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杂谷3号谷子的种植表现及适应性栽培技术
2009-04-09葛丽红王晓立
葛丽红 王晓立
摘要通过2007~2008年2年的张杂谷3号杂交谷子品种引进栽培试验,总结了该品种在宽城县栽培的性状表现及其产量表现,并提出了在该地对品种育成地栽培技术进行加大行距、增加密度等适应性改进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谷子;张杂谷3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河北宽城
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210-01
张杂谷3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采用本院首创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法选育而成的谷子两系杂交种,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张杂谷3号在育成地张家口地区可实现5 250~6 000kg/hm2的产量水平,如:2005年在赤城县白草乡示范张杂谷3号13.3 hm2,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取得了平均产量5 797.5kg/hm2的好收成,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 526kg/hm2;2006年全市种植1 300hm2,平均产量6 379.5 kg/hm2;2007年种植1 700hm2,在大旱之年取得平均产量5 353.5kg/hm2的好收成。
谷子是宽城县主要杂粮作物,年播种面积1 300hm2左右,为验证张杂谷3号在宽城县谷子栽培条件的适应性及其在宽城县应用前景,笔者于2007~2008年2年进行了该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现将该品种的性状表现及适应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性状表现
据该品种鉴定公告(国鉴谷2005007)介绍,张杂谷3号在品种育成地的性状表现为:绿苗绿鞘,生育期125d,株高112.4cm,棍棒型穗,松紧适中,穗长23.4cm,穗重19.2g,穗粒重16.0g,出谷率82.0%,千粒重3.23g,黄谷黄米。表现抗逆性较强,高抗白发病、线虫病。抗旱、抗倒、适应性强、适应面广、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口性好。
另据笔者2008年秋季在张家口市宣化县的实地考察结果,该品种表现株高160cm,穗长大于30cm,穗粗5~7cm,穗粒重可达50g以上。其穗型呈现由根部向顶端穗码逐渐增密、穗粗逐渐增加,接近穗顶端处穗码进一步增密,穗粗由根部3~4cm达到顶端最大时为5~7cm,然后快速缩小,呈纺锤穗型。该品种引入宽城县栽培后,经2年的试验观察,其基本性状表现稳定,但也有一些性状表现发生了明显变化:株高增加到166cm,穗长为30.7cm,穗粗3.4cm,穗型接近棍棒型。穗粒重29.7g,千粒重为3.1g。这些性状变化尤其是产量性状的变化,导致该品种引进宽城县后的栽培技术与品种育成地相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2产量表现
笔是对张杂谷3号的栽培试验采用了2种栽培方式。一是品种育成地张家口地区采用的以25cm行距、12~18万株/hm2密度为主要栽培特点的小行距低密度栽培方式;另一种是本地谷子栽培上传统的40cm行距栽培方式,并在其育成地的最低12万株/hm2至宽城县传统的大穗型谷子品种最高36万株/hm2的栽培密度之间,以3万株/hm2差异设置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处理在单位面积产量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品种育成地栽培方式没有表现出在其当地的单产水平,各试验点2年平均产量4 164 kg/hm2。而本地传统栽培方式在12万株/hm2基础上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因地力条件不同在27~33万株/hm2栽培密度范围内达到最高,各试验点2年平均产量为5 721kg/hm2,与品种育成地栽培方式相比,产量增加1 557kg/hm2,增产率37.4%。表明张杂谷3号在宽城县栽培不能简单采用其在育成地的栽培技术模式,而必须加以适应性变化。
3在宽城县的适应性栽培技术
3.1选地
选择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地力较强的地块进行张杂谷3号栽培为好,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但切忌重茬。结合耕翻施磷酸二铵225kg/hm2、农家肥30~45t/hm2。如不施用农家肥,增施磷酸二铵150kg/hm2、尿素225kg/hm2。
3.2播种
张杂谷3号在宽城县的适宜播种时间为5月中下旬,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时务必选用育种单位进行包衣的小包装种子,播种量为7.5kg/hm2。为方便播种,可在种子中掺入适量炒熟谷子或小米、细沙等。播种深度2~3cm,可根据墒情而定。
3.3及时间苗
张杂谷3号真杂交苗为绿色,间苗时要去掉黄苗。可在谷子苗期3叶1心时间苗。也可利用张杂谷3号的抗除草剂特性,在三叶期以前用20%拿捕净乳油1 500mL/hm2对水450~750kg,均匀喷洒,以杀死假杂交苗。
3.4合理密植
谷苗5叶前及时按行距40cm、株距7~9cm的标准定苗。留苗密度为27~33万株/hm2,实际生产中掌握肥壮地宜密些、瘠薄地宜稀些的原则。
3.5追肥
可追施尿素450kg/hm2。其中拔节期结合耥地起垄追施225kg/hm2,抽穗期追施150kg/hm2,灌浆期追施75kg/hm2。
4参考文献
[1] 章彦俊,李鑫娥,屈俊成.“张杂谷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8):22.
[2] 蒋自可.谷子绿色生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