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研究性学习的误区
2009-04-13朱伟新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尤其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弥补了传统课程的许多不足。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何澄清这些误区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成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误区
误区之一:过分追求自主,忽视教师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学习的方式,它有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自由度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自主研究。正是基于此,有些学校过分地强调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而淡化教师的作用。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干脆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只做一个旁观者。至于学生选什么课题,采用什么研究方案,如何实施研究方案等一概不管,使得研究过程呈现“放羊式”的自由化状态。
误区之二:随意扩大研究功能,忽视语文课堂阵地。少数教师随意扩大研究性学习功能,把课堂上用最简捷的方式就能使学生尽快掌握的基础知识也作为课题拿出来让学生进行什么探索。似乎语文教学纯粹就是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就是做课题,搞活动,写论文,忽视了必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另外,有些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盲目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以为脱离课堂才有实践。因此,导引学生把很多精力放在远离教材的课题上,重课外,轻课内。而且这些课外选题,大多贪大求远,追新逐异,造成了学生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课题的现象,使得教材中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课题较少被关注。
误区之三:只重表面形式,忽视研究的实效。研究性学习很多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在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指导不够,往往只是少数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在活动。一些基础较差、自卑的学生,他们对课题大多不感兴趣,而游离于课题之外,成为课题研究的配角。这种只重表面形式,忽视群体参与的情况,教师如不进行协调,进行激励,势必会带来恶性循环。另外,有些教师没有能真正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把传统的教学方式贴个标签,美其名曰“研究性学习”,认为搞几个活动就称得上是研究性学习,可这种活动实际上并未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研究能力的作用。
误区之四:片面关注结果,忽视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着重体现在“研究”二字上,从而表现出一些与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的共同点。一是二者都十分强调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二者都十分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三是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类似于科学研究,无论是从题目的选择,还是从材料的搜集、整理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把学生研究性学习看作科学工作的研究,认为研究性学习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出多少成果,即把结果当成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从而忽视或贬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于是,一些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津津乐道于学生研究结果的展示。他们只关注学生的研究结果或结论,看学生调查记录有没有写,图片资料有没有搜集,研究报告有没有完成……而不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过程与方法,不关注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动手实际和体验。这极有可能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歧途。
二.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过程指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不要教师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题,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的搜集相关的材料,分类处理材料,提炼观点,和学生商量成果的展示形式。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研究性活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向,梳理研究思路,推荐好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当的点拨。所以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并做好角色转换。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首先,教师要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内涵和它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次,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更高,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再次,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要比较熟悉,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研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与指导者的作用,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2.立足课堂教学,挖掘教材的研究价值。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贯穿于学生一切学习活动之中。课堂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于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多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积极大胆地思维、想像、提问、猜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引导他们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如在学习了两篇有一定联系的课文后,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或就内容,或就写作意图、背景、效果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比较。通过比较,鉴别出它们的异同或高下,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作品好在哪里,提高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再如学习了一篇小说后,可引领学生从美学角度欣赏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主题。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有关内容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只要我们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教材,会发现教材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探索。一旦学生从课堂上、教材中养成了研究的习惯,自然会辐射到课外,延伸到将来,并对学生的终生教育产生影响。
3.让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结伴而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并不排斥接受式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学生这些能力和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离不开基本的训练。而通过接受式学习,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精确的间接知识,并与原先认知结构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形成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这种积累,无疑对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接受式学习在中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接受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没有接受式学习获得的知识为依托,研究性学习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把“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结合起来,科学地将二者渗透于教学活动中去。
4.丰富成果展示方式,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体现研究学习的价值取向,促进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在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⑴评价内容要综合化。要从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的学习结果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⑵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⑶评价过程要全程化。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重要阶段,包括问题的提出、立题、实施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交流等阶段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做到既是对过程的评价,也是在过程中的评价。另外,评价时要建立相对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一些建议和参考意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中小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还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但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大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施力度,就一定能把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下去,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长点,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摇篮。
参考文献:
①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②徐惠仁:《浅谈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实施策略》,《课程与教学》2002年第1期
③丁伟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课程与教学》2004年第1期
朱伟新,教师,现居江苏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