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的创新理念研究
2009-04-13廖健春
一.大学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环境愈发复杂,各领域工作所运用的知识相互渗透,这就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挑战,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高等教育内容中,大学语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展现其自身的巨大魅力。诸如,它可以引导大学生思考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追求理想,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力,产生共鸣等等;它可以让理工科大学生获得真、善、美的领悟,获得优美、崇高的人格升华,获得艺术美的审美享受,进而获得心灵净化及人生的感悟。
而在我国的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而这点“红”,开放得有些艰难。许多理工科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不屑一顾,认为大学生自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课程,到了非文科院校则不需要再学习语文;还有的认为,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选修课程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设置为必修课程。其结果,造成大学生文学鉴赏水平不高,难以分析、理解和评价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容易受到消极、颓废思想的影响;或者造成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低下,与人交际困难致使害怕人际关系;或者造成书面写作能力欠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需要转变观念,摒弃漠视、轻视、放弃大学语文教育的惯有思想,站在时代高峰,看到重视母语文学、关注民族文化、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性、时代性,看到大学语文教育的穿透力和影响力,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达到最佳效果。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育部开始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6年11月4日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研讨了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并制发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记要》,强调进行母语文学、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理念。
基于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出现的偏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同志强调: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层面的母语教育,要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不能准确、精炼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作水平不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对合格大学生的需求等现象,在学校课程中重视大学语文教育。
二.创新理念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渗透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12月的一篇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明确提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些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毫无疑问,创新同时也是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得到重视并得以蓬勃发展的源泉。
我国面临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现已集中于人才竞争,尤其是对于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2001年6月30日,江泽民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一文中指出:“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一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理工科院校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既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阵地,任重道远。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深刻领会人才强国战略,同时针对目前大学生科学创新意识不够强、科学创新能力比较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艰难的现状,清楚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对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大作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首先,大学语文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科学创新活力和勇气。理工科院校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华,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冲劲十足。大学语文的优秀篇章,所具有的生动形象性、所散发的丰富想象力、所蕴涵的饱满激情,有助于开发、引导他们突破前人经验的模式、突破前人科研的禁锢、突破自身的局限,铸炼创新人格。从而打造一批批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科学创新人才。
其次,大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敏感品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将大学生捆绑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内容、死板的教学方法、强硬的管理制度中,致使大学生的自主性、敏感性、创造性无形中受到约束和压抑。大学语文的文章作者对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敏锐的观察力,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对于培养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的敏感品质,充分发挥他们观察客观事物的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科学研究的热情,挖掘他们的发现新领域的潜能,从而构造大学生的敏锐性、新颖性、独特性的科学创新思维。
再次,大学语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格、创新思维的具体存在形式。大学语文所传承的丰富文化内涵、所凸现的人文精神、所展示的变幻莫测的神奇境界、所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充分使大学生体会到:不应再因循守旧而盲目追随古人的足迹,也不应再纸上谈兵而做理论的“俘虏”,而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能力,具备科学分析、研究能力,具备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能力。
三.开掘大学语文教育的美感
1.大学语文教育可让理工科大学生获得真、善、美的领悟。
在现实世界,真、善、美是客观的。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它体现客观规律或符合客观规律的方面去看是真;就它符合一定时代阶级的利益、需要和目的的方面去看是善;就它是人的能动的创造力量的客观的具体表现方面去看是美。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真、善、美则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因为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既来源于生活又经过作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这使得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比如:苏轼的词赋体现了他的真性情——乐观、旷达的人格精神:“竹仗芒鞋轻似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要求文学、艺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强调中和之美,要求尽善尽美,文与质统一,尤其突出以善为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1]最终,社会进步力量、正义事业战胜邪恶势力,获得胜利。
理工科的大学生们,在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真、善、美的魅力,领悟真、善、美的要义,从而拥有诚信的品格、善良的情怀、美好的心灵,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上挥洒青春热血。
2.大学语文教育可让理工科大学生获得优美、崇高的人格升华。
优美与崇高属于美学的两种形态,无论是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都具有不同的美学意义。
优美,美学名词,也作“秀美”,是种婉约柔和之美,具有阴柔之风。在文学作品里,常常被描绘为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清风明月、田园风光等。作者或作缠绵悱恻之词,或表超然绝俗之意,或抒别鹤孤鸾之情。诸如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的婉约词,等等。优美的文学作品,有的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有的如皎月朗照,使人神清气爽;有的如溪水潺流,让人心醉神迷。
崇高,美学名词,也作“壮美”,是一种宏大、磅礴之美,具有阳刚之气。在文学作品里,常常被描绘为傲雪凌霜、拔地参天、笔扫千军、波澜壮阔、悲歌慷慨等。作者或作跌宕旷达之词,或表长歌当哭之意,或抒气吞山河之情。诸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篇,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等等。壮美的文学作品,有的如风雨雷霆,令人心灵震颤;有的如波涛汹涌,使人心潮澎湃;有的如骐骥奔跃,让人振奋痛快。
在我国当今社会,一名合格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除了具有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明辨是非曲直,能够尊重他人的价值和决定,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大学语文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理工科大学生非智力的心理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世界观等),陶冶他们的情操,松弛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并使自身的人格得以升华。
3.大学语文教育可让理工科大学生获得艺术美的审美享受。
根据不同性质,美的形态可分为现实美(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现实美是美的客观存在形态,而艺术美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的产物,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现实美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是第一性的美;艺术美却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美。艺术美是文艺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与现实美相比,它具有“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的特点。艺术美不但能够加深大学生对现实美的感受和领会,而且更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作为艺术美的审美对象,它以具体的、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反映现实美,具有美感教育的特殊功能,即通过寓教于乐既劝谕大学生又使他们喜爱,并同时作用于大学生的感性与理性,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趣味、爱好等整个精神世界。它可以带给大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唤起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又可以提供给大学生思想、伦理、道德教育。正如孔子所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天上的繁星,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反映了作家们崇高的理想、伟大的抱负,表现了作者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作者的浩然正气,揭示了爱情的真谛。例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激荡着坚贞不移的浩然正气;岳飞为未能抗金报国、收复失地而“怒发冲冠”,并表达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的壮志豪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留存人间……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是如此的强大,怎能不让理工科大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并从中获益呢?理工科大学生们仿佛进入一个自由而广阔的想象空间,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境界,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哲理感悟,使心理得到调节,使情绪得到排遣,使杂念得到摒除。
4.大学语文教育可让理工科大学生获得心灵净化及人生感悟。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由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总是要反映作者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总是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大学语文教育,往往可以让大学生从中领悟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走好人生路。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哲理深遥——世间的人与事难以完美,应处以达观,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表现了作者用信念去调节心境的博大胸襟;“……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告诫人们欲要担负重任,成就大业,必先磨练意志,锻炼心境;“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揭示了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即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达到成功的彼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显示出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巨大魅力……
理工科大学生们欣赏饱含诗情画意又蕴涵丰厚哲理的文学作品时,不由自主地进入美妙的艺术殿堂,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期待视野得到丰富和拓宽,还获得教益,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迈着坚实的步伐登上新世纪的舞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一个合格的人才,尤其是青年大学生,除了具备知识、技能之外,尤为甚者需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注释: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390.
[2]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
02.Nov.233867.htm.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
廖健春,女,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