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

2009-04-08经卫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生命

经卫宏

[摘要]“生态体验教育”着力促进体验者和导引者的互动,探索一种内外交融、臻于美善的境界。《寒风吹彻》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引导学生于寒冷的文字中体会温暖,悲悯生命,体会作者在艰难岁月里对生命的独特的感受。

[关键词]生态体验教育 《寒风吹彻》 生命

心灵世界的文化精神是从自然界更多的意义中生成出来的,人类是以生命体验的方式,进入到对自然界其他万物感受的。因此,进入内心世界的无限丰富的体验,才是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与人整体的观照。

“生态体验教育”把“教育者”称为“导引者”,把“受教育者”称为“体验者”,导引者本人亦是体验者。它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教育的实践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生态体验教育”从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生态智慧。它以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教育哲学为指引,着力促进体验者和导引者的互动,把外求与内求有机耦合,探索一种内外交融、臻于美善的境界。

“生态体验教育”的实践环节包括:营造体验场 +开放式对话 +反思性表达。即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导引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开启学生在三重生态下的不同感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把不在现场的资源调入当场,进行反思性对话,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中,不断进入“体验之思”的境界。生态体验吸引体验者全息沉浸,诱发生命感动,有效培养师生的健康人格。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在生态体验中融通师——生、生——生和亲——子的关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文化、人与自己心灵世界的和谐度。

《寒风吹彻》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是什么让我们感动”这个专题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既非纯粹地写景也非直接抒发情感,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情境与情感联系起来。寒冷的冬天,在光线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散漫地回想一些人与事——从一次寒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艰难地抵御着冬天寒冷的母亲,直至黑夜完全降临。他在艰难岁月里对生命的独特的感受,笔调凝重而不压抑,沉郁而不悲伤,在流畅的叙述中带有一点淡淡的凄凉。

刘亮程的散文以其对“人畜共居”的乡村生活的独特思考,以及诗意化的艺术表达,给了读者全新的“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李锐说:“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文章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引导学生于寒冷的文字中体会温暖,便成了本课的主旨。余党绪说过:“对于苦难的人,苦难的唯一意义就是苦难。对于苦难外的人,苦难的意义也很多,但是,悲悯生命,同情自己,却是最富有人性的光辉。”

教学拟用问题教学法,以一个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次要问题与学生一起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以往阅读经验,谈本文的阅读体会。

一、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和生命阅历营造体验场

寒风吹彻的冬天是生命必经的一个季节,也是天地浑然的一个境界。冰天雪地中,人和天地同寒冷共纯净。让我们看一组图画,感受冬天,感受寒风吹彻。

二、导引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开启学生在三重生态下的不同感悟

1.刘亮程曾说过“这篇文章选入课本是我没想到的,不是它不好……那些太寒冷的文字,可能不适合孩子阅读。当然,把这样的文字呈现在中学生面前,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长大了。”文学就是在为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刘亮程的体验,使之成为我们对人类苦难的理解,让作者的悲悯成为我们对人类生命的悲悯,去感受一种向死而生的顽强和坚忍。)

2.以音乐“初雪”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前三节。借讲述故事调动起来的感情,再让学生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跟着朗读的同学在下面轻轻应和。作者刘亮程在散文《寒风吹彻》中用怎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段关于“我”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感悟?

(语文课的着力点是语言,虽然最终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但这是互动的,学生的人文情怀、思想情感能促进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借助这种情感去学习语言,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把学生的感情激发出来后,不能错失这样的学习语言的机会,一定要重读。)

3.在这样一个雪天,“‘我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体味到了“冬的寒冷”“冬的寒风吹彻”,请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散文中不同人生阶段的“我”对于冬的描写和思索。

(就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所吟道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横亘在这些作家作品中的是面对时间历史的长河,人所显现出来的渺小,生命中孓然一身的孤独,以及这种孤独带来的伤痛和荒凉。时间让每个人逐渐进入生命的冬天,进入了最后的岁月。)

4.全文以“寒冷”贯穿始终,你认为这种“寒冷”在文中有哪几层内涵?

(一方面,源自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物质的极度匮乏,使生命裸露于寒风的淫威下,无法抵御寒冷的摧残;另一方面,低劣的生存状态也最大限度地驱散了人际的温情,使生命饱受冷漠和孤独的煎熬。)

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把不在现场的资源调入当场,进行反思性对话,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

中,不断进入“体验之思”的境界

1.作者对生命的态度真是这样悲观无奈吗?在其中是否还存在一些温暖积极的东西?如果有,尝试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作者对人的生存境遇、对生命的态度大致是悲观和认命的,但在悲凉的底色上,作者仍然没有放弃对生命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文中仍然存在一些温暖的文字和情感的亮色。比如,文中提到作者想象天热的时候,母亲带领孩子过河去看望姑妈的情景,也反映了作者对充满温情的生活的向往。还有文章多次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他人的关爱和深情。)

2.面对寒风吹彻我们能怎么样呢?

(也许我们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灿烂阳光下,无法体会那遥远地方艰难的生存处境,也很难理解那种弱小而又卑微的个体在残酷的生命历程中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但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凄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对这样的困顿与孤独无助,也许我们需要一点温暖,只是,这温暖来自哪里?那就是我们自己!让我们记住,任何人都走不出生命的冬天,但每个人都可以走出精神的冬天!比贫穷与寒冷更可怕的是自私、孤独与冷漠)

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意味的生态体验,把学生带入一种生态情境,生成一种“审美人格”。通过体会本文朴素却富有哲理的语言,把对生活的认识寓于对生活真实而非审美的描绘中。学生跟着作者体验生命,同情生命,感受生命的苦难与无奈,为未来不可预知的可能的苦难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悲悯的情怀,从而实现个体人的空明之心向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开放之无限丰富性,达到时空圆融、生态和谐的澄明之境。

猜你喜欢

生命
水为什么能成为生命之源?
生命之树
执着旺盛的生命之花
为生命护航
生命憧憬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生命的哭啼
《柔情史》:面对成长面对生命,有时无能为力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