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导向,避免瑕疵
2009-04-08汪伍忠
汪伍忠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新课程在“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评价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但它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一方面,它仍然肩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重任,另一方面,它需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同时为新课程改革指引出正确的方向。因此如果试题设置不当,势必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单从初中《科学》的命题来看,笔者认为,近几年来就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瑕疵。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08年中考某市《科学》卷中的一道实验探究题:
(第33题)为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某人设计了四个不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地下部分都处于相同环境的盆中,地上部分所处的都是透明的封闭容器。
其中第一小题的问题是“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应比较装置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之间的植物生长差异”。通过审题,我们知道: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乙两种不同的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的养分”。如果把这个目的进行细化分解,意思就是:(1)两种植物是否存在竞争关系;(2)本实验研究的竞争只局限于土壤养分的争夺。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这种竞争应体现在地下部分的根部,而和地上部分的枝叶无关。根据对照实验及控制变量法的相关原则,很多教师和考生都认为③和④应当是首选答案。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标准答案却是①和②。
那么①和②的对照能否得出结论呢?笔者以为是不能的。因为①中只种了两株甲植物,而②中除了两株甲植物,还有三株乙植物。且不论它们是否要争夺养料,单从养料的平均分配上来看,很显然,①中的每株植物获得的养料要比②中的多,因此①中甲的长势就应该比②中的好。既然如此,那么又怎么能确定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养料呢?当然③和④的对照也有类似的疑义:③中的两种植物是分别种在两个杯子中的,每株植物分配到的养料要比④中多,因此地上部分的长势应当也会有所不同。
那么,这个实验怎样设计才更为科学合理呢?2008年《科学》中考杭州卷(第30题)给出了理想的答案(见下图),应该说,杭州卷这样的设计就不会存在科学性或严密性的暇疵,考生作答起来也会从容得多。
那么,作为一种既事关众多学生的带有选拔功能,又对当前的《科学》教学有着重要引导作用的学业考试,在命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以为:
1.要突出科学的真实性与实践性,不刻意编造试题,设置解题陷阱
以往的考试大多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对科学的真实性与实践性关注不多,因此试题缺乏生活依据、刻意编造、陷阱重重的现象并不鲜见。如2005年某市就有这样一道化学中考题,试题如下: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室温下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本题的最大陷阱在哪里呢?就是题目的文字说明中是把试管放入冰水中,而图中又在冰水中加入了浓硫酸(题干中却只字不提)。也许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的细致能力,但恕笔者直言,这不仅缺乏事实的根基,而且多少有点故意设套之嫌。而且它的一个最大问题是,要绕过这些陷阱所需的技巧,在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只在解题时有用。因此这样的考题不仅有悖于“科学”精神,而且由于中考试题有着很强的导向性,势必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误导。为了让学生不在考试中失分,教师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倍甚至百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果师生的精力都花在了这样的训练上,那么又有什么精力去教育创新?因此,只有彻底改变考试的目的,注重科学的真实性与实践性,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才不致于成为一句空话。
2.试题设置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意不同学科间的概念差异,力求科学严谨
学业考试的命题一定要以新课程的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依据,注意理、化、生、地等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及一些概念界定上的差异,力求避免因科学性或严密性不足而引发的争议。如2006年中考某市《科学》卷第10题就曾一度引起热议。试题如下: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某人的眼睛像父亲、鼻子像母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 )。
A.染色体B.基因C.DNAD.蛋白质
命题者的意图是想让考生选择C,因为DNA是分子,从化学的角度讲,“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基因”只是分子上的“片段”,因此不能说是“物质”。但考生们并不这样想,因为生物学中关于“遗传物质”是这样说的:“染色体、基因和DNA都是遗传物质”、“生物的每一性状都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这应该是多年沿袭、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同学科间对同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忽略这一点,试题就容易产生科学性或严密性的不足,甚至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误导和制约,如关于基因能不能叫遗传物质,2006年后一些教师开始心存疑虑,讲课时模棱两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要创设合理新鲜的试题情境,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由于普遍存在应对考试的教学,考试在许多时候,并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科学》学业考试试卷中的每道试题都有自己不同的检测功能,有检测知识再认的(低层次),有检测解决问题能力的(中层次),还有检测科学探究技能的(高层次)。但教师在应对考试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层级下移"策略,即通过将试题类型归类、模式化,辅之以超强度的训练,最终使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将检测高层次思维的试题(如解决问题、探究技能的试题),下降到再现、再认的层级。也就是说,原本命题者希望能测量学生是否具有探究技能的,但学生在复习时已经做过类似题目且非常熟练,那么,在考试时,遇到同样类型的试题,其心理过程就不是运用探究的心智技能,而仅仅是模式试题的再现、再认而已。因此获得的信息是不可靠、不真实的。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考试收集到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呢?笔者以为,应当使试题的情景远离学生机械训练过的、比较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在一个变式的、比较陌生的试题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这样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信息的可靠程度。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科学面对的问题更是千变万化,这都为真实地评价提供了可能。但坦率地说,近几年部分地市的《科学》试题在这方面做得是不够的,在一些试卷中,我们常常不难找到似曾相识甚至完全一样的旧题。平常练习做得多的学生就会占到便宜——或许这也是“题海战术”无法真正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源之一。
4.学业考试要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
毫不讳言,目前我国的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沉重的。高强度的练习还在被广泛采用,一方面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训练,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发展不起来,影响了学生在德、美、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是由高利害的考试引起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能生巧”,用之对付考试常常“行之有效”。因此,在设计试卷难度及题干选择等方面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尽管每年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要将学业考试的难度值稳定在0.75左右,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撑控。比如衢州科学卷2007年相对容易,但2008年少数试题的难度显然拔高得太快,学生大多显得力不从心。这对以后的教学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一种是良性的,现在的试题大多重在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的考查,很多试题平时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会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少猜题、少作业,而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一种是恶性的,因为试题难度大了,教师怕“误了学生的前途”,因而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练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如此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很难降下来。
令人欣喜的是,上述命题中的一些瑕疵都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近几年我省《科学》学业考试的试卷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理念还是思路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在关注社会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已远非昔日可比。笔者坚信,命题者只要站在时代和科技的前沿,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三维目标”,突出科学的真实性、实践性和创新精神,就能让试卷既能准确地选拔优质生源,又能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并最终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