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几点思考

2009-04-12汪群英陈炜

成才 2009年4期
关键词:早读课语感语文课

■汪群英 陈炜

对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几点思考

■汪群英 陈炜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还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来触动心灵,引起共鸣,成功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的极好理解。

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把朗读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实施现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同时,适当结合朗读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朗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谓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有效方法。二、朗读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神韵,受到熏陶感染。中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文章的神韵,受到熏陶感染,得到美的享受。三、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阅读的自觉主动性。学生平时喜欢看语文书,但却不喜欢上语文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文底蕴的流失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常常将充满人情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这样使得众多学生毫无兴趣、无动于衷,甚至不耐烦。如何让语文课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得把语文课变成艺术课、审美课、人文教育课,语文课要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这一切都说明朗读训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纵观现时的高中语文教学,不少教师在朗读这一阅读训练方式上却存在着诸多误区与不足,明显有违“新大纲”要求、违背教学规律,应引起我们的注意。笔者就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误区提出几点思考:

误区之一:只有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

从教育心理学及人的生理特征来看,早上的时间是最适合记忆与背诵的。而语文课要记忆与背诵的内容较多,所以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及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早读时间称之为“早读课”,专门用来进行朗读训练(后加上外语类科目的朗读)。这无疑是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做法。然而,这一做法久而久之却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及语文教师形成了这么一种观点,即“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而其它单位时间内,朗读就成为了一种“不需要”;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朗读大多数就被扔在一个“死角”里,有时会捡出来,也只是一种点缀,一种“补缺”,不成系统,不显正规。

是否只有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稍知语文教学规律的人都知道,“早读课”上需要朗读,并不等于说其它时间就不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朗读的加入才能使语文学习更精彩,更有语文味。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我们需要朗读来巩固我们所背诵的东西,需要朗读来训练阅读能力及语感。在课外活动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借助语言表达来完成,如辩论会、演讲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朗读来提高相关能力。故而我们不能只认为“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而是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去引导学生朗读,加强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力量,抓好语文第二课堂中的朗读机会或相应训练。以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误区之二:只有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

许多学校管理者认为,高三毕业班只要把语文课中的考点弄懂练透就行,高考不考朗读,高三学生朗读可以放松,甚至不需要。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现象:越往高年级,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份量就越轻,高一比高二多读些,高二比高三多读些,高三则是最轻者!许多学校高三的语文课只是花费在教师讲知识点,学生练知识点上,而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一席的朗读,是少之又少了,甚至连早读也拿来训练高考题。这种现象的普遍性,让人不得不担忧。

其实,高考虽未直接考学生朗读的情况,但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典型的题目如“语病”题、“诗词鉴赏”题、“阅读”题等,加上近年来补入的“背诵默写”题等,与朗读都有着极大关系。在高三阶段,学生进行多方位朗读训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审美能力,加强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学生的高考解题能力自然得以加强。所以朗读对任何年级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误区之三:放任学生随意朗读。

高中阶段,许多语文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指导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对于朗读,不能说没有,但却是放任学生随意朗读。这些教师认为高中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有针对性的朗读。他们自己应知道该读些什么。而实际上,许多学生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该朗读些什么,该怎样朗读。早读时随意翻开课文,任意选取一篇或一段读一遍了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是随意性大,并无系统性、针对性与目的性,只是应量应时式的朗读,过过堂而已。这种情形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水平,从一个方面破坏了语文学习的美感与气氛,制约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语文朗读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何种方式都必须有系统性、针对性、目的性,如训练学生的声调、重音、语调、语气及表情;且不同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针对性、目的性也不尽相同,剧本或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应针对人物形象要求,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情性较强的文章,应针对其感情表达的丰富性,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又如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有所欠缺,教师可以在文言文这方面加大朗读训练的力度,以期在反复朗读中增强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努力掌握所教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制定朗读训练计划,以求循序渐进,取得好的效果。

误区之四: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才需要朗读。

有些教师或学生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都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众所周知,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还对学生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并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达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另外,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进去。其实,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制定相应的计划,必须明确其目的性。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及甄别朗读内容。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监督与追踪,在必要时应进行示范与检查等等。所以朗读训练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事,而应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缺一不可。朗读教学搞得好,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搞得好,能使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一句话,朗读是我们搞好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总之,广大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更应清楚地认识到朗读训练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扬长避短,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阳逻高中)

责任编辑 张 泉

猜你喜欢

早读课语感语文课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可怕的语文课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