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旭日旗下的恶隼

2009-04-10郭凯馨

现代兵器 2009年3期
关键词:航空母舰轰炸机炸弹

郭凯馨

俯冲轰炸机已经进入作战空域,敌人航母就在前下方。发现目标后,俯冲轰炸机开始向目标舰尾方向俯冲攻击。因为航母的防空火力多布局于两舷且火力强悍,而舰首和舰尾的防空火力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另外,舰首尾投弹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命中率(因为投下的炸弹主要是以瞄准点为基准向上下方散布的,左右散布较小)。因此,从航母的首尾方向进入投弹的话,可以利用航母的甲板长度提高命中率。这种作战方法对飞行员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再借助自己的优异飞行素质,就可以轻松地撕开航母的火力防线并准确投下炸弹。

这就是1942年4月的某一天海空战中的一幕。在印度洋的科伦坡海域附近,南云中将率领的机动舰队与英国舰队进行决战,派出日本海军第5航空队的80架舰载机一举击沉了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其中,“苍龙”号航空母舰的江草隆繁少佐立了大功,他驾驶的俯冲轰炸机投弹命中率竟然达到惊人的87%!还是同一年的5月,俯冲轰炸机又在珊瑚海大海战中击沉了美国“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这两个月的战果,舰载俯冲轰炸机的功劳首当其冲,80%以上的高效俯冲投弹命中率使得该机成为了二战期间日军对舰攻击战果最高的舰载机之一。盟军用绰号“瓦尔”(Val)来形容这种让他们恐怖的爱知D3A舰载俯冲轰炸机,俗称99式舰载爆击机。

舰载俯冲轰炸机的出现

舰载机作为一支空中力量,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形成了,此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并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海军对舰载机的认识最早始于英美航空强国,其当时还没有海军航空兵这个概念,后来在英国的帮助下建立了海军航空兵。殷勤好学的日本人用很快的速度追赶着英国老师,仅用二十年的时间就达到并超过了英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的胜利,跟英国的慷慨援助是分不开的。在学完英国的航母技术后,日本人又转向美国的舰载机,并在掌握了舰载机起落技术后,于1922年11月研制出了自己的航空母舰。日本军方在举行海空联合军事演习时,特意邀请当时英美援助日本的工程师,并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研制的舰载战斗机、鱼雷机以及俯冲轰炸机。这些当初的老师对现如今学生有如此神速的进步目瞪口呆。

在早期的空对海作战模式中,鱼雷轰炸机是当时世界各海军强国的首要选择。击沉大型军舰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鱼雷轰炸机投下鱼雷攻击,事实证明,大型军舰水线以下是很脆弱的,易受攻击。然而,随着大型战舰近程、远程防空火力逐渐的改善,鱼雷轰炸机的攻击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而且后期出现的战列舰为了防止鱼雷轰炸机的攻击,不但加强了防空火力,还增厚了舰身两侧的装甲,降低了鱼雷的攻击效能。这样一来便更突出了俯冲轰炸机的重要性,其能够轻易地撕裂巡洋舰、驱逐舰等护航军舰的防线,将炸弹从头顶上投入。

俯冲轰炸机的作战方法,简单的讲就是轰炸机在作战时通过机头向下70°或更大的角度进行俯冲投弹,其效果要远比水平轰炸投弹的精度高很多。而且,航空母舰对于搭载大型水平轰炸机实在是力不从心,更倾向于体积小、轰炸精度高的俯冲轰炸机。海军强国为了维护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都表现出对舰载俯冲轰炸机的浓厚兴趣,当然这也包括日本。

