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跑的针对性训练
2009-04-08王峰
王 峰
当今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缺乏应有的锻炼。体育中的800米跑属于中长跑项目,而在中长跑项目里它又是最难的。怎样让中小学生跑好800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掌握800米跑的技术特征
现代800米跑近似于短中跑,多数人认为800米不需要技术,只要学生能跑就行,这是非常错误的。决定速度快慢的因素是步幅的大小和频率的高低,不同距离的跑对步幅和频率的要求各不相同。对800米的运动来说跑的能力是主要的,技术排在第二位,但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技术就是重要的了,要训练学生就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当前800米跑的技术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后蹬用力较大,大腿前摆较高,步幅较大,但频率相对较慢;第二种是后蹬用力较小,腿前摆较低,步幅较小,但频率相对较快。这两种跑法各有它的特点,运用哪一种好呢?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在800米跑时,跑的“技术”、“技巧”的成功运用,必须是建立在练习过的基础上的。如果800米赛跑即将来临,不经过练习,就运用一些所谓的“战术”,改变以往的跑法,成绩反而会下降。原因很明显,用平时训练时没用过的发力方法和呼吸节奏,在赛场上就无法发挥正常。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应做好教导工作。
二、持续高速的奔跑能力
持续高速的奔跑能力就是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是800米跑的训练重点,增强速度耐力可用以下方法:
1.高质量的有氧耐力训练,一般持续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或往返跑坡练习等,为800米的速度耐力训练打下基础。
2.提高100米的绝对速度,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和最后冲刺打下基础。
3.进行力量耐力练习,练习方法由快速多次的小力量练习组成,进行身体各部分训练或跑坡练习等。
三、加强平时锻炼
中长跑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好的,一个没有经过系统锻炼的人,如果参加800米跑,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现象,这说明身体各器官和系统还不适应上述的运动负荷。这时应以短距离的慢跑或定跑交替开始,然后在距离上逐步提高。比如,你要进行800米考试,平时就应该跑1600米。如果1600米太长,可从1000米开始,不需要拼命跑,只要运用中等速度,跑的时候不觉得难受就行了,以后逐渐加量。注意锻炼要适度,才能不断增加体能。总之,锻炼的一个原则就是“不感到难受”。
1.选择较长时间、较长距离的跑、跳的交替练习。
2.采取中等重量的重复练习。
3.采用加大困难条件的跑、跳练习,如拉重物跑、上坡跑等。
四、训练后的放松调整
800米跑的特点是运动量大。量大就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就加大了肌体的疲劳。如果肌体产生了疲劳,不能及时恢复,就会造成连续任务不能完成,使训练水平下降。因此应把训练后的放松调整疲劳恢复放在重要地位。平时一般的教练只是把训练放在第一位,等训练完了才进行疲劳恢复,或者对疲劳不予理睬。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训练。疲劳越积越多,造成被动训练。疲劳主要分为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我们在训练期间对这两方面的恢复要引起重视。课后的恢复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温水浴。可以放松肌肉、安抚神经。时间大概在15分左右,每天最多2次。(2)推拿按摩。可以采用足踩对背部肌群和体积较大的下肢与臀部肌肉群进行按摩。之后就是对部分穴位的按摩、推拿,尤其是对足部的按摩更加要重视。(3)利用营养的补充来恢复。每天训练后要补充一定量的能量食物,再就是补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
五、注重实际经验
学生在800米比赛中首先要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跑的概念,其次要注意跑的动作:脚应以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致使脚滚动过渡到前脚掌蹬地;跑时头要正、肩部肌肉要放松;适当加大摆臂;注意身体的前倾角、脚部的后蹬和前摆要充分合理;腾空后的动作要协调放松;上体姿势正确,摆臂动作舒展有力。有了跑的正确动作,在跑时还要注意跑中的呼吸方法。对于像800米这样的中长跑,人体消耗能量相当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跟着加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对于中长跑运动,为了加大摄氧量,呼吸时都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和跑的节奏要配合好,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的深度。在中长跑运动中,即使呼吸上很注意,但还会出现一段距离后身体的需氧量高于氧气供应量的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的不适: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有不想跑下去的感觉,这就是体育训练上所谓的“极点”。遇到这样的情况,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速度。等这个“极点”过去后,就会慢慢感觉到呼吸平缓均匀,动作也变得轻松起来,一切不适的感觉消失,这时可加快跑动的速度。
总之,要跑好800米竞速赛,就要不断地增强体能,还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细细体味。对于像800米项目的中长跑训练,我们要控制好一定的量和强度,同时在训练中和训练后重视对恢复的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则珊,曲宗湖.体育理论.人民出版社,1981.
[2]谢香道,刘贺余.大学体育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邓运龙.训练观念及其导向功能.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