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麦田套种玉米种植模式以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2009-04-09苏加岱姚景勇申慕真阮庆友张建华
苏加岱 姚景勇 申慕真 阮庆友 张建华
摘要2008年由于1代灰飞虱的特大发生,导致玉米粗缩病在黄淮海流域大发生,尤其是位于鲁西南的济宁市麦田套种玉米发生较为严重。依据大量田间调查资料,从玉米播种期的角度研究分析了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系,提出了改麦田套种玉米为麦后直播的种植模式,防止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指导该区域夏玉米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灰飞虱;播期;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58-01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济宁市为抢时争光,促进夏玉米生产,大力推广麦田套种玉米的种植模式,在近30年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夏粮丰收,增加了农民收益,广大农民已形成了麦田套种习惯。但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玉米品种的改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尤其是玉米粗缩病在麦套玉米田连年发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致使济宁市玉米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该种植模式愈来愈不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必须进行改变。笔者依据近年对麦套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对产量的影响、玉米品种的更换、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等方面研究,提出改麦田套种为麦后直播的观点,供同行参考。
1麦套玉米粗缩病发生严重
济宁市常年种植玉米23.3万公顷,麦田套种面积10万公顷,占夏玉米种植面积的42.9%。麦套玉米苗期与1代灰飞虱发生期相吻合,近年灰飞虱发生数量逐年增加,带毒率高,玉米粗缩病发生逐年加重。2007年全市发生7.3万公顷,病株率20.1%;2008年1代灰飞虱特大暴发,高峰期麦田2 000~3 000头/m2,玉米苗50~60头/株,高者100头/株以上。据测定,灰飞虱带毒率为45%,传毒几率为40%,是近10年来最高年份,济宁市10万公顷套种玉米全部发生,玉米粗缩病平均病株率34.3%,高者在90%以上,对产量影响极大。
2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008年9月12日济宁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麦套玉米粗缩病发生地块进行了田间测产。测定种植密度、病株率、病穗千粒重、正常千粒重、穗粒数等指标,计算产量。
由表2可知,发病地块平均产量4 186.5kg/hm2,正常地块平均产量9 474kg/hm2,麦套玉米因粗缩病发生平均减产5 287.5kg/hm2,减产率为55.8%,对产量影响较大。
3防止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措施
麦田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必须改为麦后直播,并适当推迟播期,鲁西南播种时间为6月10~20日。能有效避开1代灰飞虱的侵染,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一是当前推广的玉米品种适宜麦后直播。20世纪80~90年代推广的玉米品种掖单2号、掖单22等生育期多为115~120d,为了增加光照,提高产量,大力推广麦田套种,延长玉米生育期。但目前培育推广的郑单958、农大108、鲁单981等品种生育期均在95~98d,属中早熟品种,麦后直播均能达到较高产量水平。二是麦后直播有利于机械化生产。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玉米播种机等机械化的迅速推广应用,麦田套种玉米阻碍了大面积实施;且机械化的普遍应用提高了劳动效率,解决了以往麦收期间夏收、夏种、夏管,劳动力紧张的矛盾。三是麦后直播玉米出苗快、出苗齐、易管理、产量高、品质好。据济宁市任城区农业局测产,6月15~20日播种的郑单958,平均产量8.34t/hm2,5月12~13日播种的平均产量8.07t/hm2,增产264kg/hm2。嘉祥县农业局测产,6月15~20日播种的玉米平均产量8.62t/hm2,比麦田套种玉米增产12.2%。滕州市玉米示范田,6月19日播种,产量达15t/hm2;泰安市百亩示范方6月17日播种,平均产量12.5t/hm2。
4结语
麦田套种玉米的种植模式必须改变,夏玉米适宜播期为6月10~20日。大力推广小麦秸秆还田,玉米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中后期视长势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浇水施肥,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5参考文献
[1] 吴红英.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118,120.
[2] 唐永祝,蔡玉金,徐荷晴.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9):80.
[3] 姚雪球,陆永良.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08(2):97.
[4] 李民典,张军来.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9):22.
[5] 马艳勤,卫杰,王志强.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2008(6):25.
[6] 孙金霞,闫振强,高子燕.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与控制措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