研制背景及性能

日本海军为了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以及迎合瞬息万变的战局,在1930年派出了以工程师永畑准一郎为首的专家组,到美国考察俯冲轰炸机的发展。永畑准一郎隶属于日本海军技术研究所飞机署,曾经是第一批留德学习航空的工程师。专家组申请参观了当时在美国航空界占主导地位的查恩斯-沃特公司和寇蒂斯公司。永畑准一郎考察完回到日本后,满怀信心地和帝国海军一起研制日本的俯冲轰炸机。这个项目被帝国海军定为高度机密,对外一律宣称是特别轰炸机(也称为特殊爆击机)。负责研制的爱知公司以德国海因克尔公司的He.50为蓝图进行仿制,研制出了爱知D1A1。该机为单发双座双翼,通过双翼来达到稳定的垂直攻击,全金属机身,海鸥型木制机翼,上反角为10°左右。这是一项复杂的设计,永畑准一郎巧妙地改变了飞机的重心,从而防止过度俯冲。

日本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是更换新发动机的升级版本,命名为爱知D1A2,也就是后来世人熟悉的96式舰载轻型轰炸机。在1934年后的侵华战争期间,有很多的D1A2型战机参加,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战场。但到了1941年后,也就是日本对美作战时期,由于爱知D1A各型号性能差、速度慢且投弹不够精确,已经不符合当时的战场需求。因此,日本海军将所有D1A1型和D1A2型退居二线作为训练机使用,并且有少数D1A2型在二线服役一直到1942年。

1936年,日本海军开始招标全新的全金属单翼俯冲轰炸机,以替换老旧的爱知D1A2双翼舰载轰炸机。参加竞标的单位有爱知、三菱和中岛飞机厂。作为日本海军舰载机的知名生产厂家,爱知航空公司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在得到德国海因克尔公司的秘密技术援助后,爱知航空公司以He.70为蓝图,由总设计师五明得一郎领导设计,很快研制出了既易生产又很坚固的下单翼全金属单发双座俯冲轰炸机,原型机编号为AM-17。该机装一台功率为611千瓦的中岛“光”1型9缸星型双叶片式螺旋桨发动机,于1938年1月首次试飞。但经过试飞后发现原型机的方向稳定性很不好,将严重影响投弹精度。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五明得一郎将原型机机翼面积略为减少,同时加大垂直尾翼的面积,并将垂直尾翼的前缘延伸到尾翼和后座舱之间一半的距离。经过改进,原型机的方向稳定性大有改观,同时灵活性也大大的提高了,尤其转弯性能竟然优于当时性能相当好的美国寇蒂斯P-40战斗机,日本海军试飞员对其出色的综合性能赞不绝口。就这样凭借着AM-17的优异表现,爱知一举击败了竞争对手三菱和中岛航空公司。当时正是日本旧历2099年,故日本海军部正式命名为99式11型舰载俯冲轰炸机,即爱知D3A,并在1939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列装部队。

相比仿制原型He.70,爱知D3A的重量更轻,但其他部位几乎就是翻版。在该机机翼和尾翼的设计理念上体现尤其明显,机翼的平面形状设计均保留了气动性能很好的椭圆形翼尖,翼根处向里凹陷,由此可见德国飞机的设计思路对其影响有多么大。

爱知D3A1采用固定式起落架(在俯冲时可增加阻力减速),机翼为全金属下单翼,机翼两侧下方安装减速襟翼,使垂直俯冲速度不会超过444公里/时,提高俯冲时的稳定性。机长10.19米,机高3.84米,翼14.38米,机翼面积34.93平方米。爱知D3A1批量生产型号更换为三菱“金星”43/44星型14缸三叶片式螺旋桨发动机(728千瓦/790千瓦),机载武器为3挺7.7毫米机枪,其中机翼两侧各装一挺,后座舱放置一挺旋转式活动机枪;机腹中线可挂载一枚250公斤炸弹,两侧机翼各挂载一枚30公斤炸弹。爱知D3A1从1939年12月生产到1942年8月总共生产了470架。

到了1943年1月,换装更大功率的三菱“金星”54型星型14缸三叶片式螺旋桨发动机的爱知D3A2投入批量生产,该机功率提高到882千瓦,空重也由以前的2400公斤增加到2618公斤,航速由381公里/时提高到450公里/时,载弹量也有所提高,翼下可挂载60公斤炸弹。飞机外形也做了局部改进,比如为了减少飞行阻力,机头螺旋桨增加桨毂罩,座舱盖向后延长并流线型化,尾部也做了流线型修改以提高稳定性。经过这一系列改进,日本海军部重新将其命名为99式22型。爱知D3A2从1942年生产到1944年截止,共生产了816架。

