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认知
2009-04-05戴丽琼
戴丽琼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隐喻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隐喻的研究经历了由修辞学向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过程。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将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来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单一的修辞层面发展到语义学、语用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层次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如概念隐喻理论等认知角度的理论。许多语用学家在研究隐喻时,都强调语境在隐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一、语用学隐喻研究背景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含有across(穿越,通过)的意思,-phor或-pherein表示carry(运载),所以metaphor原义是“由此及彼”的运动,是一种转换[1]。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其一称为“喻体”,其二称为“本体”。也就是说,隐喻是用甲类事物来说明乙类事物,通过词义的归类或延伸来构成新的涵义,以常用的文字或现象来表达与字面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种概念。
然而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认知思维的一种方式。对隐喻进行明确、系统阐释的要首推I.A.Richards。Richards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人类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2]。
在Richards观点的基础上,Max Black发展形成了隐喻的语义观。他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将其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比传统修辞学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的说法前进了一大步。但将隐喻仅限于句子层次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因为它忽略了语境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隐喻的现代认知观。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3]因此,隐喻就其本质而言不属于纯语言范畴,而属于认知范畴。但是Lakoff等人提出的“经验主义语义观”,否认有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的划分,认为一切所谓的“意义”都来源于人的认知,从而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4]。
另外,Grice在1967年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他认为:“话语有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指人们能按常规通过字面意义而获得的话语意义;非自然意义则指人们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5]Grice认为隐喻是会话含义的一种特例,从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去看隐喻是从语用角度去解释隐喻的一种尝试。但从遵循或违反合作原则来解释隐喻显然是过于简单,只能提供部分辨认隐喻的标准,还没有揭示隐喻的本质,对有些既可做字面理解又能做隐喻理解的句子,其理论就无能为力了。
Searle进一步详述了隐喻理论。在Searle看来,“隐喻表达的字面可以陈述为命题S是P,但命题S是P的实际含意却是S是R。对隐喻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计算R的值的过程。在听到‘S是P’时,要找出R的可能值,就必须寻找S可能与P相似的方式”[6]。Searle提出了八条原则来解释寻找策略。Searle的隐喻观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提出的八个原则就有八种不同的相似性,从最明显的相似性到最不明显的相似性,这样一来,一句隐喻性的句子得从八种不同的相似性中选择,这样对隐喻的动态研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1986年,Sperber和WiIson在认知语用的框架下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为隐喻认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使隐喻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认知的阐释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于1986年在其合著的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关联理论是关于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它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交际中的信息推理过程,描述了人们对每个话语的认知过程和话语本身与语境的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话语与语境关联的过程。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寻求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语言。”[7]关联理论以关联为原则,以明示—推理为理解模式,以获取话语与语境效果之间的最佳关联为言语交际活动的目的,即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认知语境、明示—推理模式和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的重要组成要素,在对隐喻话语进行认知阐述时,三个要素是一个连贯的步骤,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少任何一个步骤都无法完成对隐喻的完整阐释。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关联理论下的隐喻观,文章将以这三个组成要素分别作为侧重点,阐述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认知过程。尽管如此,在阐述每一句隐喻的过程中,依然清晰可见语境、推理和最佳关联的紧密配合。
(二)认知语境与隐喻认知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8],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所以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其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在语言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构成听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语境不仅仅限于客观环境等非语言语境,话语本身等语言语境。
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听话人需要利用百科信息、逻辑信息与词汇信息生成一系列的语境假设去处理说话人的话语所提供的新信息或新假设,获取该新信息或新假设所产生的语境效果,从而推导出话语的含意,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所以,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一个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话语建立在新假设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上,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如:
例1Ideas are food.
把这一句隐喻放在语境中去理解,这时有关ideas的语境信息被激活,就会形成有关ideas的若干语境假设:
(1)Ideas can be digested.
(2)Ideas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ured.
(3)Ideas can be nourishing.
通过一系列认知语境假设,很快找到了ideas与food的关联性,从而获得了语境效果,并推导出了这句隐喻的含义,理解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例2Marriage is work of art.
要理解这个隐喻句子,听话人需要利用自身已有的百科信息,结合逻辑信息等形成一系列有关marriage的语境假设,找到与work of art的关联性:
(1)Marriage is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2)Marriage involves creativity.
