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分析

2009-04-13刘光斌

桂海论丛 2009年2期

(湖南大学, 湖南长沙410082)

收稿日期:2008-10-11

作者简介:刘光斌(1978-),男,湖南洞口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法兰克福学派。

摘要: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指出:公民、各种社会因素与制度三者一起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系统,分析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的意义。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道德生态;生态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2-0085-04

一、生态学与道德生态理论

生态学是一门描述动植物之间在特定的物理空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平衡,其中任何一种物种遭到破坏都必然对其它物种产生负面影响。道德生态理论就是借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道德系统,把人类生活的人文社会环境尤其是道德环境比作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并认为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类似性。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动植物之间以及它们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构成一种健康关系,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生态系统需要各构成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系统输出和输入大致平衡,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在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链条,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脱节,最终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法则运作,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达到一种“极限”状态,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链的断裂,最终造成生态系统失衡。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当我们采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时,要注意:

1. 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和生态平衡构成,各个要素协调发展才能构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任何要素遭到破坏都会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中,任由一定生命机体的过度发展必然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失衡。生命系统的外在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也会导致生命生存危机。当生命系统链条和环境系统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后,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无法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2. 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维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任何构成要素出现问题都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如,人类不加选择地使用杀虫剂将会产生多重后果,杀虫剂粘在果实上,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杀虫剂渗透到土壤中,久而久之会改变土壤的结构,影响土质和土壤的再生产能力,甚至还可能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而鸟类正是昆虫的天敌,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也会引起鸟类天敌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当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可能马上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协调功能,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平衡状态,并且靠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资源输出和输入的大致平衡来维持。

3. “极限”概念与“公用地悲剧”。在生态系统中,当系统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生态系统失去了维持自身功能的能力,这就是突破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极限”,就会出现整个系统大的破坏。“极限”概念意味着生态系统本身需要维护,而“极限”的出现是破坏长期持续的结果。环境保护者声称:尽管一个人的短期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若干人长时间内以这种方式所造成的破坏的不断累积就会达到“极限”,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破坏。“公用地悲剧”是说如果任由个人自由就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损害。如在一块土地上,任何人都来放羊,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地让自己的羊吃好而不去保护这块土地上的资源,最终导致土地遭到破坏,这就出现了公用地悲剧。

生态学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运作、健康良好发展及其运动规律。生态学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道德问题。在道德领域,我们面临类似公用地悲剧。在几乎所有涉及公共资源的选择问题上,个人的理性选择是正效用大于负效用,并且正效用为个人所得,负效用为集体均摊,如果不做这种选择,不仅不能维持原有利益,而且会使原有利益遭受损害,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及使利益最大化,每个人必然会做出这种理性的选择,从而导致“公用地悲剧”的发生。我们的家庭、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的道德生态系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互相依赖,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健康的基础。可是公民的自由如果不加限制地行使,就可能破坏我们的整个道德生态系统。在这方面,自然生态和道德生态具有类似性,公民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整个道德生态造成的损害可能很小,但累积起来就可能达到危险的“极限”。同样在一个恶劣的道德生态中,也会对公民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不良信息,会对公民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危害。罗伯特•贝拉和丹尼尔•贝尔等认为,个体的资本主义精神是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它对家庭和社区生活的渗透,削弱了维系二者稳固运行的传统规则;社群主义者指出,理性的个人主义危及信任、文明与合作等凝聚人类社会的良序运行;女性主义者的研究发现,性暴力同色情之间存在联系,色情气氛越浓,性暴力比率越高,如此等等,引起整个社会道德败坏。因此,我们必须注重道德生态的维护,按照赫兹科的理解:人们不仅只是自觉的个体,而且同样是社会性的动物,他们必然受到道德生态的影响,并因此承担道德责任。从这种理解来看,我们必须具备这种意识。尽管人们正在为采取措施保护各种物种的自然栖息环境而

焦虑,但是,更少有人愿意为保护真正的人类生态所需的道德条件而努力。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发挥它的作用,这个系统反映了动植物、外界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当前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营造一个适应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

1. 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命系统:公民。公民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环节,如果说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成了一个道德生态的话,那么公民就是这个道德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互相影响,构成了系统整体。从他们所属的阶级构成看,公民的道德生态构成复杂,各个阶层的整体道德表现不一。在我国,公民可以属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等。每个公民都具备所属阶层的基本特征、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每个阶层的人们的道德表现不同,社会对各个阶层的公民的道德期望也有所不同。从他们从事的职业看,公民的道德生态构成复杂,不同的行业存在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但不同行业的道德规范不会对非本行业的人员产生规范要求。

尽管公民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征,但都是国家的公民,构成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对国家具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对每个公民的道德要求是一样的。即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 公民道德建设的环境系统:各种社会因素。环境系统是生命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对生命系统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得到成功实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公民道德能否形成,公民依托的道德生态环境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环境系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和家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培养孩子辨别善恶的能力。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把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 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平衡:制度。一个健康良好的道德生态系统,需要这个系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道德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环境,它并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它可以依赖人为创造的条件。一方面,道德生态系统通过系统生态构成之间的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自身的平衡,通过系统的自我净化来实现道德生态的平衡,公民与社会生活各种环境之间可以达成一定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借助于外界的环境条件,人为地创造道德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条件,从而实现道德生态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

三、道德生态学分析方法的意义

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道德问题,这为道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伦理学的研究可以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促进自身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当然,采用生态学方法分析道德问题时,只是使生态学原有的概念发生了转换,伦理学借用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采用道德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于公民道德建设而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树立公民社会责任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个人主义倾向明显而传统的整体主义倾向日益式微,公民个人主义的自由思想过度膨胀非常不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生态学的方法告诉我们,如果任由个人自由发展,就会破坏整个社会道德系统,导致“公用地悲剧”。如果任由个人主义发展,人们的行为出发点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那么必然会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态。每个人对道德生态的破坏不是很明显,一旦这种破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整个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的破坏将是深远的。为了不出现“公用地悲剧”,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2. 有利于创造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伴随着经济转型,原有的规范约束失去效用,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确立,这导致在道德领域出现了道德败坏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公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整个生态系统构成一个整体,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必须注重各构成要素之间能够协调一致。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我们营造一个适合公民道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公民的道德产生影响,其中某个环节看似影响不大,但持续不断的影响将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危害,生态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要注意“极限”概念。必须抓好公民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公民生活于其中的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作用,创造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3. 有利于提供公民道德建设的合理制度保障。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注重市场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一些人认为物质文明上来了,人们的道德意识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而事实上,道德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提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采用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公民道德建设富有启发。生态学理论指出,整个生态系统借助于各个构成要素的调节作用,系统具有自我净化功能和免疫能力。这种观点同样适合公民道德建设。在一个具备良好道德氛围的社会中,通过道德生态各构成要素的自我调节可以排除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但是道德生态系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环境,它并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它可以依赖人为创造的条件。借助于外界的环境条件,人为地创造道德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条件,从而实现道德生态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责任编辑 余 青

Ecological Analysis on Citizen Moral Strengthening

LIU Guang-bin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ssue of the citizen moral strengthe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It pointed out: citizens, various social factors and the system of the three together build the ethical ecosystems of the citizen moral strengthening,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dhering to the ecological analysis method on citizen moral strengthening under the current social context.

Key words: citizen moral strengthening: moral ecology: ecologic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