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

2009-04-12邝文华

成才 2009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德育

■邝文华

关于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

■邝文华

我国于1999年拉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序幕,随后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对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作进一步修改,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并制定出各门学科课程的情感教学目标。学科课程中的“以人为本、生活育人”的理念在国家课程政策中得到明确而清晰的表述。“重视情感态度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意见在新课程改革中被转化为国家宏观课程政策,情感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得到确认,学科教师及教学活动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被挑明,学校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得到进一步肯定和强化。

新课程不仅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且关心学生感受到了什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不仅影响到学习效果,而且关乎人格自尊和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统整是课程功能观调整与转换的重要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讲,课堂这一主阵地是德育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落实到课堂的教育实践更是在倡导与凸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于课程学习过程中整合的同时,使受教育个体与群体在有质量、有效能的课堂交互中,道德成长的内在动机得以激发,生命的道德质量得到提升,由此也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课改重点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由此,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几乎成为每一位在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然而,旨在回归个体生命、注重体验、建构情感、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课堂教学取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导向、示范、解读等诸多原因,课堂教学形式在“三维目标”的统整、德育渗透中纷呈的同时,有的有些走样,甚至形式化,往往是贴标签式的“三维目标”整合,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现状令人堪忧。

预设的课堂教学德育目标,出现贴标签化的现象,看似在强化德育的渗透,其实是弱化的开始。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非常注重“备教改导考习研”每一个环节的建设与管理,有的学校在备课环节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德育目标”一栏,换言之,在课堂中不管什么科目、什么章节的内容都应有德育目标,刻板的要求就会在实际教学中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一些老师为了落实德育目标,在教学目标中“努力去体现”,但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却大打折扣,这种在教学程序上刻意追求德育目标的实现,而在过程中淡化的现象使课堂德育渗透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程式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德育渗透效果显得虚化。课改伊始,“课式”可谓“百花齐放”,反映出一线教师对新课改践行的热度与创新,不乏一些成功的课堂范式。随之的公开课、示范课,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对新课改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公开课表面上看似三维目标落实得有板有眼,课堂讨论充分,甚至热烈,其实是在彩排一场预演多次的课堂程式,课堂表象的激烈与互动,掩饰不住的却是深层次学生课堂的边缘化,不仅没有给课堂的受教育者带来认知过程的愉悦,更不用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构与道德内化,只会让教育的参与者感受到的是另一类形式化课堂的再现,谈何课堂的生命体验、人文关怀、道德渗透与内化?

课堂教学缺乏深层次的三维整合与交互,使德育渗透显得泛化。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将知识与技能看成是显性的、可量化的硬性目标,方法与过程在课堂中也完成得扎扎实实,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似乎成了课堂的“添头”或“衍生品”,可有可无。许多老师在新的课改教学中力图进行三维目标的整合,体现了“重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缺乏应对的多元素养,“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老酒”,创新成了形式上的“花枪”,缺少深层次的课堂升华与沉淀。这样的课“好看”,但“不管用”,德育渗透、德育目标的落实便是雾里看花,课堂教学依然没有交上德育实效的答卷,依然故我。

二、课堂德育渗透现状令人堪忧的原因

基于此,立足实践,对令人堪忧的课堂德育渗透现状的原因进行梳理,更有利于我们在新课改中对课堂德育渗透进行功能定位与重构。

首先,教师对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在观念层面认识缺位,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游离于其它维度。在观念上没有理清和整合三维之间的关系,没有把三维目标真正看作是一个统一整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知识、技能的传承与培养离不开过程与方法,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不是独立呈现的,是在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交互中融为一体的,可见,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维度,而是一个整体。

其次,教师在实践层面对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缺乏有效的整合,德育渗透没有落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老师处处谈‘三维’,学生身上无体现”的现象,老师对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的预设缺乏与学生的互置体验,存在一些偏颇,如在教学中老师预设的三维目标往往与学生的课堂实际生成相悖,而老师又缺乏应对的机智与智慧,课堂没有深层次的互动,更不用说三维目标的整合聚集效应。当然,由于教师不能将文本、学生、老师及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也会使三维目标流于形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中缺乏有力度的交互与呈现,德育的渗透也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第三,在新课改实施初期,对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缺乏指导与示范,课堂德育渗透流于形式。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步到位,但老师的培训没有及时跟进,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需要一个渐进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示范对教师的课堂突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很好地呈现对三维课标的理解,尤其是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如何完成道德教育的目标,往往是“花枪”居多,内化甚少,课堂德育渗透就难免流于形式了。