(3)Marriage reveals your personality.
(4)Marriage calls for time and energy.
(5)Marriage needs investment.
(6)Marriage requires sacrifice.
在语言意义和激活的语境的相互作用下,婚姻和艺术品的关联性渐渐清晰,婚姻被想象成一件艺术品,从而使听话人理解了话语隐喻的含义。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隐喻的理解涉及听话人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听话人利用已掌握的语境信息帮助生成与当前隐喻话语相关的语境假设,从而理解了隐喻的内涵。
(三)明示—推理模式与隐喻认知
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理论中提出了言语交际的明示—推理模式(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即听话人从说话人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他们认为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而言,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的示意过程,即交际时说话人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但从听话人的角度而言,交际又是一种推理过程,即从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它认为隐喻是正常言语交际的一部分,而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下面就以此推理模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含义的理解进行阐述。
例3A:What kind of mood was the boss in?
B:The lion roared.[9]
在这个对话中,B的明示话语引起A的注意,A认为B的回答应该与她的问话是相关联的,从而根据B所明示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百科信息、逻辑信息与词汇信息进行推理,获得B的话语中隐喻的含义:
(1)The lion is ferocious and brutal animals.
(2)The lion roars when it gets angry.
(3)People shout out(or roar)when they get angry.
(4)The boss roared.
(5)The boss got angry.
通过从假设集(1)~(5)的推理过程,B最终推导出了结论“The boss got angry”,同时也理解了B的话语中的隐喻含义。
例4A:Do you like rugby?
B:I am a New Zealander.
A是如何理解B的话语呢?B的明示话语给A提供了一个推理认知环境,使A了解到B是新西兰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获得新西兰人爱打橄榄球这个语境假设。因此,A就能以这两个假设为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得出B喜欢橄榄球。
根据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想让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即认为在正常交际中,听话者总是力图付出最小的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为了获得最佳关联,人们必须依赖语境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为“相关”的信息上,“选择处理话语最佳语境的过程就是寻求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10]。
(四)最佳关联与隐喻认知
Sperber和Wilson认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交际双方之所以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型,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达到最大关联。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期待的是获取话语与语境效果之间的最佳关联,即在话语理解时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11]。在同等条件下,语境的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为进行加工处理而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该话语足以使听话人能够找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2)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努力,也就是说要给听话人提供足够的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一种随意交谈,跟其他话语一样,需要听话人结合认知语境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如:
例5Sally is a block of ice.
Sally是有生命的人,而冰是无生命的,如何阐述这句隐喻?大脑需要激活有关“冰”的语境信息,进而寻找到最佳关联:“冰是冷的→Sally是冷漠的。”通过推理努力获得语境效果,推导出话语的含义,即Sally is cold and unresponsive,从而建立了这句话与语境效果的最佳关联。其推理过程如下:
(1)Ice is cold.
(2)Sally is a block of ice.
(3)Sally is cold and unresponsive.
例6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Surgeon是如何被想象为butcher的呢?激活有关surgeon和butcher的语境信息:
(1)A surgeon is a doctor who performs operations on people.
(2)A butcher is a person who kills animals for sale.
(3)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4)The surgeon has a poor operation skill.
通过推理找到最佳关联:屠夫没有高超的解剖技术→技术拙劣的外科医生也没有高超的解剖技术,从而理解了这句隐喻的内涵。
最佳关联原则能够有力地解释隐喻现象,而隐喻之所以构成是在于它本身具有相似性。隐喻的理解就是寻找相似性的过程,从本质来说就是寻找其最佳关联的过程。
三、结语
认知语境、明示—推理模式和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的三个组成要素,在阐释隐喻现象时,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章分别以这三个要素作为侧重点,详细阐述了关联理论下的隐喻认知过程,清晰展示了认知语用学对隐喻的理解。关联理论结合人的认知在动态的语境中考察隐喻含义,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不足,对隐喻有较强的阐释力。关联理论开拓创新了隐喻研究的传统思路和方法,为我们学习言语交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入研究。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13.
[2]Richards I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93.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
[4]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15.
[5]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47.
[6]Searle J 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76.
[7]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19.
[8]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5.
[9]刘琴.隐喻的认知与工作机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53-54.
[10]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07.
[11]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