就像其他型号一样,为了培训年轻飞行员,爱知D3A也发展过教练型——爱知D3A2-K,海军部命名为99式12型教练轰炸机,曾小批量生产。到了1943年12月,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开始出现节节败退的迹象,此时其国内的铝合金生产严重匮乏,已经影响到军用飞机的产量。于是,日本海军部要求航空技术工厂联合几家飞机工厂设计一种全木制的爱知D3A,设计代号为Y-50。在1944年7月和8月间组装了两架原型机,但经过测试发现飞机强度不够以及超重等问题。随后经过改进并装配了第三架原型机,这次试飞成功了。这种全木制的原型机被重新命名为爱知D3Y1-K,军方称之为99式教练轰炸机22型。该机装一台三菱“金星”54型星型14缸螺旋将发动机,由松下飞机厂开始小批量生产。但由于战争已进入尾声,美军轰炸机摧毁了飞机生产厂房,因此到战争结束后也没能生产出一架。除此之外,这个全木制的爱知D3Y1-K还曾试验安装过三菱“金星”62型星型14缸大功率螺旋桨发动机,起落架也由原先的固定式改为收放式,军方称其为99式23型教练轰炸机,也叫爱知D3Y2-K。中岛航空公司还曾推出缩小版的改进D3N1型,但未被采用。爱知D3A各型从1939年开始生产到1945年战争结束,总共生产了1495架。

同类型号对比

爱知D3A是一种综合性能出众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同时也是二战至今攻击舰艇成功率最高的俯冲轰炸机。仅以爱知D3A2为例,在当时只有美国的SBD-3“无畏”俯冲轰炸机能与其匹敌。

SBD-3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开发的舰载俯冲轰炸机,是1941年服役的新型号。较之以前的型号,SBD-3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带有自封式油箱以及防弹装甲。该机的最大特点是其穿孔式减速襟翼,好处是提高了俯冲时的稳定性,而不需要像爱知D3A2那样靠专门附加的翼下减速襟翼来提高稳定性。起落架也是可以收放的,比固定式起落架减少更多的飞行阻力。

结构强度是俯冲轰炸机设计的首要因素,机翼强度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加强机翼的强度,美日两国都作出了努力。爱知D3A2为了抵御俯冲和拉高时的过载,并尽量保持机翼中部的完整,选择了在翼尖处开始折叠机翼,这跟平常我们所见到的机翼中段折叠很不一样。在这方面美国人做得更彻底,为了达到加强机翼强度的效果,干脆就不折叠机翼,也就是说SBD-3是一架不会折叠机翼的舰载飞机!

在综合性能上,与爱知D3A2相比, SBD-3的综合性能其实并不是很突出,尤其速度上还要慢于前者,仅为407公里/时。而在先下手为强的航母攻防战中,舰载机速度的快慢对于发现敌舰的早晚是至关重要的!不过,爱知D3A2的防御火力比较弱,只有3挺7.7毫米机枪。SBD-3则装有2挺12.7毫米前射机枪和2挺7.7毫米旋转机枪,不但防御火力强,还具备有一定的攻击能力。

