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新闻式电视批评”
2009-04-08易前良金昌庆
易前良 金昌庆
“新闻式电视批评”指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上。学理性不强,具有一定“新闻”性、“娱乐”性和“产业”性、关于电视的新闻与批评。在美国,学术期刊和大众报刊的区分很严格,新闻式电视批评只出现在大众报刊上。而国内的情况则不同。一些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撰写的关于电视的文字,如媒介产业动态、管理经验这些本属于“新闻式批评”范畴的文章,都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笔者以美国为例,对“新闻式电视批评”的特点和类型做简要分析,以引起国内同行对二者之间区别的关注。促进电视批评与研究的学术建设。
新闻式批评与学术批评的区别
美国的新闻式批评,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几乎与电视的发展同步;电视的学术批评则经历了一个“学术化”的过程,滥觞于70年代中期。
读者。电视学术批评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学生、电视研究者或传播学者。而新闻式电视批评的读者则宽泛得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宽泛的“大众”,各种地方性的日报、周末报和全国性的《电视指南》,都刊登此类批评。此类受众对电视批评没有专门的要求,所以它往往重在“告知”。对电视行业来说。则是一种营销和推广,可以扩大节目的影响;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满足知晓和娱乐的需求。第二类是较为专门的“分众”。他们有特殊的专业需求,需要对电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当然,这并非为了研究的需要。例如,《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虽然是日报,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有较大影响,形成了固定的读者群。一些定期出版的杂志,如《星期六评论》、《纽约客》等,也是如此。这些刊物的读者群,文化修养和受教育程度要高于普众,对历史、文化、社会的话题更感兴趣,甚于娱乐,所以这一类刊物上的新闻式电视批评侧重从文化、社会的角度分析电视。第三类读者,是电视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代表性刊物有《电视季刊》、《艾美》、《传播频道》等,一般直接由电视媒体创设,或受其委托,具有很浓厚的商业特性。这一类刊物登载了,大量与行业相关的动态信息。如经营理念、广电政策、管理经验,强调实用性。
枇评风格。与学术批评不同,新闻式批评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在作者观察的视角与表述态度、文字、语调、句法的使用上,大体有阐释体、报道体、讽喻体、甜媚体、电报体等五种风格,电报体用快节奏的方式,简短扼要地传递信息;甜媚体迎合读者,用一种追星族式的方式来写批评,语调甜美、好奇、神往、亲呢,这两种都是新闻式批评中较极端的风格。讽喻体是极具个性、境界颇高的批评风格,普遍性不强。所以,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与学术批评做对比的话。新闻式批评的写作风格中有两个最基本的特性:阐释和报道。
阐释,指注重对电视节目、现象或时间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和说明。报道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纪录”。电视日夜不尽,留下海量的“内容”。其中大部分即时消费,弃之不惜。也有极少数颇有价值,有待保存与发掘。因此,选择、甄别、纪录和批评很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批评家在此过程中恪尽纪录之职,成为电视的“历史书记员”。
第二层含义是“揭示”。观众所看到的电视,是在荧屏上被呈现出来的声画体系,仅仅是“结果”而已。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颇为复杂,涉及科技手段,制作技艺,媒体的管理、经营。乃至国家的传播政策。观众不得而知。因此,电视虽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却似乎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电视批评家恰好可以起到“去魅”的作用,向观众展示“屏幕背后的电视”。
批评条件。为了吸引读者,新闻式批评家每天都要接触新信息,与时间赛跑,“过时不候”,在某一个时间里,批评家必须完成写作。日报的周期最快,杂志的周期要慢一些,但二者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和思考。文章篇幅也是问题,报纸刊登节目的预告或评论。通常字数为800-1000字;杂志的篇幅要长些,大约为3500字:这两种新闻式批评都比学术批评的篇幅要短得多。后者的单篇字数为6000-10000字。故新闻式批评的言辞要求简练。
