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三匹马的影响等

2009-04-07

销售与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发展

施 炜

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实一直都是“三匹马”在牵引。一匹马是出口经济,即通过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参与世界分工,也就是郎咸平“6+1”理论中的那个“1”;第二匹马就是内需,这些年有所发展,但是跑得并不快;第三匹马就是投资,这匹马,狂奔不已。投资又分两方面,即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

这“三匹马”30年来一直在跑,近年来速度相对最快的是出口,这其中原因很多,包括美国的货币泡沫、人民币贬值,以及中国的民营企业面对国内复杂市场环境,并且难以进入某些产业,只能外向出口等等。

此次金融危机中,“三匹马”同时出了问题。出口这匹马不怎么跑了,因为金融危机导致订单数量快速下跌;内需这匹马本来跑得就很慢;现在只有4万亿的政府投资这匹马在跑,企业投资也下降了。

在中国经济最近10年的发展中,由于内部采取双积极政策,外部源于美元泛滥的需求大增,导致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共振,其结果就表现为政府大量修路,建开发区,搞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产能不断扩大。如此下来,积累了众多的产能,但是需求仍然不足。当经济危机出现时,需求进一步萎缩,富余的产能需要慢慢消化,企业投资估计将有较大的收缩,除了极少数属于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企业之外,其他领域传统制造业产能都要压减。以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为例,最近几年一些上市公司所占有的矿山资源以及冶炼能力都在五倍甚至十倍的增长,导致了产能激增。

中国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不足

从历史的角度看,可以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80年代、90年代,2000年至今。

80年代的企业发展,从产权性质来说主要是两类:一个是苏南的乡镇企业,一个是浙江和珠三角的民营经济,像广东的何享健、浙江的鲁冠球等,他们所掌管的民营企业,当时还没有国际化,主要做的一是国企的配套,这个以苏南企业为主;二是国企的补充,因为当时人的欲望被部分释放出来了,出现了一些新的需求,国企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民企正好做个补充;三是替代国外产品。

90年代开始就不一样了。我曾做过统计,中国最著名的品牌基本上是90年代前后诞生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例如格力电器、TCL彩电发轫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为、长虹、创维等企业都是90年代前后,经过十年改革开放的孕育诞生的一批国内品牌企业。在这个阶段,这些企业的发展第一是基于内需,第二是进口替代,主要是消费品领域的低层次进口替代。

2000年以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出现了新一轮的进口替代,产品从下游开始走向上游。此时外向型经济下长三角、珠三角企业国外订单逐渐增加,国际化加速。在这一阶段,国企改革见到成效,与之伴生的是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寻租增加且形式日益多样化。民营企业的发展势头总的来说不及国有企业。

2000年以后,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许多企业也错失了一些机会,内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在战略上没有走技术导向(华为是特例,不能代表中国企业)的路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家电企业没有往上游延伸,没有核心技术的突破,而是进行了一系列横向扩张。2000年以来有些企业依托国内外市场迅猛扩展后,并没有进行不对称竞争,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没有在后发的情况下突破,没有聚焦,而是进行无关多元化发展,个中原因值得分析。

总体来说,我对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是很乐观。

从下游到上游,一些产业的竞争格局都不乐观。先从快速消费品行业说起,目前能够主导这个行业的中国企业已经非常少了。例如,目前的食品饮料基本上被外资拿下,可以说饮料行业的五分之四都被外资占据,只剩一些边缘化的产品、功能性饮料等。一个特例是,目前的牛奶基本是中国企业主导,因为该行业涉及奶牛养殖,外资暂时没有介入。但是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外资本也可能大规模进入,他们的机会来了。

再以家电为例,彩电行业外资己占主导地位了。国产品牌在整个液晶电视领域的利润空间非常小,虽然产量非常大,但几乎不盈利。只有白家电领域中国企业占有一些优势,因为其核心部件比较分散,除了压缩机外还有塑料、钢材等。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技术突破,自家电领域同样会出现危机。而且,目前危机已经出现,空调能效比就是一个例子。日本希望我国空调能效比提高,而中国许多企业基本不达标。在服装行业中,中低层次的休闲服等还是中国品牌占有,这与中国棉纺织业有关系,创新要求也不高。

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更不乐观。例如,现在手机的系统有google系统、诺基亚系统、微软系统和imhone系统,它们和运营商合作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价值链,而中国企业在其中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汽车行业中,中国品牌也不占主导地位。现在只有一些中间品,外资品牌的渗透没有这么强,例如水泥。污染的产业外资没有进入。钢铁业、有色金属带有垄断性质,外资进不来。再往上游的软件技术以及半导体行业,无论是操作系统软件,还是高端芯片基本是外资独占了。

所以,尽管这些年中国GDP增长非常快,但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相对不足。当然,也不是没有亮点,华为、中兴这样的通信设备供应商给了我们信心。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