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艺术

2009-04-08

北京档案 2009年1期
关键词:科班戏园颐和园

刘 鹏

听京剧是老北京人的一大爱好。京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得以兴旺发展,是因为继承了宋、元、明等朝代戏曲的传统和积累的大批剧本。清朝乾隆年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昆曲、梆子等长时间交互影响,形成~种新剧种——京剧。京剧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被称为“国粹”。随着京剧的发展,北京涌现出大批的艺人和戏园子。

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演员有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卢胜奎、徐小香、杨鸣玉等13人,被誉为“同(治)、光(绪)十三绝”。清末和民国初期,北京城的谭鑫培、杨小楼、钱金福、王瑶卿等京剧演员,对京剧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时期,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合称“四大名旦”。马连良、言菊朋、余叔岩、高庆奎合称“四大须生”(另一说为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同时也出现了如金少山、姜妙香、叶盛兰、马富禄、萧长华、袁世海等佼佼者。

京剧的基本行当有生、旦、净、丑等。京剧最基本的功法是“四功五法”,“四功”指的是唱、念、做、打,“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老北京在培养京剧演员时,非常重视这些技术功底。清末北京城内出现了一些戏剧科班,最著名的是成立于1904年的富連成科班,先后培养了七科学生,共有700多人。富连成科班的学生按“喜、连、富、盛、世、元、韵”七个字,依次排列。成立于1930年的中华戏曲学校与戏曲科班不同,学生学戏也学文化课,是一所现代化的戏曲学校。

旧社会的戏曲演员称为“戏子”,社会地位低,虽然有极少数演员收入丰厚,但大多数演员十分贫困。一些色艺双全的女演员,还常受到军阀、恶霸、流氓的欺负。

慈禧太后也是个戏迷,在皇宫内专门设有管理机关“升平署”,宫廷中有御用戏班,还设有许多戏台,最大的是承德避暑山庄的大戏台,其次是紫禁城宁寿宫内畅音阁大戏台,再次是颐和园内颐乐殿大戏台。慈禧太后晚年住在颐和园时间最长,看戏最多,从光绪21年到34年,她在颐和园看了13年的戏,共计200多场。

除了皇宫内的戏台,会馆内和许多王府也设有戏台,但观众席较少。此外,京剧艺人还经常邀唱堂会戏。堂会是官僚富豪们喜庆宴会时,邀请名角演唱戏曲助兴的娱乐活动。

但是比较普遍的还是老北京的戏园子,它与茶馆有密切联系,许多戏园就是茶园,戏台置于观众之中,座位多为长条凳或椅子,方桌上摆有果品、糕点和茶水,观众围坐方桌,一边品茶,一边听戏。清政府以前是禁止在内城开设戏园的,所以北京的戏园主要集中在前门外,著名的有广和茶园、天乐茶园、庆乐茶园、广德楼、三庆园、开明戏园等。清末允许内城建戏园后,又建成吉祥戏园、哈尔飞戏园、长安大戏院等。许多戏院在演出前,先销售戏单或在报刊上刊登广告,说明主要演员和演出曲目,以吸引观众。

猜你喜欢

科班戏园颐和园
“新科班戏曲学校”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晚清上海租界戏园为何能遵守国忌禁戏?*
颐和园
民国北方京剧科班的发展流向及与“外江派”关系论衡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她混进了“科班”情感骗子群
清中期北京戏园演剧生态初探
颐和园导游词
从晚清报刊新闻看戏园治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