批评者面临很大的外在压力。电视批评家大卫·威廉姆斯在一次座谈会上谈道:“每到星期一早晨,打开邮箱,其中的信件堆积到两英尺高。”各种信件都是外在压力的体现:出版商的要求、读者的反馈、电视媒体的“公关”都可能使新闻式电视批评者丧失自己的“立场”。很多著名的批评家在公众、电视媒体、新闻行业都享有盛誉,风光无限,但却身心疲倦,苦不堪言。
新闻式批评的类型
节目预评。在电视节目即将播出之前,在纸媒上进行告知的文字就是节目预评。这样的批评文字都很简短,一般不做评论,有时,甚至直接把电视台的节目时间表列在其上。这种极端商业化的形式,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这里说到的“预评”包含“预告”的意思,通常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今晚。NBC将播出……饰演……播出时间为……”客观上引起读者对节目的关注,但作者不是站在播出方的立场上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而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在节目播出之前,引导读者去看电视,怎样看电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电视发展初期,大多数节目都是直播,电视记者和批评家无法提前看到节目,也就无所谓“预评”。到了六十年代,节目采取录播的形式。家庭录像机出现以后,“预评”成为新闻式批评中最重要的形式。
观后批评。与“预评”相对应,观后批评针对最近已经播出的节目进行批评。它篇幅短小,一般不出现在杂志或周刊上。多数刊登在报纸上。因为其时效性强,简洁明快,作者来不及做深入的思考,也无法在更开阔的背景下来分析,所以,这一类批评,主要就节目论节目。不做延伸。并且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即首先对批评对象略加描述。然后再进行评价,通常会以诸如此类的方式开头:“如果你错过了昨天晚上CBS的节目……不要紧……”
明星闲话。这一类文字通常以下面几种形式充斥着各种大众报刊。一、“信箱”栏目,刊登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明星的消息,随后做出答复。读者来信经常会有这样的言辞,“我和朋友打赌,我说……是吗?”二、闲话专栏。专门刊发有关明星的最新消息,经常采取采访的形式,直接采访当事人或与之相关的人员。三、明星资料特写。但凡新节目出品,电视网或制作公司都会发布大量关于制作人员。尤其是知名人物的背景资料。这成为报纸争相追逐的信息源。四、关于明星工作介绍的文章。与私生活爆料不同。这一类文字集中关注明星的业绩和工作,帮助读者了解自己心仪的对象,或树立明星的“勤奋刻苦”、“天分了得”、“献身专业”等正面形象,或进行反面的批判。
行业信息。主要涉及电视媒体的人事变动、财政预算、发展计划、斗争内幕等,如NBC更换高层管理人员,ABC重组新闻机构以提高收视率,CBS准备进军有线电视行业等。一些大的媒体和公司。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一部分。人们需要了解。而且,这一类新闻和信息,对于电视批评和研究来说,是重要的背景资料。甚或是合适的研究对象。因此。行业信息和内幕是新闻式批评中的重要部分。20世纪50年代,杰克·古尔德在《纽约时报》主持媒体信息的电视批评栏目。影响很大。古尔德退休以后,该领域最出色的继任者,要算《万花筒》(Variety)的电视记者莱斯·布朗。
社会文化批评。这是最接近学术批评的新闻式批评,它不像预评、观后批评、明星闲话,完全围绕具体的节目或人物,主要倾向于关注电视的社会意义:也不像媒体信息具有强烈的揭示与报道风格,而带有鲜明的批评倾向——他们往往以电视为由头,涉及社会和文化的批评。电视的社会文化批评,一般都出现在杂志上。因为杂志读者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不满足于快餐式的批评;此外。杂志的出版周期较长,所设置的电视批评栏目也许更长,比如说,罗伯特·夏阳为《星期六评论》撰稿。每三周一篇文章,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查证。
纸媒上各种关于电视的信息和批评良莠互现,很多报纸(尤其是地方小报)上的新闻式批评,近似于广告,不值一提。新闻式批评整体上的不足,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时效性过强、篇幅局促,大多数是急就章;还有一个是写作者本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写作态度不够严肃。
该行业也有佼佼者,一些重要的报纸、杂志,如《纽约客》、《星期六评论》、《纽约时报》都拥有优秀的批评家,他们大多是资深记者或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在纸媒和电视、新闻和娱乐、学术和商业、媒体和公众之间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其批评言论。或针砭时弊、或奖掖新进。皆有所凭依,颇具识见,为受众、行业、知识界所重视。新闻和电视界的很多著名奖项,都设置了批评奖,如普利策新闻奖和皮博迪电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