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9-04-10胡星平张国华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态度大学生

胡星平 张国华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对192名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容亲留后的赞成程度最高,其次是敬爱祭念、抑己顺亲,最后是随伺奉养;当代大学生最赞同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是“多陪伴父母、与父母多联系、多和父母聊天”、“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等;大学生最反对的对待父母的行为和观念是“绝对顺从父母、盲从”、“不赡养父母”、“不关心父母”、“打骂、虐待父母”等;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提倡孝道观念的主要原因是“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之恩必须报答”、“提倡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等。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对传统孝道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孝道;态度;传统美德

引言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孝文化在中国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一直是中华民族所遵奉的重要伦理道德规则和人们做人做事的最基本原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中透露的就是孝道的文化与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越来越明显。受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冲击,各种因素影响和干扰着当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有着与以往大学生不一样的思想和情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变动性和可塑性。与以往青少年相比,当代大学生形成了特定时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对传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有了自己的看法或态度。了解和探讨当前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拟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与行为现状,以期为今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有效率为91.43%。其中,男生98人,女生94人。文科生148人,理科生44人。独生子女51人,非独生子女141人。来自城市的45人,乡镇43人,农村104人。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采用张坤和张文新[1]的“青少年传统孝道问卷”,测量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和观念。原量表分为四个因子:敬爱祭念、抑己顺亲、容亲留后和随伺奉养。采用5点记分(1代表完全不赞同,5代表完全赞同),得分越高表示他对传统孝道的赞同程度就越高;第二部分是一道是非题,主要考查大学生是否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提倡孝道,并让大学生列出应该提倡孝道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两个主观题,让大学生列举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孝顺行为和观念,最不赞成的观念与行为。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研究结果

2.1 不同性别、专业、独生子女情况及生源地的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比较

不同性别、专业、独生子女情况以及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敬爱祭念、抑己顺亲、容亲留后、随伺奉养四因子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下表1。

采用重复实验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大学生在敬爱祭念、抑己顺亲、容亲留后、随伺奉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敬爱祭念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性别与生源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4.355,P=0.014)。在抑己顺亲上,城市和乡镇的大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F=1.372,P=0.032),乡镇与农村的大学生之间有极其显著的差异(F=1.610,P=0.002),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容亲留后上,对大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这个变量进行分析,发现有显著差异(F=5.977,P=0.016),在生源地上也有显著差异(F=4.799,P=0.030)。结果还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孝道观念的四个因子赞成程度最高的是容亲留后,其次是敬爱祭念和抑己顺亲,赞同程度最低的是随伺奉养。敬爱祭念与随伺奉养(F=0.167,p=0.002)、随伺奉养与抑己顺亲(F=0.151,p=0.006)、容亲留后与随伺奉养(F=0.144,p=0.010)两两之间差异显著。

2.2 当代大学生对于孝道的态度和行为

在被问到“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需要提倡孝道,尽孝道行为”时,192名被调查大学生100%持肯定态度。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孝道观念和行为,最不赞同的观念和行为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仍需提倡孝道的原因,整理后的结果分别见表2、表3、表4。

从表2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最赞同的孝顺观念和行为分别是“多陪伴父母、与父母多联系、多和父母聊天”(55.7%)、“尊重父母”(45.3%)、“关心父母”(25.5%)、“常回家看看”(24.0%)等。表3表明,当代大学生最反对的行为和观念是“绝对顺从父母、盲从”(48.4%)、“不赡养父母”(42.7%)、“不关心父母”(19.8%)、“打骂、虐待父母”(18.8%)等。表4表明,当代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提倡孝道观念,尽孝道行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9.0%)、“父母养育之恩必须报答”(46.7%)、“提倡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26.0%)等。

3.讨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孝道的态度是肯定的,所有参加调查的大学生均赞同当今社会仍然还需要提倡孝道。他们认为提倡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优良传统的一个表现,有着许多优秀的成分,是社会有序发展、家庭和睦相处以及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行为与思想的准则和要求。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有着对父母养育之恩必报的思想,有反哺的观念。

对于传统孝道中涉及的敬爱祭念、抑己顺亲、容亲留后、随伺奉养四因子,大学生赞成程度最高的是容亲留后,其次是敬爱祭念、抑己顺亲,最后才是随伺奉养。对于某些传统观念如“逢年过节回家团聚”和“拜祭祖先”,被调查大学生持接纳和肯定态度,这是现代大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表现。而关于“养儿防老”问题,普遍倾向于回答不赞同,这说明大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思想的反对,受到现代思想影响较大。另外,对“扬名声,显父母”表现出不赞同的意见,反映出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以往的入仕思想也变得逐渐淡化,当代大学生不再赞同以往关于名声与父母相结合的看法。从调查中还可以发现他们对于传统孝道的态度既有继承,又有超越。特别是问到“是否愿意将年迈的父母送到养老院寄养”时,大学生们普遍反对这个建议,但却希望能和自己的父母就某些问题进行平等地协商,反对一贯的家长权威。对于将来结婚对象的选择是否听从父母之命方面,回答者表现出“介于同意和不同意之间”,这说明当代的大学生既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也受到现代思想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是继承与超越矛盾的一面。

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大学生还是把多陪伴父母和多与父母联系、谈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这说明现代的青少年还是希望多与自己的父母交流感情的,他们把与自己父母的交流或沟通摆在显著的位置。尊重父母、关心父母也被看成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很注重对父母的尊重和体贴,被调查大学生都十分注重父母的生活状况,包括物质的和精神,尤其是在物质保证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父母精神的照料,这是大学生一致强调的,这体现出他们爱父母、报偿父母的态度,流露出一种情感与爱的表达。同样,他们都反对子女盲从父母,他们对父母的话不管对错都遵从的行为表示出不满的看法,要求看待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父母和子女应当从民主、理性的角度处理事情,这是当代大学生所希望的处事方式。对于赡养父母的有关问题,大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希望父母可以和自己共同生活,或者以后父母年迈时,自己一定要赡养父母,尽子女应当尽的义务,这是道德与做人的本分决定的,况且父母养育了“我们”,血浓于水,报偿父母也是应该的。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大学生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都有了现代的特点,有很大的变动性和可塑性。但总体而言,现在的青少年大学生还是很有理性的,能够客观地对待问题以及提出实际的看法。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父母的孝顺观念虽然有一些方面与以往不同,但对父母的爱和对父母的尊敬还是没有改变的,深受优良传统的熏陶和感染,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以长久流传的原因所在。

4.结论

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当代大学生对容亲留后的赞成程度最高,其次是敬爱祭念、抑己顺亲,最后是随伺奉养。

(2)当代大学生最赞同的孝顺观念和行为是“多陪伴父母、与父母多联系、多和父母聊天”、“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等。

(3)当代大学生最反对的行为和观念是“绝对顺从父母、盲从父母”、“不赡养父母”、“不关心父母”、“打骂、虐待父母”等。

(4)当代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仍然需要提倡孝道观念,尽孝道行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之恩必须报答”、“提倡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等。

参考文献

[1]张坤,张文新.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 :1317-1321.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态度大学生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