第四,相对滞后和有待建构与完善的课堂教学德育渗透评价体系没有及时给课堂教改把脉。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处于建构与不断完善之中,滞后的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体系让课程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缺乏普适性的有效认同。

当然,新时期的教育挑战,尤其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的专业素养无疑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欠缺,应对的教学机智不够,没有跟进的课堂教学反思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德育的渗透。

三、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中,对知识、方法与价值观的相融与整合,不同学科在素材内容和形式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有意的尝试与探索,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了许多促进三维目标整合的方式方法,不失为一种教学机智,但如何让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交互,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无痕内化,让道德教育有效渗透,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从文化的视域上不断拓展教师的视野,构建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让教师与课堂共成长,让具有多元文化素养的教师成为学生课堂的精神领跑者、道德内化的建构者。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准如何,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文明的程度,最终体现在人的道德水平上。换言之,课堂中的文化蕴涵,就是学生道德重构与内化的重要载体与保证。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反思,汲取文化营养,构建与完善自我知识体系,这不仅是课堂知识传授的挑战,更是课堂中师生道德生成的源泉。

其次,整合调动课堂多种资源,让师生、生生、文本及教育资源等多方交互,积极对话,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渐进的三维目标框架,整体观照整套教材,分类推进三维目标,让道德内化于无痕之中。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上要立足于“精”,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要注重“润”,在实现过程与方法上要体现“活”。在实际教学中要摈弃课堂教学表面的热热闹闹,克服教学形式的花里胡哨,力戒浮躁心态,在平实的课堂教学中将三维有效整合,于“润物细无声”中进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构与重塑。

第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关注不同学科德育渗透的结合点、切入点,让渗透适时、适度,让渗透无痕、有效。如语文、历史、政治、思品等人文学科,蕴涵着平等、尊重、正义、真诚、孝亲尊师、感恩、同情、伦理、宽容等道德元素,可以从伦理、正义、情感、关爱、审美等入手,找准切入点在课堂中运用讨论、交流、分享、分析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渗透与内化;对于自然学科我们要根据学科的特征,如理性、秩序、对称、和谐、复杂性、有机性等,挖掘其蕴涵的道德价值如严谨、理性、坚韧、求实、多样性、和谐、敬畏、感恩、审美等对学生进行适时有度的渗透;对于综合实践课程我们更多的是要在实践过程中凸显合作、友爱、互助、秩序、超越无限、参与、表达、交流、分享等道德魅力。总之我们要在不同的课程中因课而异,因时有别,彰显道德的元素,关注学生主体的过程体验,进而不断内化,让道德教育具有实效。

第四,在探究与合作等学习过程中,更要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调适课堂教学节奏,导向学生课堂心理,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促使心理自我维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合作探究中的平等首席,更是课堂的引领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关注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主体的心理变化、情感反应以及知识、技能与情感是否紧密联系等情况。其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作为教师要随时洞悉学生的心理,捕捉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调整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状况,适时导向,把它变成积极的心理态势,让课堂承载学生自我积极暗示、心理自我维护的功效,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心理得以良性生成与互动,这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过程体验是道德内化的重要前提,个体体验往往注重教育过程中的渗透性与非直接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参与过程中的道德主动性、自觉性和持续性。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探究、合作、主动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在课堂,课堂应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很多人忽视课堂这一主阵地,将学校工作分为“教育”与“教学”,这一划分潜在弱化了课堂德育这一主阵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把学科教学变成真正的教育课堂,从过分关注既定的教育内容和教授方法转向更加看重学习者主体的需要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动机、学习潜能和人体差异、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等,看重学生主体的道德生成,这是每一位置身于教改课堂的教师不能绕过的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