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微小的生命歌唱

2009-04-13邹建军

文学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王冠组诗海水

读了东荡子组诗《寓言》,人的心灵受到种种震撼: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人类的生命何其渺小;在辽远的自然山川面前,动物的生命何其微小;然而,只要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生命的价值就可以实现,生命的意义就得到体现。那么,再细小的生命,也是极为可贵的。同时,诗人在艺术上的种种讲究也令人刮目相看:意象的新颖、意义的空白与语调的调适。

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悟与歌唱是令人动情的。不过要注意的是,诗里多半不是对自我生命的吟唱,而是对于他者生命的感悟。在《伐木者》中,诗人对伐木场工人那样一种平凡的人生有所认识:他们虽然以自己力量、让闪光的斧子砍倒“年老的朽木”,可是并不知道要堆放的究竟是什么,更不知道:“斧头为什么闪光/朽木为什么不朽”这样一些高深的人生哲学。在《王冠》中,诗人为哪些平凡的蚂蚁而歌唱:“应该为它们加冕/为具有人类的真诚和勤劳 为蚂蚁加冕/为蚂蚁有忙不完的事业和默默的骄傲/请大地为它们戴上精制的王冠”。“蚂蚁”是再细小不过的生命,然而在诗人看来却十分伟大,因此要求“大地”为他们“加冕”。其实这正是对一种勤劳人生的礼赞。组诗的主题并不是什么政治讥讽,也不是什么时代想象,而只是表达对自己感受到的生命的一种崇敬,抒写自己内心的一点触动。这正是体现了诗人的独立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每一个人都是地球母亲怀中平等一员,生活着的时候是这样,死去的时候也是这样。正如诗人在另两首诗中所抒写的那样:《暮年》中的老人,在行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那样依依不舍,同时又那样平静与安宁:“我想我就要走了/大海为什么还不平息”。一切都人消失于无痕,“大海”也是如此,所以他感到迷惑。在《寓言》中,在世界行将消亡的时候:“还有人在躲闪 好像对黑夜充满恐惧/又像是敬畏白昼的来临”,这里所表达的正是诗人在“理解”了之后的“不能理解”。没有必要躲躲闪闪,“黑夜”与“白天”其实是一回事。因此,组诗所表达的正是再普通、再平凡不过的人生百态,对人间种种生命的观察与思考,正是对“生”与“死”等哲学问题的思考与的探讨。

组诗在艺术上的追求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深厚的情思之外,正是它们使得我认为这是一组优秀的作品。这种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新颖的意象的发现与营构。“我跟我的马,点了点头/拍了拍它颤动的肩膀//黄昏朝它的眼里奔来/犹如我的青春驰入湖底”。(《暮年》)“黄昏”与“青春”的意象是从前的诗中没有出现过的,并且呈现出一种相对的结构,正是“生”与“死”的统一与融合。“他要在大海里盗取海水/远方的火焰正把守海水”。(《朋友》)“火焰”与“海水”的意象虽然不是首次出现,但在此诗里有特定的含义,两者并置在一起很有新意,表达的是一种“寻求”与“阻挡”的意义,体现的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第二是意义的空白。中国古典诗词十分注重为读者留下空白,让其有想象与品味的空间,此组诗也是这样,所以存在许多的有待进一步思考的空白地带。“他带着他的伤/他要在火焰中盗取海水/天暗下来,朋友要一生才能回来”。(《朋友》)“他”是谁?为什么而受伤?为什么要在“火焰”中才能盗取“海水”?“海水”具有什么象征意义?为什么要“一生”才能回来?都有持我们的“再理解”与“再认识”。“把金子打成王冠戴在蚂蚁的头上/事情会怎么样 如果那只王冠/用红糖做成/蚂蚁会怎么样”。(《王冠》)诗人自己在这里就问了两个“会怎么样”?第三是句式的构成与语调的调适。此组诗中的句子一般不长,但也有很长很长的句子,同时有一些比较整齐的句子,也有象中国古诗中那样一种具有相对性的对偶型的句子,有一些相似句式的反复,往往形成一种流向。从语调上来说,此组诗具有种种讲究,如果加以朗诵的许,会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寓言》是一组有内涵、有意味、有个性、有风采的抒情诗,在思想上表达平凡人生的平常情感,在艺术上与中国古典诗歌实现了对接。如果说有所不足的话,最后一首《蚂蚁》平白了一点,话说得满了一点。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诗评家。

猜你喜欢

王冠组诗海水
可见光(组诗)
滋养组诗
饭后闲笔组诗
苍凉组诗
一“点”之差
编外“鱼”赴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咸咸的海水
海水
“点”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