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基是农村

2009-04-13朱增泉

文艺报·周五版 2009年14期
关键词:巨变散文农民

朱增泉

记得前年的某个时候,我曾在张利文的一篇文稿上写了一句评语:突飞猛进。说的是他对散文写作的神速进步。那时他刚写散文不久,转瞬之间,就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随后,我就断断续续地知道,他一篇又一篇散文作品在不同杂志上连续发表。时间不长,又得知他已有作品入选了一些散文选本,有的优秀作品得了奖。总之,我听到了他一路前行的脚步声。这一次,他给了我一个更大的惊喜。他告诉我,他的散文集参加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以全票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即将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他送来了这部散文集文稿,我看了书稿中那些我没有看过的作品,又一次令我惊喜。他已经悟出了新散文写作的奥秘,用新的写法,写出了新的感觉,也写出了生活的深度。

他起步阶段的写作题材,也和一般青年作者一样,主要是写童年、写同学、写父老乡亲,这就是收集在本书第三辑《他们的村庄》中的那些作品。那时,他无论记人叙事,都有比较完整的过程、情节或细节,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写法。当时有一点已引起我注意,他的有些作品不是简单地讲述某个故事,而是努力发掘这些农村人物在走进城市之后,或在农村走向城市化过程中,那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这一点,我认为在当今散文写作中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正在迅速走向工业化、城市化。广大农民都被卷进了这场迟到而又快速的巨变中,他们在巨变洪流的冲击下产生了种种困惑和“不适”。世世代代含辛茹苦的中国广大农民,正在欢愉和焦躁的交响中生活着、经历着、体验着,正在以他们的坚忍不拔、焦躁不安和种种无奈,享受并消解着时代巨变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中国农民的这种心路历程,不就是时代巨变的脉动吗?当今散文写作中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真切的时代脉动。所以,我曾鼓励他沿着这条路子写下去。

这次再读他的作品,发现他的写作题材已经突破了童年记忆的疆域,视野拓展了,表现手法也突破了传统范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从客观描摹转向了写作主体的内心表达,这是质的飞跃。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无论从事何种文学样式的写作,写作主体感觉的觉醒都是至关重要的。从《他们的村庄》到《一天的长度》这两辑作品,是两个层次分明的台阶,他留下了向上攀登的两个清晰而扎实的脚印。

《从黄寺到马甸》是他登上第二台阶的标志性作品,是他散文创作的一次“顿悟”、一次突破。诚如他自己在《不多见的作家》中所说,“写作者必须找到通向自己内心的秘密之路”,看来《从黄寺到马甸》象征着他已经找到了那条“秘密之路”。这之后,他一连写出了好多篇新作,写作手法更趋熟练,作品质量渐趋一致,语言个性也更为鲜明,并且开始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从黄寺到马甸》之后的这些作品,他不再拘泥于在一篇作品中单独去写某件事、某个人,而是以主体心理感觉的流动为线索,写的都是一段又一段现实生活的“混响曲”。在他的作品中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过程、情节或细节,而是笔随心意、信手拈来,通篇都是一些片断、印象、组合、交响。但在每一篇作品的整体感觉上,又能让人读出他所要表达的某种意向、某种情绪,或是他要倾诉的某种心曲。读他的这些作品,就像看印象派的绘画,于朦胧模糊中给人以某种强烈感觉。《坚硬的影子》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子。在他的笔下,散文已成为一种表达心理感觉的艺术。

他作品中反映的主要是三个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感受:故乡的父老乡亲、城市的底层劳动者、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军官(他的军校同学)。他们的共同根基是农村,但他们分别处在现实生活的三个不同层面上。那些仍在农村的农民,商品经济的大潮也使他们与城市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寄希望于城市,而城市既会给他们带来某些喜悦,也常常会给他们带来许多无奈,正如《失语的柚子》中所反映的那样。那些进城寻找各种各样谋生手段的农民,组成了一支城市底层劳动大军,他们艰难而顽强地生活在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天天在与城市人打交道过程中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和作者一样的那群年轻军官,都是农民的子弟,都是通过上大学进入了军队、进入了城市,他们一方面以城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感受着自身的如意和不如意,另一方面乡下和进城农民的生存信息,又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反映到他们的生活中来,折射到他们的心灵上来。张利文散文作品的意义,就是通过他的观察和切身感受,真实地反映着这一切。他第二阶段的作品与起步阶段的作品相比,他对时代巨变背景下的农民和农民子弟们的心理感受,反映得更深刻、更艺术、更具有文学意味了。

张利文对文学的感觉是敏锐的,进步是神速的。他正在迎接迅跑之后的起飞。因而,他观察生活的视野和写作题材的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对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生活现象除了写出内心感觉,有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的思索。文学不是哲学,但文学不能没有思想。语言的魅力可以使人陶醉,有时一个小小的思想火花也会使人眼前一亮。对内心的感受和思绪,进入作品时也要作些必要的过滤和节制。

猜你喜欢

巨变散文农民
耕牛和农民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庆建国70周年
农民
图表
那些年他们这样迎国庆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