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湖县水稻褐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2009-04-09彭静钱艺荣沈宽明
彭 静 钱艺荣 沈宽明
摘要阐述了2008年金湖县水稻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六(3)代和七(4)代褐飞虱暴发的原因,并总结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发生特点;暴发原因;防治措施;江苏金湖;2008年
中图分类号S435.1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33-02
褐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明显。2008年金湖县褐飞虱大发生,全县3.33万公顷水稻,褐飞虱累计发生面积6.07万公顷次(其中3代和4代褐飞虱发生达4.33万公顷次)。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植保技术人员测报准确及时,技术宣传到位,防治措施有力,通过广大农民的积极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褐飞虱的危害。
1发生特点
1.1灯下见虫迟,前期迁入量少,五(2)代虫量较低
据灯光诱测,8月1日始见,比2006年迟10d,比大发生的1997年迟20d,至8月5日,灯下累计虫量6头,2006年为9头,1997年为588头。8月4~5日田间普查,平均虫量46.3头/百丛(成虫4.7头/百丛,若虫41.6头/百丛)。
1.2水稻后期补充迁入明显,田间虫量高
8月28日至9月10日灯下出现明显补充迁入峰,峰日虫量133头,而2006年和1997年灯下峰期不明显,分别为3头和21头。六(3)代低龄若虫盛期(9月4~5日)普查,平均虫量4 009.1头/百丛(成虫805.8头/百丛,若虫3 203.3头/百丛),七(4)代低龄若虫盛期(9月29日至10月3日)普查,平均虫量3 861.4头/百丛(成虫611.6头/百丛,若虫3 249.8头/百丛)。
1.3受害面积大,危害严重
五(2)代和六(3)代褐飞虱适生面积均为3.33万公顷,七(4)代适生面积1.87万公顷,五(2)代发生偏轻,发生面积1.67万公顷;六(3)代和七(4)代都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3.00万公顷、1.33万公顷。金湖县“冒穿”毛面积533.33hm2,净面积66.67hm2,占水稻总面积的0.2%,虽经全力防治,全县因褐飞虱为害仍损失6 520t。
2六(3)代和七(4)代褐飞虱暴发原因
2.1后期温度有利于褐飞虱的繁殖和补充迁入
2008年褐飞虱的迁入期虽然偏迟,前期迁入量也少,但暖秋的天气条件有利于褐飞虱的种群的繁殖和后期的补充迁入。据统计,2008年9月上旬、中旬和下旬的各旬日平均温度分别为22.0℃、21.6℃和21.1℃,均在褐飞虱生长繁殖的适温范围内。9月11~12日调查,平均成虫450.4头/百丛,其中短翅型成虫172.1头/百丛,占成虫总数的38.2%。
2.2平均防效较低,残留虫量高
据9月11~12日对六(3)代残留虫量调查,平均虫量995.5头/百丛,比药前减75.2%;10月8~9日对七(4)代残留虫量调查,平均虫量915.3头/百丛,比药前减76.3%,平均防效较低。残留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适期防治、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药量不足以及单位面积药液量少。
2.2.1没有适期防治。主要是没有根据农药品种的特性,过早或过迟防治,如用噻嗪酮类药剂在褐飞虱若虫3~4龄盛期防治或用吡虫啉类药剂在产卵期防治等,据金南镇农技服务中心调查,这类田块的平均残留虫量高于适期防治田块。
2.2.2农药品种不对路。一是部分农户使用的农药品种对褐飞虱起防治作用的有效成分不足,如吡虫啉·杀虫单类复配剂,在2008年褐飞虱重发田块,用常量就难以控制其危害。据塔集镇农技服务中心9月20日调查,9月8~9日用吡虫啉·杀虫单类复配剂防治的田块,褐飞虱平均虫量3 986.8头/百丛,而同期用吡虫啉类单剂的邻近田块,褐飞虱平均虫量只有491.2头/百丛,前者虫量是后者的8.1倍。二是混农药不合理,没有将速效与长效农药复配。据闵桥镇农技服务中心9月23日调查,9月7~8日使用敌敌畏+甲胺磷的田块,平均虫量2 818.8头/百丛,而同期使用混灭威+噻嗪酮或异丙威+吡虫啉的相邻田块,平均虫量仅有368.4头/百丛。
2.2.3单位面积药液量少。部分农户用药液量只有150kg/hm2(弥雾机),不能保证株株喷到、喷透。据涂沟镇农技服务中心9月22日调查,这类田块平均虫量高达2 912.6头/百丛,而用药液量300kg/hm2(弥雾机)至600kg/hm2(手动喷雾器)以上的相邻田块,平均虫量仅334.4头/百丛。
2.3食料条件有利后期褐飞虱的发生
金湖县3.33万公顷水稻中,杂交稻面积2.13万公顷,主栽品种为两优培九;粳稻1.20万公顷,主栽品种为淮稻7号和武育粳3号,水稻主栽品种均不抗褐飞虱;2008年水稻播期比常年平均推迟10d左右,由于新政策的施行(秸秆还田),更使水稻生育期(播期)延迟;为了促进苗情转化,追施了大量氮肥,水稻长势嫩绿。这些均为褐飞虱的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条件,为3代和4代褐飞虱的重发奠定了基础。
2.4农药市场混乱,农户植保水平有待提高
金湖县农药经营人员有农业、农资、邮政等部门的职工以及部分农民,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懂农药知识,特别是原农业部门的部分职工更具有欺骗性,他们误导农民,往往不能依据虫情销售和科学配药。少数农民宁愿相信不懂植保技术的农药经营者,也不按政府部门发放的褐飞虱防治通知单的要求购买相关药剂,致使防效低或“放冒穿”。
3防治措施
3.1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到位
从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金湖县政府组织了2次专门防治会议,向乡镇政府发了3次与稻飞虱有关的传真通知,各乡镇政府也组织召开了2~3次稻飞虱防治现场会。在3代和4代褐飞虱发生期间,县农业局按照县政府要求,成立了稻飞虱督查领导小组,督查人员分赴各乡镇督促检查和指导稻飞虱的防治工作。
3.2工作主动,准确测报
准确、及时的虫情监测是搞好害虫防治的基础。针对2008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为了准确提供虫情,植保技术人员在搞好系统虫情调查的同时,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田进行普查,并进行虫情会商,做到了“三个清楚”,即对褐飞虱的发生动态(迁入和繁殖情况)清楚、田间残留虫量及虫态分布清楚以及本地主要农药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和短期防治清楚,积极主动地向相关领导汇报,提出科学的防治意见,因地制宜地指导防治。
3.3广泛宣传发动,开展短期防治
一是充分运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褐飞虱虫情信息和防治措施。8月上旬至9月下旬共进行了4次广播专题讲座和2次电视专题讲座,每次时间7d。二是褐飞虱防治通知单免费发放到户。在六(3)代和七(4)代褐飞虱发生期间,共向农户免费发放褐飞虱防治技术通知单12万份。
4参考文献
[1] 康霞云.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40.
[2] 陈宇.稻飞虱的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