来的大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新政权。阿莱霍•卡彭铁尔满怀期待,带着刚刚完成的长篇小说《启蒙世纪》(一译《光明世纪》)回到了古巴,并先后出任了古巴全国文化委员会副主席、古巴作家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出版局局长、驻法大使等职,这个阶段,就成为他的后期创作阶段。
长篇小说《启蒙世纪》出版于1962年,小说波澜壮阔,气势宏大,叙述语言十分密集,讲述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一个叫维克多•雨格的人来到了西印度群岛,在那里进行的一些政治活动,将法国大革命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由于阿莱霍•卡彭铁尔的父亲是法国人,他自己的少年时期和青年时代又都在法国渡过,因此,对法国大革命的题材他一直很留心。在小说《启蒙世纪》中,主人公维克多•雨格本来是一个投机的商人,但是,他善于伪装,投身革命,像变色龙一样迎合各个时期的政治派别,只要这个政治派别是当权者。最后,维克多•雨格跑到了法属西印度群岛的一个岛家,爬上了总督的宝座。小说还塑造了和维克多•雨格迥然不同的一对恋人,埃斯特万和索非亚,他们的人生选择。后来,他们一起死于一次街头的武装冲突。在小说中,可以看到,阿莱霍•卡彭铁尔的叙述风格非常紧密扎实,对话特别少,都是大段大段的描述,具有着严密的气质,又有着暴风骤雨的气势,这是他独特的风格。对此,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家路易斯•哈斯说过:“阿莱霍•卡彭铁尔是一个描写静物的大师,通过外部事物的描写,使人联想起某个时代来。然而,有时他却不过是个被自己栽种的繁花所包围和窒息的考究的花匠,在他的后期几部作品中逐渐地愈发突出。由于过于雕琢和修饰,那些作品的生命力越来越经常地被压制,句子变得僵化。几乎没有什么对话,即使有的话,也是刻板的,甚至是呆滞的。”(见《阿莱霍•卡彭铁尔——永恒的回归》一文)。
对于这个评价,我不以为然,我觉得,这恰恰是阿莱霍•卡彭铁尔小说语言和叙述的长处,他不擅长写对话,但是他却特别擅长去描述事物。在这里,我引用一段小说《启蒙世纪》的开头,大家就可以看出阿莱霍•卡彭铁尔小说的叙述风格了:“今晚我看到断头机重新架起来了。那是在船头上,断头机像向寥廓天空敞开的大门。在如此平静而有节奏地晃动着的洋面上,风给我们送来了泥土的气息;船载着我们,朝着它的方向缓缓前进,宛如陷入了昏睡,不知有昨日和明日。时间停滞在北极星、大熊星座和南十字星座之间,我不知道是否有这些星座,因为这不是我的本行……”小说开宗明义地描述出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位置和方向,将一部小说即将迈向远方的叙述经纬呈现给我们。我觉得,一部长篇小说的长度、难度和密度,是衡量一个作家重量级别的重要指标,而长篇小说中大量的对话则会减弱小说的难度和密度。在这个方面,阿莱霍•卡彭铁尔做的恰恰是成功的。《启蒙世纪》气势恢弘,场面开阔,在很多情节和细节描写上,显示了他的巴罗克艺术手法的运用,就是那种螺旋上升的繁复和复杂,班驳陆离、信息量巨大,以细碎的万物,来衬托时代的宏大与复杂。
自从古巴革命胜利后之后,阿莱霍•卡彭铁尔担任了新政府多项文化界的领导职务,但并没有减弱自己的创作速度,依旧激情饱满。1974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方法的根源》,这是一部反对拉丁美洲独裁者的长篇小说。
拉丁美洲的独裁者现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现象,19世纪之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欧洲老牌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撤退,亚非拉很多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但是,社会现实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期待中民主、自由、和平和政治局面的安稳,而是独裁者把持政权,贪污腐化,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国家继续陷入更加深重的灾难当中。在拉丁美洲,在所有的民族国家,独立之后都出现了独裁者,因此,很多拉丁美洲杰出的作家都写过独裁者题材的小说,多达几十部,最著名的有阿斯图里亚斯的《总统先生》、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族长的没落》、罗亚•巴斯托斯《我,至高无上者》、巴尔加斯•略萨的《小山羊的节日》等等。阿莱霍•卡彭铁尔的《方法的根源》也是其中一部杰作。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姓名,只有“第一官员”或者“老大”的称呼,这又让我想起来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里面的老大哥形象来。“第一官员”住在巴黎奢华的住宅里,讲法语,享受奢华生活,通过遥控,指挥拉丁美洲自己的国家,任用走狗和亲信控制整个国家。当自己国家的人民组织了起义军,开始反抗之后,“第一官员”赶忙回到了祖国,进行残酷镇压,但是,最终因为他的愚蠢和残暴而被人民推翻了。“第一官员”不得不逃到了巴黎,最终死在了住所的一张吊床上。《方法的根源》以多少带些漫画色彩的笔法,塑造了拉丁美洲某一类的独裁者,他们表面上喜欢西方文明,教养良好,知识渊博,可实际上却是残忍的、愚蠢的、贪恋金钱和权力的、蔑视人类普遍价值的。《方法的根源》作为一部拉丁美洲反独裁者小说,是很有特色的。
四
