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农业技术的探索

2009-04-07孙寒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农村中学生物教学

孙寒梅

【摘 要】为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生物教学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农业生产知识,还要多利用课外活动拓展农业技术,并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农业专题讲座,探索一条以课堂学理论、家庭搞应用、随时搞咨询的新的劳动教育模式。

【关键词】农村中学 生物教学 农业技术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简单、呆板、必需教具不足,教学设备简陋,教学经费紧张和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无法发挥、利用等弊端。只要利用好农村特有的环境资源,自然资源,育教于实践就能使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即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克服现有农村生物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使生物教学与农业实践紧密相联,需要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师在现有条件下,自觉地、力所能及地进行农业知识、技能与现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相互渗透。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的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农业生产知识的教育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感性知识,穿插一些具体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以便学生更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这样会拉近学生与生物学的距离,也可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并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如学习“环节动物”时,对于有些养鸡户,一到夏秋时期,在雨后顺手拾来活蚯蚓喂鸡的错误做法给予正确指导。蚯蚓是高蛋白饲料,能提高鸡的生产效益,但蚯蚓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者,对鸡能传播楔形变态绦虫、环毛细线虫等,使鸡体质衰退,生产力下降,故绝对不能用鲜活的蚯蚓直接喂鸡。我们可以将收集到的鲜活蚯蚓,用清净水漂洗干净以后,加热煮沸5分~7分钟,即可有效杀死蚯蚓体内、体外的寄生虫。并将洗煮后的蚯蚓切成小段,添加到饲料中混合喂鸡,产蛋鸡每天每只饲喂15克~20克或添加饲料量的12%~5%。另外,鸡群应定期用左旋咪唑药剂驱除寄生虫,每年可驱虫3次~4次。

二、让学生走入大自然,利用课外活动拓展农业生产知识的教育

农村中学的生物课应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学校周围的田野、山沟、农场去,认识生物,采集并制作植物标本,利用自制的捕虫网捕捉蜻蜓等昆虫,制作成标本,这样不仅可以补充课堂教具,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延伸他们与社会相联系的知识触角。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蔬菜大棚,走访果树种植户,去学习他们如何对果树进行秋剪,并了解这样可以改善光照、增强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积累、缓和树势,特别是对幼树、旺树和结果少的树尤为重要。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根据地区的特点,利用兴趣班开展简单先进的农业专题讲座

北方地区冬季是农闲季节,也是蔬菜淡季。利用兴趣班我们通过预先调查并征求学生的意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给学生讲了两个农业专题:一是芽苗菜的种植,二是让鸡多产蛋的有效措施1994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给出的芽苗菜定义是:“凡利用植物种子或其它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统称为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或芽菜。”也就是说我们食用的是各种种子萌发长出的芽。

它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无污染,绝对的AA级绿色食品,属无土栽培范畴。这是因为芽苗菜的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主要来自于种子自身贮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足以供给其生长,不需要土壤,这样可以防止病虫害等,整个生产培育过程只需定期适量喷水,不需施任何农药、肥料或生长素;且芽苗可食用,芽根可作饮料或直接沤肥,所以无任何公害,且非常环保。

其次,少占地,取材广,零投资,风险小,方法简便易学,栽培技术易掌握。家庭栽培可在庭院、室内或阳台,占地只需摆下一个立体栽培架(1.5米×0.6米=0.9平方米)的不到一平方米的面积即可;出苗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可用厨房器皿(浅型置物筐、洗脸盆、果盘及平底碗碟等)或小型家具(脸盆架、书架等),只需投资购置种子的费用。

再次,芽苗生产周期短,全年都可以栽培。此类栽培属室内作业,环境条件只受人工控制,不受季节、天气影响,只要温度、水分和管理条件都适宜,一般种子从发芽到芽苗菜形成,最快为5~6天,最慢为20多天;豌豆苗的生产周期为8~10天,萝卜苗为5~7天,平均一年可生产30多茬,每平方米的面积的年产值相当于一亩菜地的年产值。

最后,芽苗菜品种繁多,价格便宜,营养丰富,药食两用,食用方便,也可作改善室内环境,作“园艺疗法”的良好素材。目前已经开发成熟的芽苗菜达50多种,豌豆、萝卜、红豆、芝麻、苜蓿、香椿等;芽苗菜内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极易被人体吸收的活性微量元素,西方学者还研究出它有可抗疲劳、抑癌症的功效。

这个专题的讲授我们一共介绍了豌豆、萝卜、红豆、绿豆等14种芽苗菜的种植方法,而且还介绍了常见的芽苗菜的菜谱,兴趣班的同学都回家试种了几种,很多家庭已经在农闲时吃上自己种的芽苗菜,并且还相互传授经验。芽苗菜的种植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丰富了农村的菜篮子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有的家庭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并且在市场上的销售也很好,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种植项目。

另一个专题能使鸡多产蛋、产大蛋的措施,也受到了兴趣班同学的欢迎。其方法如下:

1.多留公鸡,一般可按正常的公母比例再增加2%~3%的公鸡数量。

2.饮剩茶水。清水加入量为剩茶水量1/3,一般可提高产蛋率5%左右。

3.喂蜂蜜。在鸡产蛋期,按饲料60份、蜂蜜1份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均匀喂鸡,连续喂5天~7天。

4.喂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在产蛋鸡的日粮中加入0.3%的碳酸氢钠代替食盐,能使鸡的产蛋率提高3%以上。

5.增加光照。每天保持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除了白天让蛋鸡到户外活动外,晚上还要在鸡舍内增加光照,这样能延长产蛋期使鸡多产蛋。

6.饲喂稀土元素混合饲料。在每公斤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400毫克的稀土元素,即硝酸盐稀土、氯化盐稀土、磷酸盐稀土、柠檬酸稀土(只选其中的一种即可),与饲料混合均匀,让鸡自由采食,一般可提高产蛋量19%以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这样,用稀土元素喂鸡,还能降低生产成本,且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鸡的食欲。

另外,我们还可以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设置,自编乡土教材。如编写《果树的整形与防病》、《果蔬保鲜》、《西瓜的嫁接与管理》、《养猪综合技术》及《生态养殖设计与操作》等,让每位学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把学到的生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谋得一技之长。不仅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还可以发家致富,振兴当地经济。

参考文献:

[1]饶敏杰,夏海云.家庭巧种巧用芽苗菜[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12.

[2]卢健平.农村百事通[J].2006,(12):47-78.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农村中学生物教学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