爱知D3A2虽然体积比SBD-3略大,但载弹量却很小,执行俯冲任务时只能携带250公斤炸弹,而SBD-3能携带454公斤炸弹,超出将近一倍!在同等机会下,由载弹量的大小所决定的毁坏能力也是很明显的,比如爱知D3A2向对方航空母舰投3颗250公斤炸弹只能击伤对方航空母舰,而SBD-3投3颗454公斤炸弹却能击沉对方航空母舰。这是重大的设计缺陷,在日后的中途岛战役中爱知D3A2攻击美航母时明显力不从心!为什么载弹量会设计这么小呢?其实爱知D3A2载弹量较低的要求是日本海军省自己设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当时日本从英国老师那里所学到的经验:只要能够挂载标准的250公斤炸弹飞到指定的航程就可以了,反正对于重装甲主力舰,即使用双倍重量的穿甲弹也无法贯穿。而且载弹重大对飞机的灵活性还有一定影响,所以,当时的日本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都认为250公斤炸弹就足够用了。另外,日本军用飞机的设计特点就是为了突出灵活性,其他能简化的就简化,比如载弹量作适当的降低,保护飞行员的装甲钢板以及自密封油箱的防护甲板都被取消等等。

美国海军的舰载俯冲轰炸机为什么要求载弹量大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任务要求和日本有所差异。日本海军在搜索敌舰时主要使用水上飞机和97式舰载鱼雷机,俯冲轰炸机的任务仅是反舰和对地轰炸。而美国海军俯冲轰炸机则肩负着搜索敌舰和攻击的双重任务。因此,美国海军要求俯冲轰炸机或者具备大航程,或者在较短航程内挂更重的炸弹。爱知D3A2的航程较短,仅为1050公里(SBD-3为2085公里),如果多带炸弹就要牺牲载油量了。

参战经历

爱知D3A1在1939年12月开始大量生产,1940年9月新生产出来的飞机随即投入到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

1940年9月13日,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黑色星期五,日本驻汉口的海军12航空队派出了由寺岛大尉率领的9架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空袭重庆,并由首次参战的13架“零”式战斗机护航。实际上轰炸重庆的是8架爱知D3A1,因为途中寺岛大尉的座机因故障中途折返,改由南部中尉率领。返回的这架单机也没有闲着,而是把携带的炸弹投到了中国陆军前线。中国空军则派出了第3、4大队的25架伊-15和9架伊-16共计34架战斗机进行拦截。其中包括第4大队的19架伊-15战斗机和9架伊-16战斗机,第3大队的6架伊-16战斗机。护航的“零”式战斗机不仅具有绝对的速度优势,而且该机的火力和机动性也都远在中国空军的伊-15和伊-16战斗机之上。尽管如此,中国空军的伊-15和伊-16还是与日机奋勇作战,空战形势完全是一边倒。此役,中国空军有13架战机被击落,11架被击伤, 10名飞行员牺牲,8名受伤。执行轰炸任务的爱知D3A1得以全身而退。

1940年10月7日,日本海军第14航空队由小福田租率领的27架爱知D3A1和护航的7架“零”式战斗机从越南方向来袭,攻击昆明。因当时天气能见度不佳、情报有误,中国空军没有发现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只派出昆明航校的11架霍克Ⅲ型驱逐教练机11架和3大队的4架伊-15战斗机起飞迎敌。升空后,中国空军飞行员发现日军的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群的同时,也看到了护航的“零”式战斗机,随即仓促迎战。由于我战机与比自己先进几倍的“零”式战斗机拼死格斗,根本无暇拦截爱知D3A1,导致该机毫无顾忌地执行轰炸任务,结果昆明城南的纺织厂和兵工厂遭到轰炸,损失惨重!同时,我方拦截战斗机也被“零”式战斗机击落霍克Ⅲ型战斗教练机和伊-15各1架,同时还有2架霍克Ⅲ型战斗教练机和2架伊-15战斗机受伤迫降。

