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的断想

2009-04-13孔令雪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孟郊雨帘名利

放假了,我得回老家看爷爷。跟爷爷一阵亲热寒暄之后,便不由自主地跑到了儿时的乐园——屋后的竹林里去了!游离于绿荫中,没有了强烈阳光的照射;也没有了屋中的烦闷。丝丝的凉风舞动着我的衣裙,我聚精会神地计算着新增加了多少伙伴;用手摸摸那根光滑的竹竿;用嘴舔舔并咀嚼着这根竹的嫩嫩的叶尖……、我好惬意!不知什么时候已是风萧萧,雨绵绵了。我急忙跑到屋里,拉开窗帘,偎依在窗前,尽情地享受着竹林的风光!

风雨之中的竹,是涌动的朦胧的美,楚楚动人——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风徐徐吹动,雨不请而至,不一会儿,雨点成了水柱,又像一道珠帘遮掩了竹林的面孔,风吹动了雨帘中的竹。竹林时隐时现,或立或躺;又像一位妙龄少女:一会儿翩翩起舞,一会儿婷婷玉立;我疑心这是蒲松龄描绘的《山市》中的情景再现;或“山”中的“海市蜃楼”的昙花一现;又恰似海中的浪花在涌动;又似绿色的颜料在泼撒……不,那是莫名的心的涌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实在无法用语言描述此情此景,白居易的“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是在恰当不过的描绘了。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无法想象这种美妙的情境的。我们只能借用贾岛“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的诗句来一起分享了。

风雨过后的竹,更是清新秀丽的美。别有一番风味——

雨帘消失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碧绿、翠绿、葱绿、黛绿。绿得耀眼、绿得心醉。这绿的威严使你不敢久视,她尊贵的不容玷污,清新的又自然纯真,意浓的使你心旷神怡。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的画家绞尽脑汁描绘了竹的形似和神韵,我也没有听说过哪一个画家描绘出了这种绿!这样的绿、这样的姿态、这样的意境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的诗句;当这种绿映入水中时,旷世奇才李贺的“人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是最好的写照了。心静了——水中的竹、水中的绿给了你的宁静、给了你的凉爽。真是“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立于竹林间,微风拂煦竹与风嬉戏:沙沙——沙沙—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却又像妈妈的手抚摸孩子般的温柔,又似月光下潺潺的水淌流在我的心田。而竹干却没有丝毫的动意。水珠被风吹得从叶子上滑落下去,是那样的迅速,那样的匆忙。真可谓“露涂碧绿节,风摇青玉枝”。

竹,一直是诗人的宠儿,诗意的载体。李棠的“釜中虽无粮,园中却有竹”。苏轼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刘克庄的“借居未定先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孟郊的“高人爱笋如爱玉,忍口欲餐要添竹”。因为有了竹,我国的诗歌长廊才会如此的绚丽多彩、志趣盎然乃至博大精深。

诗人爱竹,是因为她传达了人的情感、精神、品质、意志。“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人们从竹的高风亮节中领略到了一种无比崇高的精神风范和人生的真谛——

孟郊心中“笋与藤薛争长,竹似夷齐独清”。当笋与藤为表面上的胜利争夺不休时,只有竹独立于自然,与世无争。不贪图名利。不做名利的奴隶,不成为名利的傀儡。我们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享受真正的人生。

我虽然写不出优美的诗句;也没有超群的画技;更没有革命家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意志,但我也爱竹,爱它的形态,爱它的美貌,爱它的品质。她中通外直,没有心计,只有心诚;要求的少,贡献的多。只要有一片贫瘠的土地,不需要施肥,不需要锄草,它就可以健康地生长。古代人们用竹简来记录、传播中华文明,使我们能了解过去、以史为鉴,更好地把握今天,有准备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农民把它制成各种农作的工具,就是竹枝也是打扫卫生的好帮手;就是竹径:艺术家作为雕刻的上等材料、教师用它作为教学的教具、农民用它作为驱使牲畜的工具;竹的内膜装饰的笛子演奏起来格外悦耳动听;由于竹的性能温凉,人们把它制成各种凉席、凉椅、凉垫……它粉身碎骨后还是造纸的上等材料……

竹,她没有人世的庸俗和偏见,只需一点生存的空间,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类和历史,真是献了青春献生命,献了生命献子孙,而且无怨无悔。

孔令雪,湖北巴东县沿渡河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孟郊雨帘名利
游子吟
修心
春归
大雨之夜
孟郊的“得意”与“失意”
捉片乌云做雨帘
看破名利爱名利
看破名利爱名利
走进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