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教三十年回顾与反思(中)
2009-04-12武汉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武汉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张 岩
武汉电教三十年回顾与反思(中)
■武汉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张 岩
二、我市电教事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汉市的电教事业30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目前有些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与国内同类型城市相比也没有优势,这与“大武汉”以“科教立市”的“教育强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也是与武汉要“引领中部崛起”、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半径为100公里的九城经济圈”的战略目标对武汉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有着较大差距。
(一)经费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还难以满足现行各方面的需要
经费投入的不足将直接导致信息化基础建设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应用需求,从而制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率和应用效果,它是影响着教育信息化良好发展的很关键的问题。
2008年调研结果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1.学校计算机配备不足,生机比、师机比都偏高
众所周知,学校只有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用机数量才能保证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正常实施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培养活动的正常开展。老师们也只有拥有了足够的计算机方能熟练掌握、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将之运用于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008年调研反映出我市的计算机配备情况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数,并且比同类城市偏后。
六城市生机比一览表(截至2008年底)
(从上表来看,我们的生机比仅比成都略好,而据成都相关部门解释,他们目前报的生机比偏高的原因是去年受震灾严重,今年很多学校还在板房中过渡,暂时无法进行信息化重建,其实他们2007年底的统计结果就显示成都的生机比当时就已经达到了18:1。这样,我们就该算是排名最后了。)
六城市师机比一览表(截至2008年底)
如果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比,我们的差距就更为巨大。
2.教育信息网络建设不容乐观
市、区、校三级教育信息网络的搭建是要建设一个全市教育电子政务、教育电子管理、网络教研、网络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与学以及全体师生终生学习的数字化教育平台,这个网络系统建设是否完善影响着全市教育信息化能否畅通发展。2008年调研显示我市教育网络的建设不容乐观。
(1)市级网络建设投入及规模稍显不足
目前武汉教育信息网的硬软件建设力度和管理维护团队的规模及人员结构都已不能满足武汉教育信息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不足以支撑其发展为全国一流的教育门户网站。
六城市市级教育信息网建设累计经费投入一览表(截至2008年底万元)
(2)区级网站建设不完善
截至2008年底,我市15个行政区建立区级教育信息网的比例仅为60%,尚有硚口、新洲、黄陂、汉南、沌口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6个区没有建设自己的网站,更无法与市级教育信息网链接。这与同类城市相比也是有差距的,见下表。
六城市区级教育信息网建设情况一览表
(3)校园网建设滞后
六城市校园网建设情况一览表(截至2008年底)
3.其它基础设施配备也显不足
(1)多媒体教室普及率不高。截止2008年底,我市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普及率仅为63.2%,意味着近37%的学校无法开展多媒体教学。
(2)校园电视台普及率较低。截止2008年底,我市拥有校园电视台的学校仅占总数的14.6%。
4.经费投入不足造成部分学校信息化设备无力维护、更新,校园网络、计算机教室无法正常运转。(二)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新时期教育提倡均衡发展,要努力让每位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公平教育的又一种渠道: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共享。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反而会因此形成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加重教育的不公。
2008年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不太均衡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尤其是中心城区与新城区,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都有较大差异。
1.中心城区与新城区的主要差异比较
从2008年的调研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中心城区与新城区无论是从经费投入、硬软件建设及应用情况,还是从教师素养、成果情况来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
中心城区与新城区主要差异情况一览表
2.校际差别大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市优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往往一个学校就可投入几百万元,学校教师人手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学实现了“班班通”,他们有条件关注并紧跟前沿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条件利用多种途径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整合能力,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率,从而提升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和特长,很好地促进广大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而在薄弱学校以及农村学校,往往大部分老师都无法在学校接触到电脑。由于这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都相对数量不足且老化严重,教育资源匮乏,信息技术师资力量缺乏,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足,所以难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三)现有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有了信息技术设施设备,要深入、广泛、普及性地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开展信息化工作,还必须有充足、丰富的软件资源,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但资源建设工作往往比硬件建设更为困难,影响也更大。
