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群众文化发展策略

2009-04-05丁耘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群众服务

丁耘

(常州市文化馆,江苏常州213003)

公共文化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举办的、非盈利的、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政府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人类文化学家认为,文化不仅体现为一种价值,而且体现为一种力量。文化的力量既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提高其民族素质,又可以整合各种社会关系,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文化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作为国办文化的机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的群众文化主体工作就充分体现了鲜明的社会公益性质。而群众文化则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群众文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公共文化服务,是以国家为主导的面向大众的一种文化服务。它能为城乡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并创造条件为社会提供质量上乘的公共文化产品。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不断繁荣群众文化,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活动,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自愿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人的文化需求,自娱自乐、自我表现、自我满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及本领。无论是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还是组织、引导群众自娱自乐,都需要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高审美情趣,从而让生活更为充实,更有艺术品位和文化品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有了全面提高,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而思雅,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人们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能从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智慧,并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对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具有其他文化类型所难以替代的作用和功能。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的文化利益。群艺馆、文化馆是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机构,是代表国家文化意志和文化形象的主要载体和阵地,其主体主导作用,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工作职能来体现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和以人为本的文化服务理念。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多个春秋。文化科学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公共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

近年来,各地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正逐步担负起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社会角色,服务对象正日趋多元化,服务方式和内容也日趋多样化,工作层面已由满足大众基本闲暇娱乐需求的“说说唱唱、蹦蹦跳跳”伸展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一大批文化馆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场地优势,找准工作定位,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现了群众文化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休闲、娱乐功能

文化休闲、娱乐是人们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是人们实现自我、追求愉悦的精神需求,是获得心灵体验的重要途径。文化休闲和娱乐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生理要求。疲乏、苦累过后,解除心灵的重负和羁绊,或舒展肢体,或低吟浅唱,或交流艺事,或浪漫郊游,以轻松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他人,表现一下自己的满足心理,还原生活的本真和意趣。

(二)文化传承功能

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传承性。群众文化是众多现代专业文化艺术生成的基础和母体,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承功能及作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世代沿袭继承下来,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地方性传统文化。只有充分发挥传承功能,不断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不断挖掘、抢救、保护、利用当地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才能使我们的群众文化更具有特色和本土文化优势。

这类特色文化活动在常州地区的农村乡镇层出不穷,并逐渐成为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主流。如:溧阳社渚的跳幡神、跳五猖等系列傩舞的重放异彩,金坛巨村龙舞的生动展示,新北万绥猴灯的复苏,武进前黄斗牛的挖掘面世无不有效地提升了常州农村公共文化的品位,充盈和丰富了全市群众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艺术审美功能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形式,对生活的表现更为直接。人们在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情得以愉悦,情操得以陶冶,境界和修养得以升华。这种升华过程,即是“以情感人”的形象化审美过程。如:主题音乐会,随着多色调的乐曲歌曲的演绎,参与者的思想情绪或激昂慷慨,或深沉感怀,或轻灵飘逸,从而获得各种真切的审美体验。

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应顺应新形势的变化,依据现代人的艺术欣赏口味和习惯,用尽可能完美的艺术手段,通过一件件艺术精品,生动地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的独特魅力,以满足和培养广大群众的艺术审美需求。

(四)社会教育功能

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必然要求人们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技知识和应时的劳动技艺,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逐步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环境的嬗变,尤其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分化,文化馆工作人员突破了旧有的工作模式,更新了传统的工作理念,通过强化自我,提升学习力,拓展了全新的工作职能,实现了社会教育的理性大回归。通过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多途径地开办多所学校、社区学校,满足了各种年龄段、多种知识层次群众的学习要求。

近年来,为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常州市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奋斗目标,倡导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辐射、开放式的社会教育机制中,我们的基层文化部门显示出了自身的人才优势、场地优势。广大市民参加学习、培训的科目五花八门,如电脑、外语、美容、礼仪、模特、插花等,无疑,这又拓宽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发展生存空间和领域。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群众文化发展策略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新的命题。要着力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在数量、布局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围绕“公共”和“服务”两大主要内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应根据社会大文化建设的工作需要,设置综合性的管理协调机构,把文化、体育、科技、广电等部门的力量进行有机整合,举办好全地区的各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展所能,形成合力,使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有计划地向深层次发展。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

应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纳入政府文化部门的责任制考核。要把群众的认同度和满意度,社会诸方面的评议意见,作为评价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发展体系,使公共文化建设内容真正列入城市综合实力指数。

(三)以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依托,建立完善的上下通达、纵横交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效使用、可持续运行的方针,大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市、辖市及区(县)、镇乡(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公共文化网络。按照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全面考虑文化设施的辐射半径,并依据城市各小区的分布来规划。在农村则应建立以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村级俱乐部)为基础,以新型文化户为补充的三级文化网络。在城市全面推进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应通过改建、扩建、置换、新建等多种形式,建造起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融科、教、文、体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公益性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同时,鼓励各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构建以公益文化设施为主导、社会文化设施为补充的大文化服务体系格局。

(四)重视群众文化精品生产,搞好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供应

从整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之高低是检验政府为民执政的绩效和衡量人民群众享用文化权益的重要标尺。应以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归结点,搞好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和文化利益。

群众文化工作重在普及,而精品生产则重在提高。精品主题鲜明,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能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高雅的艺术享受及启迪。群众文化只有通过生产精品,树立自身的形象,在社会文化的竞争中才能确立自身的地位,体现整体实力。

要采取措施,运用多种文化服务形式,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精神食粮。尤其要抓好为农民兄弟服务的“三流动”活动,即流动舞台进镇,流动图书进村,流动电影进庄。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重点辅导,力求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让农民兄弟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的成果。

[1]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1-106.

[2]周和平.就“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答记者问[EB/OL].(2008-03-14).http://www.lyci.net/Article-showasp?Article ID=879.

[3]陈建一.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助推器[N].中国文化报,2007-02-02(3).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群众服务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