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茭白田应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试验初报

2009-04-06胡美华俞朝沈学根陈加多陈孟华吕文君

长江蔬菜 2009年16期
关键词:诱虫磐安桐乡

胡美华 俞朝 沈学根 陈加多 陈孟华 吕文君

(1.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杭州,310020;2.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桐乡市农技推广中心;4.磐安县农业局蔬菜站;5.景宁县农业局农作站;6.新昌县农业局蔬菜站)

茭白田应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试验初报

胡美华1俞朝2沈学根3陈加多4陈孟华5吕文君6

(1.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杭州,310020;2.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桐乡市农技推广中心;4.磐安县农业局蔬菜站;5.景宁县农业局农作站;6.新昌县农业局蔬菜站)

茭白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生蔬菜品种之一,年栽培面积2.7万余hm2,二化螟是茭白生产上遇到的主要虫害。据各地多年试验,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田二化螟不但符合精准测报的要求,而且有较好的防效,可大大降低茭白下一代二化螟雄成虫的种群数量,从而扭转茭白害虫防治方法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被动局面,解决茭白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为了进一步摸索茭白田应用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二化螟的效果及最佳使用方法,我们组织了茭白主产区不同栽培类型的多点重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宁波纽康生物信息有限公司生产的二化螟诱芯和诱捕器,采用水盆型诱捕器,诱虫盒中加入1/3掺有少量肥皂粉的水,增加捕虫效果。

1.2 试验处理

试验在磐安、桐乡、嵊州、新昌、景宁等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茭白田进行(表1),每个点于3月底4月初用二化螟性诱剂开始测报,在田间放置5个测报点,做预备试验。当茭白田诱捕器诱到二化螟雄蛾时,开始正式试验,设3个试验处理。

①诱捕器密度:按每667 m2放0.5个、1个、2个3种,重复3次。②诱捕器高度:分别设50 cm、80 cm、120 cm 3个固定高度,重复3次。③诱芯有效期:按每隔20 d设3个诱捕器,不更换诱芯,连续投放4次,分别观察诱芯20,40,60,80 d的诱虫量,重复3次。

1.3 试验方法

夏茭及春栽类型的茭白4月上旬放置诱捕器,棚茭提早到3月下旬,秋栽类型的茭白成活返青后放置。每667 m2放1个性诱捕器,诱捕器大田间隔30~50 m。应用面积宜连片3.3 hm2以上,中间摆放可稀,四周要密。诱捕器放置高度离作物叶面10~20 cm,因而随着茭白的生长需人工升高诱捕器至一定的高度。定时检查诱捕虫数与诱捕器水盆水面,一般每隔5 d到大田检查一次,诱捕虫数超过一定量时要及时清理与更换,及时维持水盆1/5的水面。

1.4 调查记载方法

有条件的每日记载诱虫量,保证3 d一次,当诱虫量下降时及时更换诱芯(5月20日前可6周更换1次,以后4周更换1次),直到整个试验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捕器放置密度试验

磐安点:试验安排在万苍乡雅庄村陈光丰的黄门畈承包田,砂质壤土,肥力较好的连片高山单季茭白田。5月上旬放置,挂诱捕器当日开始每3 d观测记载1次诱虫盒中二化螟成虫数量,直到连续3次观测不到诱虫盒中二化螟成虫。结果见表2。诱捕器放置密度试验诱虫量以每1333 m2放1个诱捕器最多,平均每个点诱虫78.0头,折合每667 m2诱虫39.0头;每667 m2放1个,平均每个点诱虫46.3头;而每667 m2放2个诱虫量仅为14.7头。

表1 茭白二化螟性诱剂试验点情况及主要试验内容

桐乡点:试验安排在董家双季茭白田,肥力条件较好。4月25日上午在茭白田中试装诱捕器测报,4月26日上午调查无,4月27日上午调查无,4月28日分别为5头和3头,4月30日上午调查为4头和3头,即开始进行正式试验。

表2 茭白田诱捕器放置不同密度的二化螟诱虫量

表3 茭白田诱捕器悬挂不同高度的二化螟诱虫量(起始日4月3日)

表4 景宁点茭白田诱捕器放置不同高度的二化螟诱虫量

不同放置密度的3个处理,单个诱捕器累计诱虫量接近(表2),分别为38.0,36.0,42.7头,其中1333 m2放1个诱捕器前期 (4月30日至5月31日)为25.0头,后期(6月1~18日)为13.0头,折合每667 m2诱虫19.0头;每667 m2放1个,平均每个点前期20.7头,后期15.3头,折合每667 m2诱虫36.0头;而每667 m2放2个,前期25.0头,后期17.3头,折合每667 m2诱虫85.4头。与磐安点趋势有所不同。

新昌点:试验安排在澄潭镇上旺村单季高山茭白田,肥力条件较好。结果见表2。该点总体诱虫量较少,不同放置密度单个诱捕器诱虫量趋势与桐乡点相同,即诱捕器放置密度加大诱虫量增多,折合每667 m2诱虫量分别为6.7,13.0和48.6头,其中每1333 m2放1个诱捕器前期(4月24至5月10日)为3头,后期(5月11~22日)为10.3头,累计诱虫13.3头;667 m2放1个,平均每个点前期0.7头,后期12.3头,累计诱虫13.0头;而667 m2放2个前期4.3头,后期20.0头,累计诱虫24.3头。

