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约的新生机
2009-04-07陈君
陈 君
一个甲子,“华约”早已成了陌生的历史名词,而“冷战活化石”北约仍然热闹地活着
4月3日和4日,来自北美和欧洲的26个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将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和邻近的德国西部小镇凯尔举行峰会,并庆祝北约成立60周年,这是北约首次在两个国家举行同一届峰会活动。
一个甲子,“华约”早已成了陌生的历史名词,而“冷战活化石”北约仍然热闹地活着。多年来跨越大西洋的寒意似乎将要结束了。法国总统萨科齐已经决定带领国家重新全面加入北约,戴高乐主义者长期以来制约华盛顿的雄心归于沉寂。
“不得不承认北约东扩挽救了北约,这要感谢美国人的点子。然而,北约扩张的边界在哪里呢?今天存在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它会帮助世界建立秩序还是制造混乱?它自身越来越多的麻烦该如何解决?”美国布鲁斯金学会学者约翰•桑顿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有感而发。
张扬的“北约东扩”
回望半世纪风云,北约扩张好似一部没有结局的连续剧。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共14条,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
北约曾被称为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国防部长组成,常设理事会由全体成员国大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分别于1955年和1982年加入该组织。这3次扩张,北约进行得“悄无声息”。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和对立面华约组织的解散,北约作为纯军事组织其实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但北约非但没有跟随华约走入历史,反而扩大了活动领域。
美国乘机调整在欧洲战略,提出北约东扩主张,意在把西方在欧洲势力范围东移,以填补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地区出现的“真空”地带,确立北约在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1994年1月,布鲁塞尔北约首脑会议正式通过东扩计划。1997年7月,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3国加入北约,东扩计划由此启动。
据军事专家统计,北约在波捷匈3国加盟后,地面部队增加了近13个师,坦克、空军和海军兵力将各增强15%,其前沿地区向俄罗斯边境推进了650至750公里。北约的战术航空兵从波兰境内已能威胁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等重要城市。
北约的最大一次东扩完成于2004年。是年3月29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7国,在华盛顿向北约递交了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成为这一组织的新成员。
至此,北约成员国已达26个。
“接纳每一个成员国,都需要漫长的谈判,经过繁琐的程序,甚至长达几年。每一次谈判都令人精疲力竭。”法国驻北约前大使阿布崴尔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
北约的边界在哪里
匈牙利国防部长塞盖莱什•伊姆雷3月6日向外界确认:北约峰会将正式接纳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为成员国。
去年7月9日,北约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签署了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北约的议定书,从而使两国入约进程迈出关键的一步。这是北约第一次吸纳西巴尔干地区国家。“这不仅是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国历史性的成就,也是北约历史性的成就。” 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说。
和欧盟一样,北约也把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各国当作未来扩大的目标。夏侯雅伯多次表示,巴尔干国家加入北约是确保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唯一出路。
但北约的胃口并不止于巴尔干。在去年4月举行的布加勒斯特首脑会议上,北约明确表示,曾经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最终会成为北约成员国。
毫无疑问,北约东扩伊始,就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在美国前总统布什任期内,美国计划推动乌克兰、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认为这些均对它的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然而,北约东扩已是大势所趋,俄罗斯在与西方国家经过多次较量和相互妥协后于1997年签署了俄与北约相互关系文件。该文件承诺让俄罗斯对北约事务有一定程度的发言权,以此换取了俄对首轮东扩的默认。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唐小松认为,北约东扩是美国长期以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压缩俄战略空间的办法,反导体系的部署是该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北约行动是成功的。
“这么长时间,俄罗斯早学会了适应。对于北约东扩的影响,俄罗斯已经没有了脾气,并陶冶出足够的耐心和忍让。当然,为安抚国内舆论和民众的压力,俄政府也会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大国间互动有基本的游戏规则,当一方明显示弱时,另一方会留有余地。” 唐小松说。
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扩大在欧洲地区没有限制,大门对所有欧洲“民主”国家敞开。
冷战后的新使命
在冷战结束20年后,北约找到了新使命——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进行“人道主义干预”并在战后维和。
用中国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话讲,北约为了证明冷战后自己的用处,抓住每一个机会充分表现,“一是大幅度东扩,二是参与军事行动” 。
现在,令“内定”的北约新秘书长、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最烦恼的事情恐怕就是在阿富汗的战事了。但《纽约时报》欣喜地看到,阿富汗是北约发展的新机会,虽然“目前,那里的局势与失败的距离短得令人恐惧”。
然而,敏感的媒体也“由表及里”,发现了北约内部存在的问题。
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之战是北约在欧洲之外进行的第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场对决新世纪新敌人(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腐败、统治不稳)的战斗。然而,北约的26个成员国中,真正冲锋陷阵的只有5个: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和丹麦。其他众多北约国家则扮演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德国士兵只能在相对和平的北部扮演非战斗角色。
老北约的军事指挥系统的确需要改革。其实,在五六年前,北约就已经决定通过精简军事指挥机构提高北约的应变能力。20个军事指挥机构被精简到11个。
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它是北约“唯一的”最高军事行动指挥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另外,北约又建立了一个职能性的盟军改革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目标是加强培训、改善军事能力、检验和发展军事原则、通过实验评估新概念。该司令部的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
在战区层次,原有5个战区司令部精简为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在战术层次,原有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精简为6个,它们分布在德国、英国、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国,隶属于上述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
“北约应当将拖延已久的转型付诸行动。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空谈多于行动。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目前北约的框架过时而臃肿。考虑到此中涉及的国家利益,这仍是一个艰难的解决过程,但想到军事预算所承受的压力,转型的政治环境从未像今天这样良好。”法国驻北约前大使阿布崴尔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今,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欧洲已经达成共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约必须继续存在,即便在激烈的争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