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2009-04-08王国梅

新闻爱好者 2009年21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措辞受访者

王国梅

鲍勃·福尔曼斯曾这样说过:“笔头上的功夫差劲点,照样可以当个出色的记者,如果不会采访,那就休想当个出色的记者了。”采访是收集绝大数报道中使用的素材的主要途径,因而好的采访技巧对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读到了一篇很好的报道,可以肯定这篇报道绝对是一个善于采访的记者写的。采访效果的优劣有时直接决定新闻作品的好坏,特别是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绝对是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调查性报道内容一般是揭丑的,所有不管是寻找采访的对象。或者从采访对象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对调查记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采访是记者获得报道素材的最佳途径,采访也能让记者集中对一个人的观点及经历有深入的了解。要想铸炼自身的采访技巧。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优秀的记者都有自己的方式和手段。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央视记者柴静的特点:独立性强,主动性强。采访的时候比较“勇猛”。获得的证据扎实;杨春的采访。相对来说较温和,善于倾听。策划沟通的时候比较能听取别人的意见;长江呢?举个例子,在采访矿难的时候,她把那件血表拿了起来。闻了闻。然后告诉镜头前面的观众她闻到了什么味。在相同的场景下。刺的电视栏目的记者能拍下现场,然后跟大家解释一下,根据观察这个地方应该是被烧过的。但长江能拿起血衣。带领观众感受现场,因为“气味”只有在现场的记者才能有体会。

第二,要认真而仔细地做采访计划。采访有面对面的采访、有电话采访,采访时一定要守时,没有什么比守时更好地显示对别人的尊敬。选择较佳的采访环境。尽管电话采访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必要的,与人面谈。并在受访者所处的日常环境中进行采访。总是更好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是一个人态度和情感的流露,而且根据这些情况来调整你的提问会引至更深八的讨论。此外,在某人的办公室、家里或最喜欢的餐馆里见面能提供更多线索,使你了解什么对这个人来说重要,并提供一些能用在报道中的客观物质。计划采访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举止和着装。若你去采访一个地位很高的商业人士或政府官员,穿得要保守些。并准备直接入正题;若你去采访一个乡村的农夫或家庭聚会的人,穿着要休闲些。

第三,做精采访方案。要进行采访的时候,最好先搜集一下资料,打探情况,打听一下对方的人物、背景、社会关系、个人性格、联系方式、办公地点及住所。对待采访可能的态度。甚至在接受采访后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等。在采访时要避免千篇一律。你采访的人千差万别,因而要根据不同职位、性别、年龄、性格的采访对象制订相应的采访方案。找准采访对象的性格、语言特征,采用恰当的采访技巧,从而轻巧地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第四,平时积累各种知识,拓宽“视力范围”。假如你要做各种各样的采访。你必须接受多方面的挑战。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必须学会搜集、了解各个地方的情况。这样对你做各种各样的采访报道大有益处。有些看起来和采访报道毫无关系的东西,却可能在采访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2004年轰动全国的西安体育彩票风波上,笔者就是用所掌握的资料求证出刘亮之外的3个宝马得主的资料全是杨永明一手伪造,从而揭开了西安体彩黑幕的冰山一角,使一大批腐败官员浮出水面。当时,有谁能想到。这个巨大的、没有调查头绪的黑幕居然是由三张小小的身份证捅开的。有志于做各种采访报道的记者们要对各种知识广泛涉猎。多做一些积累,多多掌握才能对症下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假如你去采访一个市长,比如说你采访的是县级市市长,你问他一些地级市的问题,他就没有办法回答你。若你了解他的工作内容。那么交谈起来就相对更容易。就目前来看,新闻院系未开专门的行政管理课。这就得靠记者平时多注意积累,通过网站学习,并且平时多注意,留心相关文件。

第五,提问问题的时候要正确使用措辞。你的措辞不仅对你构思报道的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还对你从受访者那里引出的回答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从广义上说,记者的问题有概括、开放的。另外一个就是封闭的问题,在采访中尽量避免使用封闭性的措辞。任何能以“是”或“否”回答的问题都是对别人说话的拒绝,而任何采访的目标是让受访者谈话,若我问:“外面暖和吗?”我能期待的最好的答案只有“是”或“不是”。但若我问:“外面的天气怎么样?”我得到的答案或许是凉快的微风、朵朵的白云和穿透新芽照在树上的阳光,开放的问题措辞通常是最好的。因为那样更容易沟通。并使你相对来说能迅速而容易地发现关于你要报道的东西。效果好的开放式的问题,应该选择没有任何臆测、观点或谴责的措辞。若你问:“你对他们支付给那个高中校长的巨额解雇费有什么看法?”你透露出你已对解雇赍作出了“巨额”的判断。若这样问会更好些:“你对他们支付给那个高中校长的解雇费有什么看法?”若你采访一个有争议的决定是如何做出时。你一开始就问:“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决策?”你就是在传达你认为应该有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决策的立场。比较好的提问方式为:“谁参与了决策?为什么?”于是关于为什么没有更多老百姓参与决策就可以作为一个后续的问题,诸如:“一些人说应该有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决策。你怎么看?”不同的问题措辞,对受访者的情绪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你的采访报道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记者必须掌握良好的采访技巧,以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新闻发布会以及一对一的电话或当面采访,这样,你才能取得成功的采访。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措辞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日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误用以及相关教授法
神数据
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老人与海》男女译者译本对比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