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绕路说禅话颂古

2009-04-08华方田

竞争力 2009年3期
关键词:公案禅宗禅师

华方田

禅宗自创宗以后,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教外别传,直指人心,在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它贬抑传统经典,摒弃语言文字,注重自觉顿悟。到中唐后,这股思潮则发展到呵佛骂祖,非经毁教的极端地步,将强调主观内省的思想倾向推向高潮。可是,入宋以后,不立文字的禅宗一变而为不离文字的禅宗。不仅《语录》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而且大型《灯录》也相继出现。禅师们评唱公案,参究话头,着意于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使原有的禅风为之大变,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字禅”。“颂古”就是文字禅的重要代表形式。

“颂古”是以韵文的形式对公案进行赞誉性解释的语录体裁。因此要了解颂古,我们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公案,公案的形式及其特点。所谓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借用它专指前辈祖师们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公案一词在唐代就出现了,但公案的大量流行和运用则在宋代

参公案,以求开悟,是宋代禅修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公案意境深邃,其义难懂,不易为学人接受,这样就出现了诠释公案的颂古形式。

“颂古”首先由临济宗的汾阳善昭禅师开创。善昭(947-1024年),俗姓俞,太原人。十四岁出家。出家后长期游方,“历诸方,见老宿者七十有一人,皆妙得其家风”。后至首山谒省念,“大悟言下”。后又“南游湘衡”,“北历襄沔”(《禅林僧宝传》),前后达三十年。杨亿称他“效遍参于善财,同多闻于庆喜”。他的禅学思想便是在游学中形成的。宋淳化四年(993年),首山省念示寂,道俗迎请他住持汾州(今山西太吉县)太平寺太子院。从此,他“宴坐一榻,足不出越间者三十年”,遂有“汾州”之号。为了教授学人,善昭首创了颂古的形式,撰出《颂古百则》一书。他选择一百则公案,分别以韵文的形式进行阐释。他选用公案的标准是择优,不论宗派,唯以禅林公认的“先贤”言行,作为弘禅证悟的范例,流通天下,这一意图反映了善昭力图融合禅宗各家宗风的倾向,也为日后多数颂古禅师所接受。他的颂文还明确透露出:禅既可以通过文字“普告”学者,学者也可通过文字去“明”禅机。这一主张在他的颂古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善昭创颂古后,禅师们纷纷仿而效之,出现了大量的颂古之作。其中最著名的颂古作者除善昭之外,还有弘智正觉、雪窦重显、投子义青和丹霞子淳等。南宋僧人法应编,元代僧人普会增补的《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共收录机缘(公案)九百一十八则,颂古五千一百五十首,作颂的宗师五百四十八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颂古的风行。

颂古作为教禅学禅,启悟心性的教学手段,它的教学特点是“不说破”,留下参的话题和机锋。由于他借用了文字显示禅理,所以又称“绕路说禅”。“绕路说禅”顾名思议是不直接揭示禅,也就是“不说破”,不说破是禅师们惯用的教学方法,是针对禅机不说破,因为拿禅宗观点讲,道遍一切,到处充满禅机,到处充满着真理,如果直接用言语来诠释形容,不仅不能表示,而且还会令学人产生执着。为此禅师们大多采用不说破方法,以诱导和启发学人。

猜你喜欢

公案禅宗禅师
灵 山
中国公案小说
落叶禅
论释惠洪《渔父词》八首的叙事艺术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三尺公案”的由来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