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园旱薄地土肥水综合改良技术
2009-04-09王晗
王 晗
摘要介绍了花椒园旱薄地土肥水综合改良技术,主要包括椒园深翻、树盘覆盖、合理施肥、根外施肥、穴贮肥水等技术内容,以供花椒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花椒园;旱薄地;土肥水改良
中图分类号S5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085-01
枣庄市市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处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南沿。东部、北部是山地丘陵,中西部为平原,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47.1%,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5℃,无霜期200d,≥0℃农作耕期300d,年平均降雨量800~95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400~2 600h,具有积温高、光照足、降雨多、雨热同季的特点,适宜花椒树生长。市中区花椒园总面积5 800hm2,主要分布在孟庄、齐村、永安3个乡(镇),以褐土、棕壤为主,土壤pH值6.8~7.2,多数花椒园有机质含量低于8.0g/kg,平均碱解氮48.7mg/kg,速效磷3.5mg/kg,速效钾66.3mg/kg,土壤养分偏低。80%以上的花椒园分布于山岭薄地上,无水浇条件,树龄三至二十年生不等,栽300~1 200株/hm2,主要品种为大红袍、大青壳、小红壳等。现将花椒园旱薄地土肥水综合改良技术总结如下。
1椒园深翻
目前花椒大多数栽植的土层浅,根际条件差。根据旱薄地不同的土壤状况,采取不同的深翻扩穴措施,在原定植穴的基础上,逐年向外深翻,深度50~60cm,回填时,每株加入圈肥50kg,3~4年全部深翻1遍;对石板地、石碴地、卧牛石地等土壤条件较差的椒园,采取客土回填深翻,深翻时起出树干周围4~9m2、深80~100cm范围内的石块、石碴,从附近运输客土回填,且每株加入圈肥50kg。通过对椒园深翻,改善了花椒生长条件,花椒根量成倍增长,树势旺盛,提高抗旱保墒能力。
2树盘覆盖
在对旱薄地花椒园深翻的前提下,注重推广树盘覆盖技术,一是覆盖地膜,椒园深翻整平后,于4月上旬树盘盖膜。每株3m2,周围和中间接缝用土压实,以防风刮;二是覆草,盖草前先把树盘表土向外耧出约5cm,填入约20cm厚铡碎的杂草、秸秆,再将耧出的土盖上,防止风刮。每株盖膜面积2~3m2。通过树盘覆盖,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温,减少杂草,还能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提高土壤肥力。2005~2006年连续2年采用酒精烧干法在孟庄镇进行测定,树盘覆盖后,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在30d内,0~10cm盖草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27%~5.52%;10~20cm盖草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0.60%~1.23%。0~10cm盖膜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4.40%~6.01%;10~20cm盖膜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98%~3.27%,覆草园比对照园有机质增加0.35%,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长1.21倍、0.71倍和0.53倍。
3合理施肥
在施肥方面,根据花椒生长、结果需要,采取配方施肥技术措施,根据不同树龄和椒农经济状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施肥方法采用放射状沟施,在树冠投影边缘开沟,沟宽30~40cm,长以树冠大小而定,以延伸到冠外30~40cm为原则,由里向外逐渐加深,一般内深10~15cm,外深30~40cm。通过配方施肥,使花椒园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改善,从而增强树势,提高花椒产量。
根据进行的对比试验可知,配方施肥比单施氮肥株产量提高150%,千粒重增加1.4g,椒皮率增加4.9%,比不施肥增产169%,千粒重增加11.3g,椒皮率提高了2.4%。
4根外施肥
根据花椒生长、结果需要,采取了根外施肥措施。分别在花椒花期、新梢速生期、果实膨大期和花芽分化期喷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效果十分明显,同时根据椒园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施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硫酸亚铁、钼酸铵等微量元素肥料,消除了花椒各种缺素症的发生,保证了花椒树体健壮,正常结果。据试验表明:叶面喷施尿素,株产比对照提高16%,喷磷酸二氢钾比对照提高13%,喷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比对照提高26%。
5穴贮肥水
花椒区85%以上无水浇条件,针对这一情况,大力推广普及穴贮肥水技术。实践证明,穴贮肥水是旱薄地花椒增产丰收的重要措施,具体做法是:在花椒吸收根集中分布区,根据树冠大小开挖5~8个直径25cm的穴,每穴加入圈肥5kg和果树专用肥200g,与土壤混合后填入穴中,整平后用地膜封口,在草把处留一小洞,分别于花后、果实膨大期、采果后3个时期进行追肥,每次每穴追施尿素50~100g,第1次需加磷酸二氢钾50g,用3~6kg水冲入洞中。通过穴贮肥水,在花椒生长结果的关键时期保证了水肥的供应,促进旱薄地花椒旱年丰产增收。
6参考文献
[1] 杨根才,杨艳芹,巨成林,等.丘陵山地花椒的建园规划与栽植管理[J].陕西林业科技,2008(2):170-173.
[2] 程洪花,宗原.旱薄地花椒树盘覆盖栽培效果[J].山西果树,2008(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