1941年12月7日,在偷袭美军珍珠港的战役中,日本海军第一、第二航空战队共131架(也有说129架)D3A1参加了两个波次的攻击行动。爱知D3A1的攻击目标为驻有战斗机的惠列尔机场、福特岛机场和驻有重型轰炸机的希凯姆机场,以及无法用鱼雷攻击的军舰等。早上7时55分,50架爱知D3A1率先到达珍珠港,兵分两路轰炸飞机场,由此吹响了偷袭珍珠港的号角!由于突击效果明显,美军猝不及防,爱知D3A1不但成功突袭了美军空军基地并炸毁机场上的飞机,还参与轰炸了港内停泊的军舰。其中,美国轻型巡洋舰“拉里”号便遭到了袭击。爱知D3A1投掷的一枚250公斤炸弹直接贯穿“拉里”号的舰体后才爆炸,造成该舰严重损伤。另外,水上飞机母舰“寇提斯”号的防空火炮虽然击落了2架爱知D3A1,但倒霉的是这两架俯冲轰炸机也给它造成了足够的麻烦。其中一架编号为AI-225号的爱知D3A1被击中后,直接撞向了“寇提斯”号舰艉吊放水上飞机的起重机上。巨大的爆炸不但炸坏了起重机,还烧毁了一架OS2U-2“翠鸟”侦察观测水上飞机。另一架爱知D3A1在被击落之前投下了一枚250公斤炸弹,准确命中了“寇提斯”号的机库。这枚炸弹贯穿了三层甲板才爆炸,不但在甲板上炸开了一个两米多直径的大洞,还炸坏了机库内维修场。

“内华达”号战列舰是这次空袭中唯一开动的军舰,但是其出海的企图很快被爱知D3A1发现了。随后,该舰遭到多架爱知D3A1的攻击,至少有6枚炸弹命中,其中舰艏处中弹4枚,装甲甲板外的多个舱遭到严重损毁。另1枚炸弹击中左舷舰桥上高射炮火控系统附近位置,并直接贯穿到6号127毫米副炮的位置才爆炸。爆炸引起副炮内的备用炮弹爆炸,熊熊大火烧毁了舰长室、舰桥海图室以及信号室(烧毁舰上所有的信号旗)。最后1枚炸弹是在7号高射炮附近位置爆炸的,炸坏了高射炮引信设定器,并导致了高射炮备用炮弹爆炸,大火完全烧毁了9号127毫米副炮。

在这两波次的空袭中,爱知D3A1以损失15架的微弱代价取得了巨大的战果!爱知D3A1之所以能够出色完成任务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与其本身优异的性能和日本海军航空部队战前的悉心准备分不开。在偷袭前,日本海军飞行员经过反复训练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当俯冲轰炸机从4000米高度开始俯冲,到400米高度时开始投弹,可以获得较高的命中精度。另外,在顺风的条件下,还可以采取加大俯冲角度的方法提高投弹精度,高达80%以上!

就在这次袭击珍珠港的硝烟尚未散尽之时,日本海军在1942年2月19日上午,派出了特混舰队第一航空队和第二航空队242架舰载机以及20余架陆基轰炸机,对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军港进行了两轮大规模空袭。这次空袭主要针对停泊在港内的45艘澳军和盟军舰艇,以及空军基地的作战飞机。由于日本舰载机的突然袭击,军港内的澳军和盟军猝不及防,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第一轮空袭于9时58分开始,188架舰载机参加了空袭,其中包括71架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81架中岛B5N鱼雷轰炸机以及36架“零”式战斗机。空袭重创了停泊在港内的48艘舰艇,美国海军“佩里”号驱逐舰被炸沉,澳大利亚海军一艘装满军火的“海洋”号货轮也被炸弹击中,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尽管美军派出9架P-40战斗机进行拦截,但因寡不敌众,很快被“零”式战斗机击落了。在占有制空权的情况下,爱知D3A1当然不会放弃充分表现自己的绝佳机会。尽管当时盟军防空火炮密度很大,爱知D3A1还是利用自己的飞行性能优势以及娴熟技战术,不但炸毁了机场上停放的3架美国海军航空部队 PBY 飞艇、陆军的3架C-45运输机、1架LB-30A (被征用的B-24出口型) 和2架P-40战斗机,还将机库、工厂、港务局、警察局、警察宿舍、政府办事处等目标悉数摧毁。

