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种概念辨析

2009-04-08金元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金元浦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1—0047—02

现在提出的一系列的理论、概念,包括创意产业,创意为王,内容产业,内容为王,眼球经济,渠道为王,以及体验经济和娱乐至死,这些概念完全是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而在我们理论上又给了它回答,同时在实践中又有一部分企业、地区和国家,从中得到了很大发展的这样一个实践。所以我认为,我们长期从学术的角度讲,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也可以说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前面厉无畏主席,还有几位都谈得非常好,我觉得今天的理论思维整体发展,非常令我们振奋。

我首先想谈的就是这个,因为我提了很多关于创意产业的理念,产生不少争议,也有一部分同志,也有一部分领导经常会批评,就是关于提出创意产业的理念问题,从整体上来讲,文化创意产业、广义的文化产业和广义的文化经济,是一致的,在总体上大致观念是一致的,这是一个一般性、总体性的概念,他们中间的区别虽然有,但是在总体上来讲,不是特别大,因为它是从总体一般性的更高层次来表达的概念。

第二,狭义的文化产业,过去有过多种分类,关于文化,有200多种的分类,又有大中小的分类,在国内中是很多文化部门管的;那么小是我们文化部所管的等等。狭义的文化产业,是在这样一个过去我们在文化部管的范围之内的这么一个理念。那么版权产业是美国人用的。为什么文化产业的概念提了那么久,又变成创意产业重新得到提高,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升到新的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和产物,因为它在整体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原有的文化产业是更居于传统的文化门类的一些表达。

我想说说下面的五个部分,五个部分是怎么样构成我们历史的和逻辑发展的过程的。首先我们看创意产业的提出,创意产业在英国提出,其实在此前,澳大利亚已经说过了,那么英国提出创意产业,在他们之前的80年代,英国人也叫文化产业,因为新产业发展的需求,因为科技介入,因为更高的一个产业,需要统合的过程,越界的过程,需要提出新的概念。所以创意产业的提出,首先关注创造者、艺术家、设计者的理念,背后的根本点在于当今世界财富的增长方式,已由过去的制造业为主的方式,变成了创意者为主的方式。根据美国和一些专家们的研究,认为当今世界3%到5%的创意者为世界创造了90%以上的财富,这就是我们说的比尔-盖茨、马云、陈天桥,看到其他一系列新星们怎么样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从开始的不名一文,到三五年成为世界或者国家的首富,像比尔·盖茨,超过了过去洛克菲勒集团几代人的财富。我觉得这是财富增长方式的变化,我们创意产业的提出有这样的意义,这是能够解释这些人由不名一文,转眼间变成了中国财富榜的首富。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时候当我们谈创意产业,也谈创意经济,创意为王的时候,后来我们遇到新的问题,就是创意者是很多的,那么创意通过什么表达出来,这是1999年新经济落潮之后,整个的欧洲,乃至于日本、韩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要有产品,要有产品自身,有了内容,这些东西才有一个表达的方式,我们那时候建起了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的通道建立起来了,但是我们B2B的方式和B2C的方式都不能实现,因为没有内容,这时候兴起新的产业就是内容产业,前期是因为需要,是实践,欧洲,尤其我们看到日本和韩国,以内容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内容产业,内容为王之后,我们遇到新的问题,就是一个利润被提出来,就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经济,这个被提出来,因为关注到传播方式,过去我们谈到产品出现了,很好的产品,比如我们有国家培养无数的音乐家,但是这些音乐家为什么赶不上超女?很多人转眼之间成了全球知名的人,为什么?就是因为谁掌握了传播的方式,谁占据了传播,谁就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就好比是我们的芙蓉姐姐,她也成为名人,也有人请她拍电影、拍电视,因为她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吸引了眼球,原因在哪里?因为当今世界提出眼球与注意力经济,是因为眼球和注意力是我们当前最稀缺的资源,信息太多了,创意的产品也多,最稀缺的资源是渠道,是注意力,是人们每天花时间看的广告,因为走到哪里都有,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提出来,传播渠道为王的问题提出来了。

当渠道为王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我们产生了新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谁来掏钱,你有那么多企业,谁掏钱?最终你的企业、产业怎么发展,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叫《娱乐至死》,《体验经济》,这两本书大家都很清楚,最重要的角度是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解决感受者的问题,我们就有了体验经济,有了休闲经济,有了娱乐产业,有了精神文化心理大量的需求,有这个需求,有人买单,我们的产业才能发展起来。那么在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使他们这个部分串联起来的中介机构,流通的机构,转换的机构,这就是从内和外两个方面,对内我们是产业的中介,对外是什么?对外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文化贸易。

所以我想这样五个部分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是实践提出了问题,理论做出了贡献,然后获得了提升,使得我们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之内,有了有序发展,并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我在谈到这里的时候,刚才我们谈到创新型国家,创新的这条线,确实是从科技提出来的,那么创意这条线,从文化提出来的,而我们的创新型国家,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科技和文化,两翼齐飞,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样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获得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我想文化创意产业为什么又出了叫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因为在当今中国的条件下,如何结合的问题很重要。我在北京,给北京市做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基础的时候,觉得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北京的文化产业,很早就提出来,但是一直发展不起来,我们进入新的时期,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提出我们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既把文化产业发展的部分,和更高的跨越各个领域的这样一个意义体现出来,所以我想文化创意产业应当在我们全球化条件下,在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出来,高科技是它的支撑,网络创造方式为指导的文化技术全面结合的特征,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重组的新兴产业集群。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是非常重要的突破方式,我们突破部门的壁垒、行业的壁垒、所有制的壁垒、地域的壁垒,文化创意产业绝不不是某一个地方做得成的。比如北京,做创意产业达到GDP的10.8%左右,这是因为一把手工程,高点起步造成的,从这个出发,所进行的,所以我觉得北京之所以能够以这样快的速度发展,是因为它的高点起步,高端发展才获得的。

(责任编辑:谢闽)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