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趣作舟
2009-04-08甘静
甘 静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如何逐步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过程、方式及方法,即通过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坚持全面育人,使学生在无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下,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争取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进取,不断向上。
关键词 激发兴趣 乐学 学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一直被许多人当作座右铭,用来时时鞭策自己。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苦作舟,以苦为舟,并不是值得乐观的事情。因此,我们何不提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呢?以兴趣为舟,轻松愉快地驶向彼岸,这不正符合时代的发展及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吗?
基于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小学生应把“苦学”变为“乐学”。所谓“乐学”其宗旨就是学校应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坚持全面育人,使学生在无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争取做学习的主人,能满怀信心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进取,不断向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基本的方式,改善课堂气氛及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
第一,教师在备课方面,要力求使教学内容准备充分,课要备得精而细。俗话说:教师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有一桶水。一节课的时间很短,但要想组织表演的出色,那么,课前要花若干课时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备课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学生的情感目标。其次,要深钻教材,正确分析,安排适应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分组解答,质疑问难,教师解疑的途径,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第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言传身教”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最普遍、最经常的教学手段。但作为21世纪的教师,思维及教育理念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登上讲台就“一讲到底”,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通过激情导入,巧设提问,埋设问题情境,及时反馈信息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语言表达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有趣;讲的有人情味、有感染力,使学生感到亲切,心理上得以放松,思维上得以开发;听课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
教学过程要注意合作教学与竞答教学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独立在前,合作在中,竞答在后,合作教学应是连接学生自主探究与竞答教学的桥梁,学生通过质疑、解疑的理解过程,平等参与,有“资源共享”之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合作意识,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激情。使学生在平等参与的合作学习中看到自己的成绩,找到自身的不足,去粗取精,达到全方位、全程育人的目的。
板书方面,要主次分明,设计新颖,给学生以“鹤立鸡群”或“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感,色彩上用彩色粉笔点缀。不能一节课下来密密麻麻几板,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二、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情境
要想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发现并认识自我和知识的价值,增强自信感,消除自卑感。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同一起点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经验,不同的生活,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每个学生心理上认为自己达到了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无优劣。在教学过程中,优等生任务大,后进生任务小,评同样等级,其实,强项和弱项是相互转化的。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已经思考,并且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应表扬,但不表扬回答错误,而是表扬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是学生体验、认识知识价值的另一条途径,也是学生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余时间,教师因学生的差异可安排不同的手工制作,鼓励学生搞小发明;还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讨论会,以及大量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等。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不断成长,让他们的潜力不断挖掘,才华得到施展。
三、建立愉快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推动着教育过程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目标的前提。“严师出高徒”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忽略了现代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权力上是平等的。况且,我们的劳动对象是一群思想活跃,可塑性很强的孩子,他们纯真、善良、质朴、热情、好胜心强,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因此,我们怎能像“严厉的长兄”一样,板着面孔,高高在上呢?相反,应像“慈祥的母亲”一样倍加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力求做到对待学生语言上多安慰、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平、公正,时时刻刻处处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使自己成为学生值得信赖,无话不说的朋友。每位教师要有一个从行为到内心的转变,造就一个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