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献血热线

2009-04-10

健康必读 2009年11期
关键词:窗口期献血者血小板

1为什么献血检测结果与医院检验结果不一样?

一、为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卫生部为采供血机购制定的筛选献血员的各项血液检测标准比医院给病人定的标准要严格得多。如:HBSAg采血机构的标准是≤1ng/ml为阴性;而医院的标准却是≤5ng/ml阴性,这就是说,HBSAg的检测结果在≤1ng/ml≤5ng/ml之间时,采血机构定为阳性,而医院定为阴性。

二、各采血机构在试剂盒的选择上,宁可用易出现假阳性的检测结果的试剂盒,多筛选一些献血员,也尽可能不让一个真阳性的血液输给受血者。

三、有些献血员在采血机构验血时,某项血液指标定为不合格,即阳性,并不一定是得了肝炎的血液传染病。所以就会出现献血检测阳性者,在医院检测往往是正常这一现象。

2捐献单采血小板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吗?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出的血小板在48至72小时内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更短。因此献血者可以每间隔一个月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在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过程中,献血者的血液都是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全新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3空腹献血可以减肥吗?

一些年轻女孩想通过空腹献血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不吃早饭空腹来献血,这样非但不能减肥,还容易晕倒。献血不同于医院做生化检验中的空腹抽血。建议献血者不要空腹献血。但在献血前的两餐应保持饮食清淡。

4输血为什么有风险?

由于输血后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用原先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它可分类为免疫性反应、非免疫性反应和输血传染病。近年来对输血传染病已加强控制,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早期传染病存在病毒感染“窗口期”而难以检出,有极少数受血者会因输血而面临得传染病的危险,所以医务人员、受血者和家属要有风险意识,可不输血的尽量不输血。输血前,经治医生应详尽告诉病人输血的风险,并请病人家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5潜伏期不等于窗口期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这段时期。各种疾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数月或数年。如禽类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非典型性肺炎的潜伏期一般在4~10天。临床报告最短病例为1天,最长有20天。甚至有极个别病例达到28天。一般认为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种类或者型别、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数量、感染途径、被感染机体的免疫力以及其他非生理因素等有关。比如艾滋病病毒,经输血感染的剂量一般较大,所以潜伏期相对较短,而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较小,因此潜伏期相对较长。HBV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20天至6个月,也有报道28~160天,平均70~80天;HCV感染后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常为亚临床型,但输血后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0天到6个月,也有资料报道2~26周,平均8周:HIV感染后1到2个月内可能出现急性的症状和体征,随后进入较长期的无症状期,持续6~15年,平均8~10年,大量输血的可缩短至1~5年。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4周。

窗口期(window period)指的是病毒感染后病毒出现在血液中直到可以检出足够多的相应病毒标志物(抗原或抗体)前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血清中无相应的抗原抗体标志物。各种病毒的窗口期是不一样的,一般所称的窗口期指的是检测到病毒抗体的时间,但抗原以及核酸检测同样存在窗口期。但时间大大缩短。HBV、HCV、HIV的窗口期的时间分别为56、70和22天,P24抗原的窗口期平均为15天,而应用核酸技术。可分别将HBV、HCV、HIV的窗口期缩短为41、12、11天。相信随着检测的病毒标志物的不同,检测技术的提高,试剂的更新换代,灵敏度的提高,可大大缩短窗口期时间。

猜你喜欢

窗口期献血者血小板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大学生政治素养养成的几点思考
农民工技能提升进入重要的“窗口期”
艺术特长的培养让孩子更自信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