70岁之后,阿莱霍•卡彭铁尔还出版有长篇小说《巴罗克音乐会》(1974),这是一部关于把音乐家和拉丁美洲被征服的历史拉上关系的小说,十分奇特。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曾经写过一部关于西班牙远征军征服美洲的歌剧,于是,这部小说就从1733年那出歌剧在威尼斯首演说起,一直写到了20世纪的拉丁美洲,描绘的主要是墨西哥的现实生活。其中,一些古代和现代音乐家出场,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呈现出阿莱霍•卡彭铁尔丰富的音乐知识,以及欧洲音乐、欧洲文化和拉丁美洲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
他的长篇小说《春天的献祭》出版于1978年,这是一部现代题材的小说,小说的题目取材于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曲子《春之祭》,讲述了由亚伯拉罕•林肯率领的拉丁美洲志愿军支队,参加了1937年西班牙内战的故事。这支部队主要由古巴人组成,其他还有墨西哥人、委内瑞拉人等等,近千人的队伍在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斗,最终失败了。不过,小说叙述则延伸到了1959年的古巴革命的胜利,将西班牙内战、西班牙著名诗人洛尔加之死、以及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联系在一起,将古巴的神奇现实和西班牙文化的特点融会起来,创造出神奇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叙事。
在75岁那一年,阿莱霍•卡彭铁尔还出版了长篇小说《竖琴与影子》(1979),这是一部描绘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的生活和历史的小说,以哥伦布的一些书信作为原始材料,充满了想象力的激情,描绘出这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物的扑朔迷离的一生,小说的叙述风格继续带有语言密实、叙述紧密的气质,在结构上,则非常严谨地采用了时间顺序叙述的传统手法。
阿莱霍•卡彭铁尔后来一直想写一部暂时命名为《1959年》的小说,这部小说是按照史诗的结构来构想的,他的想法是,要描绘1959年古巴革命前后的整体社会和历史状况,带有一定的总结性的作品,但最终,他没有完成它。
除了《古巴音乐史》,阿莱霍•卡彭铁尔还写有建筑学著作《柱子之城》、文学评论集《探索与差别》(1964)、《作家的理由》(1976)、《新世纪前的拉丁美洲小说》(1981)等,在这些著作中,阿莱霍•卡彭铁尔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他最有名的观点,就是要写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主义”,而这个“神奇现实主义”最终演变成了拉丁美洲最著名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他说:“一种活生生地存在着的神奇现实是整个美洲的财富,这是因为美洲神话的源头远未枯竭,而这是由美洲的原始风光、它的构成和本源,恰似浮士德世界中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在这块大陆上的存在,新大陆给人的启示以及各个人种在这块土地上的大量混杂所决定的。”因此,为了捕捉这种美洲新大陆的特性,为了探索拉丁美洲人的独特文化和情感的世界,他就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写作方法,寻找到一种和神奇的美洲现实相符合的小说技法,把音乐和建筑的结构作为他的小说结构,把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神话和传说作为他的小说的文化背景,把现实批判和关怀作为他的小说的着眼点,造就了阿莱霍•卡彭铁尔的独特的文学贡献,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文学王国。
他还说:“当小说不再像小说的时候,它就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了——如同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的作品,我们时代任何一部伟大的小说都是以让读者惊诧:‘这不是小说!作为开始的。”
阿莱霍•卡彭铁尔于1975年获得了墨西哥阿方斯•雷耶斯国际文学奖,1977年获得了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79年获得了法国梅迪西文学奖等。1980年4月24日,阿莱霍•卡彭铁尔病逝于巴黎。
阿莱霍•卡彭铁尔是20世纪拉丁美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在他写小说的年代里,整个拉丁美洲的小说还没有受到现代主义小说的真正洗礼。正是像阿莱霍•卡彭铁尔这样的拉丁美洲新一代作家,由于自身的混血文化,同时受到了欧洲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文学流派的影响,才有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和利用拉丁美洲的现实和历史文化材料,写出一种新小说,完全不同于过去作家的作品,结合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传说,引领了拉丁美洲文学的新方向,并促成了1960年代“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现象的最终诞生。
【责任编辑吴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