大约两个小时后,第二轮攻击开始了,这次是通过陆基轰炸机在高空轰炸来攻击达尔文港的空军基地,参加空袭的陆基轰炸机有27架G3M型轰炸机和27架G4M型轰炸机。第二轮空袭持续了将近25分钟,炸毁了机场上仅存的6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赫德逊”式轰炸机。两轮轰炸共造成澳军和盟军243人丧生,其中包括187名船员和1名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24中队队长。在新近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澳大利亚》中,就有反映这次大轰炸的镜头。

太平洋上的没落

太平洋战争进行了半年多,帝国海军的节节胜利令每一个日本人自豪,海军飞行员的士气更是空前高涨。日本海军舰队主要攻击力量——爱知D3A1舰载俯冲轰炸机成为了对付美国和英国舰队的最佳利器。这种心理优势一直维持到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岛海空大战,这是一场超出双方舰炮射程、以航空母舰为主力,完全依靠双方舰载机进行攻击决战的战役。尽管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派出的爱知D3A1达54架次之多,但由于己方情报错误以及通讯密码被破译,导致优秀的俯冲轰炸机几乎毫无用武之地。整个战役中爱知D3A1只有两处亮点,在战役初期空袭中途岛的任务中,日本联合舰队派出36架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由“零”式战斗机掩护,空袭岛上建筑物和机场上的飞机。爱知D3A1冒着防空炮火频频俯冲,在短短的20分钟内就炸毁了岛上的油库和水上飞机机库,而自己毫无损失,全身而退。再就是海战中击伤了美国海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参加攻击任务的是18架爱知D3A1和6架“零”式战斗机。在攻击中,爱知D3A1遭到美军12架F4F“野猫”式战斗机的截击,拼死俯冲投下炸弹,结果命中3枚。当然,日军的损失也相当惨重,13架爱知D3A1被击落,其中2架是美军高射炮的“功劳”。

此役,美军SBD-3“无畏”俯冲轰炸机大放异彩,参加了炸沉日军4艘航空母舰的全部行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不但失去了4艘航空母舰,还损失了全部225架各型作战飞机,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优秀飞行员也几乎损失殆尽,而这些飞行员基本上都是在座舱中待机起飞时遭到空袭牺牲的。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日本海军的妄自尊大也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随着此后美国F4F、F6F等新型战斗机的出现,“零”式战斗机已不能为爱知D3A1提供充足的护航,其速度慢、防护能力差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

中途岛海战后,虽然日本海军元气大伤,但还不至于一败涂地,因为他们还有航空母舰、出色的舰载机和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其中包括部分经历中途岛海战后生还的资深飞行员,甚至还有从开战以来就一直在海军航空兵部队服役的熟练飞行员!所以,日本海军认为还有反击的机会。但古往今来的战争证明,战场是敌我双方拼消耗的地方,就看哪个国家能撑到最后,成为胜者。

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日本海军为了切断美军与澳大利亚的联系,爆发了举世瞩目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空大战。在短短的6个月里,美日双方打了大小海战30余次,其中以东索罗门海战和圣克鲁兹海战最为惨烈。

1942年8月24日15时,日本海军侦察机发现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立即出动90余架战机进行攻击,其中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36架。当日军机群逼近美军航空母舰时,遭到51架F4F“野猫”战斗机拦截。尽管美军战斗机和舰上的防空高炮在“企业”号上空构成了一道黑色的屏障,但还是有25架爱知D3A1凭着飞行员的高超技术和本身的优异性能,成功突破了火力封锁并进入攻击角度,共有3枚炸弹命中目标(1枚击中前甲板,2枚击中飞行甲板)。“企业”号中弹后着起大火,舰体损伤严重并退出战场,返回珍珠港大修。