从2008年调研来看,武汉市现有的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级部门对软件资源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资源的质和量不高
由于对软件资源建设的认识普遍不够,造成各级部门尤其是学校一级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重硬轻软”,人们普遍喜欢将相当大比例的经费投入到看得见的硬件设备建设上,而忽视摸不着的软件建设和资源建设,所以一般投入到硬件方面的经费远远超出投入到软件、资源方面的经费,从而引起软件资源的严重不足。
从区域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浪费建设的角度来看,越大区域的网站建设越应该进行软件资源的高投入。但以武汉市教育信息网的建设来看,我市投入软件资源的情况并不乐观,与同类城市相比,其排名仍然偏后,下面是六城市软件资源投入对比一览表。
六城市市级信息网教育教学软件及资源建设投入情况一览表(截至2008年底)
2.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大多不适合现行教育教学需求,不便使用
虽然市、区、校三级都开展了一定的资源建设,并且网上也有大量的免费资源,但是由于现阶段各地都在使用不同的教材,导致教材版本众多,所以这些无论是购买还是免费下载的资源都无法完全契合地方教材,再加上现在各地课改加快了教材更新速度,造成针对性很强的教学资源就很有限了。而且由于这些资源多半不属于积件、素材类资源,加工起来也不方便,因此可以说,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大多不适合现行教育教学的需求。
3.自建资源库及自制课件不足,并且缺乏区域共享平台
市、区、校三级虽各有自建资源,但却零散不成系统,目前总体自建资源的量也不大,并且尚未建立全市的自增式自建资源库这一共建共享平台。
(四)教育技术的组织机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组织机构与队伍的强大是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证。在2008年调研分析中,我们发现武汉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类队伍还有待加强。
1.各级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有待理顺和完善
(1)市级教育信息化领导组织及教育技术管理机构队伍有待加强
武汉市的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为武汉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由于历年来武汉市教育系统相关领导人事变动等因素,该信息化管理中心近年缺乏实质性运作,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导致武汉市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规划、督导激励机制、管理制度、政策保障均不够完善。
武汉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业务执行组织机构为武汉市教科院,其中专门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仅为14人,这支队伍要负责全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武汉教育信息网的建设与发展、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推广等多方面重要工作,显然人力不足,因此有待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需要增加复合型的多种媒体采编人员以及高端信息技术人才,比如高级程序员、高级网管人员等等。
(2)区级教育技术管理机构需要进一步理顺、加强
目前武汉市15个区的教育技术管理机构都不尽相同,其中有的有相对独立的电教机构,有的和装备机构合在一起,有的和科技机构合在一起,有和教研部门合在一起,还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相应机构和专职人员管理电教工作。这其中不少区的教育技术管理机构的专职电教人员配备也不足,开展工作的力量薄弱,这样的机构组织状态是不利于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也是不利于市区上下统筹协调的。
(3)学校教育技术管理组织机构需要完善
信息技术正在对学校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已逐步具备信息时代的特征,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就一定要做好校园信息化工作,一定要有完善的信息化多级管理组织机构。
首先学校要向企业管理学习,校级领导里面要有学校CIO(ChiefofInformationOffice),即信息主管,又叫首席信息官。这位信息主管不能仅仅只是指派一名校级领导分管而已,他必须是由既懂教育技术又懂教育管理的人来担任,负责学校的硬软件建设、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信息化培训等方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这样才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造成建设经费大量浪费或信息化应用和研究工作难以开展,妨碍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等现象。
其次,要有落实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学校中层机构,除了有电教主任,还要建立健全学校电教组、信息技术教研组作为组织开展、引领本校信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2008年调研显示,我市建设有电教组的学校比例为30.6%,建立有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学校比例为32.9%,显然我市大部分学校的中层信息化管理组织不够健全。
另外,在基层广大的学科教师群中,要有教育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在各学科教研组中担任信息委员,带领、影响大家普及、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和研究。笔者在2008年调研期间对20所学校的走访座谈中了解到,学校对这一基层骨干力量虽有所培养、支持,但一般都没有规范地委以协理职责,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信息技术骨干作用。