2.2 诱捕器放置高度试验

嵊州点:诱捕器放置点与点间隔50 m,诱芯于4月3日投放,每4周更换1次。试验表明(表3),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的诱虫量接近,悬挂高度50,80,120 cm的诱捕器累计诱虫量分别为96.7,95.0,83.0头。不论是分时间段还是从整个使用期看,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磐安点:试验安排在磐安县尚湖镇尚湖村王福兴户位于加畈的水田,砂质壤土,肥力较好的连片高山单季茭白田。结果见表3,悬挂不同高度诱捕器的二化螟诱虫量以悬挂高度为50 cm最多,平均每个点诱虫38.7头;80 cm平均每个点诱虫13.7头,120 cm平均每个点诱虫12.3头。

表5 茭白田放置不同时间的诱芯诱捕器的二化螟诱虫量

桐乡点:试验安排在董家双季茭白田,肥力条件较好,结果见表3。双季茭白诱虫情况与磐安单季茭白趋势完全不同,诱捕器二化螟诱虫量以悬挂高度越高诱虫量越多,其中120 cm平均每个点前期、后期、累计诱虫量分别为32.7,69.0,101.7头,80 cm诱虫量居中,分别为23.3,44.0,67.3头,而高度为50 cm诱虫量最少,分别只有22.0,27.7,49.7头,约为120 cm的50%,差异达显著水平。

景宁点:试验安排在澄照乡三石单季茭白基地病虫观察点,根据茭白生育期及植株长势特点,对性诱捕器设置了50,80,120 cm等3个不同高度,重复3次,3个点呈三角形,每点相距30 m,一般4~6周更换1次(其中5月20日前可6周更换1次,以后4周更换1次),观察从4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

由表4可见,不同诱虫高度对二化螟4~9月诱虫量及总诱虫量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相差不大。其中总诱虫量以高度80 cm最多,为100头,50 cm的也有97.0头,二者不同高度的总诱虫量比较接近,比高度120 cm的诱虫量86.0头分别增0.16倍、0.13倍。

2.3 二化螟诱芯有效期试验

嵊州点:试验情况同该点高度试验。从结果看(表5),一是使用时间较短的性诱剂诱捕的虫量较多,效果相对较好,如第4次投放的新诱芯6月5~26日诱虫量为10.0头,而使用20,40,60 d后的诱芯同期诱虫量分别为13.0,5.7,7.3头,四者间对二化螟诱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二化螟诱芯在80 d后仍有一定的效果,起始日4月3日投放的诱芯,投放60 d后在6月6~26日诱虫量分别为7.3头,但效果有所下降。

新昌点:试验结果见表5,该点有效期观测时间较短,但趋势基本同嵊州点,即使用时间较短的性诱剂诱捕的虫量相对较多,效果相对较好,如第2次投放的新诱芯5月15~23日诱虫量为13.0头,而同期第1次投放的诱芯为6.3头。

3 小结与讨论

①不同海拔高度、不同茭白栽培类型的二化螟发生时间及高峰期有所不同 嵊州点为棚栽双季茭白,二化螟发生时间最早,其次为桐乡双季茭白,然后依次为新昌、磐安的300~500 m的山地单季茭白,景宁1000 m左右的高山单季茭白发生时间最迟。二化螟性诱剂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茭白不同栽培类型、海拔高度、生育期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作适当调整。

②诱捕器放置密度 桐乡点每个诱捕器诱虫量基本相同,因此单位面积放置诱捕器密度越高则诱虫量越多;磐安试验点反映,如害虫总体数量较少,则单位面积放置诱捕器密度越高则每个诱捕器诱虫量反而减少。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害虫数量基数,一般大面积应用667 m2放1个就可以取得较好防效,摆放中间可稀些,四周要密,两个诱捕器间隔距离可达50~100 m。

③诱捕器高度 桐乡双季茭白试验点诱捕器悬挂高度越高则诱虫量越多,景宁高山茭白诱虫量差不多,而磐安则反映50 cm诱虫量最多,而诱捕器悬挂高度越高则诱虫量越少,这可能与其茭白生育期迟早有关,应用二化螟性诱剂期间桐乡点植株高度已经较高、而磐安点植株高度仍较矮有关。因此实际应用过程中诱捕器高度最好能根据植株高度适当调整,稍高于作物叶面,固定高度则一般可设为80 cm。

④二化螟诱芯有效期 一般4~6周可维持较好的诱虫效果,建议5月20日前可6周更换1次,以后4周更换1次,当诱虫量下降时及时更换诱芯。另外二化螟诱芯有效期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据我们2007年试验,白天把斜纹夜蛾诱捕器收回、晚上挂出去诱虫可明显延长诱芯有效期。

⑤茭白田应用二化螟性诱剂防治二化螟田间诱虫量差异较大,试验存在较大的误差 一是不同试验点间、甚至同一试验点不同试验间诱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二是同一试验间尽管不同处理诱虫量差异明显,但仍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试验仅重复3次、次数较少有关。

⑥其他 水盆型诱捕器诱虫效果好于斜纹夜蛾等应用的直通式。

10.3865/j.issn.1001-3547.2009.16.026

浙江省科技厅成果转化项目资助

致谢:承蒙宁波纽康生物信息有限公司杜永均博士审阅指正,特致谢!

胡美华,男,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瓜果技术推广工作,电话:0571-86757889。E-mail:mhhu@sohu.com

2009-07-27

猜你喜欢

诱虫磐安桐乡
磐安工业园区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浙江磐安:“交旅融合”,服务“两山”经济
平均落差300多米 杭绍台高速磐安大盘山路段即将完工
全降解诱虫板对大棚番茄主要害虫诱集效果初探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棚室蔬菜小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以浙江省磐安页岩砖瓦厂为例
桐乡东池蚕种生产新模式试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