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2009-04-09赵英丽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数学

赵英丽

教师享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在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时,应本着“先教做人,后搞学问”的原则。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中坚力量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永恒主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足国家百年大计,教学中必须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当先的教育理念。今天的高职学生担负着未来民族振兴与传承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观、文化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学校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高职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要加强对数学教育中德育的认识,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力求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的现状要求重视德育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开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中小学,广大任课教师总是自觉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学,轻视人文素质教育。而在高职校院,由于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广大任课教师似乎只有教学一项任务。事实上,仅仅靠几个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必须得到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广大任课教师的合作。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职数学教育工作者,更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创新教育理念,把数学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数学科学教育以人文素质为指导,人文素质教育用科学教育来奠基,两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严谨朴实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创新探索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广大教师应把“教书”“育人”结合在一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将人文素质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数学教育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已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重要途径:这种认识正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使我们对数学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也就是把数学教育从过去单纯的“掌握数学工具”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上来。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语言。随着计算机知识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数学作为“工具性”的一面已为人们广泛认同,并逐步显现出神奇的力量。现如今,新产生的交叉学科尽管涉及的具体领域不同,但无论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数学引入其内,并作为其深入研究的基础。

然而,现代数学还有更本质的一面,即作为传授素质载体的一面。高等数学历来以其概念的高度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推理的精确性而为人们所推崇,而现代数学更有着包括美学和哲学在内的深邃文化内涵。像微积分中数学公式的统一美、线性代数中行列式及其数学运算的和谐美、概率统计中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的奇异美,皆洋溢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它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社会的应用与功利方面。它对人们的理性思维与思辨能力的培养,智慧的启迪和潜在能动性与创造力的开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体现

1进行唯物辩证法教育,培养科学世界观

数学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充满着科学精神和唯物辩证法思想。在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无不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的研究对象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第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特殊与普遍统一的观点等观点的教育。不仅可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奠定科学知识基础,而且可使学生直接受到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的。

2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的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在我国的文化宝库里,数学的出现与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果卓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打开世界数学发展的史册,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累累硕果,像晶莹的明珠,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辉。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数学的重大发现和创造。如我国的九章算术中提出的正负数的概念、运算法则,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的圆周率。到宋元时期,中国的数学大放异彩,其数学成就可以说是达到世界顶峰。其中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和高次方程的数学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更有重要地位,前者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著名科学家萨顿称赞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一部中国数学发展史以及中国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无疑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不仅可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教育,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

3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崇高理想

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对事业志坚如磐、锲而不舍、勤奋刻苦、严谨认真,品德刚正不阿、诲人不倦,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可贵的精神财富。华罗庚虽未受过正规教育却可谓才华横溢,为世界数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成为数学家行列中杰出的代表;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高峰的路上遥遥领先,他们的这种勇气、毅力和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一部数学发展史,是人类追求理想、追求真理、始终不渝地求实创新的生动写照。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他们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为数学拼搏的豪情,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

4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其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是: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雅致与统一。对称性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如人体的对称性、中国古典建筑、

几何图案等等。因此,数学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展示数学美的内容和本质特征,把抽象的数学美展示给学生,渗透在学生心灵中,从而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认识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方面以美的规律和方法去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数学美育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法制教育往往有某种强制性,道德教育也有某种约束性,而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在形式上是自由与生动活泼的,可以寓教于乐。在美的享受中启迪心灵,引起精神升华、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5培养道德品质,完善精神品格

数学不仅能授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使人得到美的熏陶,而且能使人懂得怎样做人,培养真诚、正直、坚韧、勇敢的优良品质。数学有独特的品性与风格,要求运筹有章、计算有法、应用有方、分析有规、假设有度、论证有据、构造有序、进退有制等,始终要求人们不违背数学的科学规范。数学反对不充分的、非规律性的概括、判断,数学的概括、判断服从于客观的真理性,凡是按照客观的思维规则,经过严格论证得到的结论,谁也无法否定,凡是偏离这些原则获得的结论,不管怎样的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终究会被推翻或淘汰。这里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诈,需要的是诚实和正直。数学一般依靠抽象思维来把握问题解决的途径,学好数学需要高强度的智力活动,需要具备勤奋、刻苦、勇敢:机智、顽强的精神,这正是当今时代不可缺少的精神。同时长期的数学训练,将能塑造人的诚实与正直的优秀品格。此外,数学的严格规范,对于形成严肃认真、踏实细致、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同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数学内在的德育意义与传统德育相比较毫不逊色。

6培养数学意识,形成道德规范

数学在本世纪空前发展,数学各学科之间、数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日益加强。数学的应用不仅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应用数学学科,而且通过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了数学的技术。数学一方面仍发挥着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技术。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展示了数学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因此,要强化数学意识提高大众的数学修养,更要强化数学之德的问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有量的规定和存在形式及其与外界的普遍联系,数学将这一切作为对象加以抽象,然后再返回教育过程中时,无论是内在还是方法,都可能广泛地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问题。现代社会中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产效率问题、企业管理问题等等都与数学关联紧密,同时无不受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制约。因此,数学教育中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向各个领域推延而自然派生的道德意义,有机地产生数学的德育外推效应。

四、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1为人师表,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举止言行,学生都在细心观察,甚至加以仿效。要对学生实施数学德育教育,教师应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教师在授课时,展现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形象会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教书育人,离不开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教书育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综合效果。所谓言传就是教师通过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课外进行辅导,都是不同形式的言传。所谓身教,则是教师以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教育、影Ⅱ向和感染作用。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言传和身教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而教师的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结合,言传晓之以理,身教导之以行。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2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

西方现代教育家罗素认为,热爱学生能使学生的道德和智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向人们提示: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对做好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教师的课内外均以教育者自居,表情严肃,态度严厉,学生就会产生压抑感,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日积月累就会对老师“敬而远之”。这样的教育自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师要尊重和信赖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公平对待,使学生在内心里崇敬和信赖老师,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在情感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3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育因素

高职数学教材内容广泛,逻辑性与系统性强,具有比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奠定了基础。教师要深钻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能、思”三方面全面理解,充分认识三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理清思想教育的脉络,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合理的德育结构。教材中涉及到的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思想方法等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既从宏观上保证德育的基本内容,又从微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4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工具。因此课堂教学在学生品德心理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具体地说主要是起提高道德认识的作用。在起始课、入门课及新课程的教学中,应揭示数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数学知识结构,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阐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注意揭示数学问题中的美学因索,把单调、乏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充满美感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以美启智,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探索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兴趣。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解题时,着重分析和探索解题思路,分析辩证思维过程,消除思维障碍,学会数学思维的辩证策略,从而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问题的变换、引申、拓广,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变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加以引导,使之升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5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践性活动是实现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学生数学实践活动有独立完成作业、参加数学课外活动等。教学中要着眼课内,放眼课外,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长期渗透,课外集中拓宽,才能深化数学兴趣,促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学习兴趣化为更大的求知内驱力,进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丰富多彩的课外数学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生动的大课堂,如开办数学故事会、数学简报、数学游戏;组织数学美育讨论和数学辩论;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组织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数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实例等等,都能有效地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丰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抓准时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塑造现代人格,迎接新的挑战,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质量地完成数学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任务。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数学
人文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