2.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
根据2008年调研统计数据,武汉市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共有994人,教学班17451个,平均每个老师要承担17个班的教学任务,显然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全市配有的兼职信息技术教师已经占到信息技术授课教师总数的52%,这样的队伍结构是不利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从应届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中录用,或从社会上招聘,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有相当一部分转行教师由于知识结构水平不符合要求,不能适应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校园网的管理、维护等工作,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3.学校电教、网管队伍亟待建设
由于目前武汉市中小学校网管人员编制问题没有明确解决,学校一般少有专门安排的网管人员,但随着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校园网的逐步完善,网管工作越来越必不可少,对网管员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2008年调研统计数据显示的网管人员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参加调研学校数为1090个,网管人数为575个)。
同时,我市中小学校的网管人员多为信息技术教师兼职,专业化的高端人才太少,不能适应我市校园网的发展形势,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市校园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另外,武汉市中小学校的电教人员素质很多不能满足学校电教工作的需要。学校电教人员往往承担着学校教育技术类的工作,比如学校广播台、电视台、网站的管理及技术工作,电教课题的管理、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推广等等。但我市目前的电教人员也多由其它工作岗位上的老师兼职或由年纪大、不再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担任,这就往往难以满足电教工作对岗位人员的高技术、高综合素养的要求,影响了学校电教工作的开展。
(五)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2008年调研来看,武汉市近年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及课堂教学质量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的高水平状态,与武汉市缺乏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机制有很大关系。
长期以来,武汉市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指导方面没有一定的指向性,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没有相应的评价长效机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学生评价方面,武汉市没有建立制度化的考试评价体系,也缺乏统考、调考等统一考核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学校往往容易流于一种随意发展状态,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教学没有考核压力,学生上课自由化,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这都造成了信息技术课程弱势发展的格局。
(六)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有待进一步普及、深化,其应用研究需要关注前沿
1.教育技术工作需要进一步普及、推广、深化
教育技术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之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去,以此促进课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2008年调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汉市的教育技术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获得了很多奖项成果,但其真正进入常态教育教学工作的比例还是不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开课率不高
从2008年调研情况来看,武汉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开课率是不高的,往往见诸于公开课、示范课、参赛课,这就没有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日常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的初衷。
(2)学校开展非教学类教育技术工作的普及情况有待改善
从下表可以看到,武汉市学校开展非课堂教学类教育技术工作的比例也不算高,反映出我市校园信息化工作还远没有得到全面、深入地开展程度。
武汉市开展相关教育技术工作的学校比例一览表(截至2008年底)
2.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需要关注前沿
博客是近年来在教育技术工作发达地区已经被普遍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网络工具,比如上海市还要求市级骨干教师和名师都必须建立博客、个人网站等网络辐射平台。但2008调研的网上教师问卷分析数据表明,参与调查的老师中,目前在使用博客的老师仅占调查老师总数的11.15%,如果考虑参加本次调研的人数中,中心城区教师占据了83%这一因素,那么全市教师的博客使用率还会低很多。
电子白板也是近两年在教育技术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应用研究与推广的高端课堂教学工具。据2008年调研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武汉市拥有电子白板数不足100块,且大多分布在几所重点高中学校中。可见,武汉市还只有极少数学校开展了电子白板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在走访学校与教师座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武汉市中小学教师对较为前沿的Moodle(魔灯)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以及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类的网络平台软件也了解、使用很少。这些都说明,武汉市的中小学教师对高端、前沿的教育技术应用尚缺乏高度的研究关注和实践探索。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