东索罗门海空战美日双方算是打个平手,虽然“企业”号被爱知D3A1炸成了重伤并被迫离开战场,但日本海军的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也被美军SBD-3俯冲轰炸机给击沉了。两个多月后,美日双方在圣克鲁兹海域再次爆发海空大战。1942年10月26日,日本海军根据情报找到了美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确切位置,135架战机飞向目标。这次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更加疯狂,整个袭击下来,“大黄蜂”号被炸得千疮百孔。其中最致命的一击是1架被防空炮火击中的爱知D3A1俯冲轰炸机连机带弹进行了自杀式攻击,“大黄蜂”号的甲板上顿时升起巨大的火球,整个舰体成为燃烧的地狱!但是,日本海军也付出沉重的代价,总共损失了84架战机,其中从“瑞鹤”号航空母舰起飞的21架爱知D3A1被击落11架,所有机组人员阵亡(其中第三中队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另外还有5架爱知D3A1在返航途中迫降,只有5架爱知D3A1返回了母舰。

在东索罗门和圣克鲁兹两次海空战役中,虽然美日海军各有得失,但是日本海军损失了超过200名高素质飞行员,其中就光圣克鲁兹战役中就损失了150名空勤人员(其中包括驾驶员68名,小队长及以上23名)。由于日本海军航空兵在培训上奉行“贵精不贵多”的飞行员训练政策,使得其航母因无法及时补充舰载机飞行员而失去了在太平洋以往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日本海军航空兵继中途岛战役后被进一步削弱,被迫转入战略守势。

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海军的态势只能用强弩之末来形容。几年来的海战消耗了日本海军大量有生力量,航空母舰与舰载机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飞行员的补充更是糟糕,处于青黄不接这种情况。许多年轻飞行员还没有怎么培训就被推上战场,它们根本无法实施成功的俯冲攻击,在面对美军的优势战斗机和防空火炮时,能够成功冲破防线的爱知D3A俯冲轰炸机已经寥寥无几了,曾经高达87%的命中率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可怜的10%甚至以下的命中率。雪上加霜的是,驾驶该机的飞行员战死率竟高达95%!日本海军航空部队已经到了无机可飞、无人可驾的地步。到了1945年,在缺飞机、缺飞行员的情况下,日本人开始考虑将自己为数不多的战机改装成满载炸弹的自杀飞机,并利用那些血性青年来驾驶它去撞击美国军舰,与其同归于尽!日本人认为这样以一机换一舰的方式是唯一能够削弱美军巨大优势的手段,并美其名曰“神风特攻队”。在菲律宾大海战中,日本海军航空部队率先创建了“神风特攻队”,紧接着陆军航空部队效仿建立了自己的自杀部队,一时间日本的自杀攻击搞得举世皆惊!!

在1943年1月新投入的型号爱知D3A2,尽管做了诸多修改,性能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日本海军的颓败以及制空权的丧失,使得该机不但没有称职的飞行员,还处在被分配到陆地作战的尴尬境地!由于山本五十六被美军击毙,1943年7月和10月,日本海军调整战略,导致第一、二航空部队除了鱼雷机外所有舰载机进驻拉包尔陆基基地,以便于统一指挥。舰载机上陆地的局面对海军航空部队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碌碌无为的爱知D3A2失去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到最后自然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最终归宿——改装成为了“神风攻击机”。

1945年6月10日晨8时15分,美国“波特尔”号驱逐舰正在舰队外围执行防空警戒任务。此时,一架满载炸弹的爱知D3A2俯冲轰炸机忽然从云层中冲出来,径直朝着“波特尔”号撞下来。“波特尔”号也发现了这架朝自己俯冲过来的自杀飞机,顿时全舰防空火炮猛烈开火进行拦截,并准确击中了这架爱知D3A2。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架被击中的爱知D3A2俯冲轰炸机冲劲十足,坠海后引发巨大的爆炸,冲击波竟将“波特尔”号整个托出了海面,随即又重重地摔落下来。可怜的美国军舰顿时多处起火,动力全失,战损水管断裂,3个小时候后便沉入海底。而曾经辉煌一时的爱知D3A也以这样孤独的出场、戏剧性的战果,结束了自己戎马五年的征程。

(编辑/一翔)

猜你喜欢

航空母舰轰炸机炸弹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开心炸弹
航空母舰
兵器组团“打雪仗”
巨龙入海
航空母舰的“克星”
图-22起音速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