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教学设计与评析
2009-04-08文晟张美华
文 晟 张美华
□设计:文晟 评析:张美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4~36页)。
设计理念:“四边形”一课是以一幅主题图为背景展开的,图上画的是一所学校的校园场景,有长方形的篮球场、通道、门窗,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数学素材,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四边形”,再通过“涂一涂,围一围,剪一剪、说一说、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四边形,抽象出四边形的特征。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认识四边形这部分内容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1.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全班交流中感悟四边形的角、边及各四边形之间的联系。2.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使学生自觉地关注四边形边、角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四边形,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并为其他图形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从而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3.学生对于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但认识也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因此,本课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和交流中探索。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实践中直观感知四边形,会正确辨认四边形。
2.经历四边形的分类过程,了解不同四边形的简单特征,提高对不同四边形的识别能力。
3.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
(2)(出示主题图)光明小学校园里,同学们正在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了这熟悉的校园场景,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些什么图形?(先自己找一找,再同桌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整理总结得到如下图形(课件逐一闪动出示)。
3.引导观察,并提出问题。
(1)独立思考,比较并发现。教师在课件中隐去其他的图形(三角形、圆),抽象出四边形。
(2)启发思考,初步感知。课件闪动这些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叫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为什么叫四边形呢?它们有些什么特征?
二、自主探究,概括特征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涂一涂。每一个小组桌子上有一个纸袋,你能从中找出你心目中的四边形吗?(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看。
(2)探究比较。提问:为什么你涂的这些图形是四边形,而另外一些却不是?(学生交流。)
(3)小组汇报。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汇报交流,并指名学生复述。
〔评析:让学生通过涂心目中的四边形,充分展示他们原有的认知,为四边形的学习提供极好的研究材料,并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清晰对四边形的简单认识。〕
2.引导观察,概括特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四边形的特点。
3.练习反馈、评价。课件出示如下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四边形?哪些不是?如果不是,你能把它变成四边形吗?
〔评析: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形成对四边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习、感知、体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动手实践,获取新知
1.围一围。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反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般的四边形。)
2.剪一剪。让学生动手剪自己喜欢的四边形,要求每个学生剪出两个(或以上)不同的四边形,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反馈展示: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上台展示各种类型的四边形,并给予评价。)
3.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还看到过四边形?
4.分一分。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自己刚才剪的四边形分分类。
(1)学生分小组活动。(先商量分的方法,然后分工合作分类。)
(2)探究分类的方法。提问: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分类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
①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一般的四边形。
②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一般的四边形。
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正方形、菱形(四边都相等)、梯形、一般的四边形。
④按对角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对角相等)、梯形、一般的四边形。
学生的分类尽管有些不准确,但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逐步深化了对基本的四边形特征的认识。
5.拓展延伸。
(1)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边形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2)引导学生借助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4)启发谈话。长方形和正方形与其他的四边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评析:教师通过让学生围一围、剪一剪、说一说、分一分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关注四边形边、角的不同特点,巩固了已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学生在充分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感悟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独立思考解决下面的题目。
(1)出示下面的图形,并回答问题。
(2)出示课本第36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分小组完成,然后再分别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1)请每个同学动手围(或剪)出一个对边相等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
(2)请每位同学任意拿出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观察它变成什么形状?请动手试一试。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优化了教学资源,丰富了数学学习内容。在练习题材的选择上尽量凸显层次性、实践性、挑战性,多层次的练习安排,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全课总结,情感交流
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天这节课自己学到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会的,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你认为哪些做法使你最开心,请你评一评。
〔评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交流,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
总评:本节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一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放手让学生操作、实践、探索,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结合学生的认知背景与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三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带入一个“欲罢不能”的境地,促使学生操作实践、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并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完成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整个教学活动,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感悟到学数学的乐趣,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祥云县芮家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