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中语义主观化探析
2009-04-05凌剑春
凌剑春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作为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语法化指的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 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程, 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认为是最主要、最常见、规律性最强的一种语义演变类型[1,2]。语法化的研究从语言历时变化来看语言共时现象,从语言演变的规律解释语法规则,寻找语言认知动因和语言变化对现代语言形成的作用,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研究非常重要[3]。从语法化的事实看,语义演变是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使用中发生的,表明语言并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跟语言以外的因素,如人的认知方式和语用推理密不可分。外在因素决定了语言的演变很少是任意发生的,几乎都有理可据。
在语法化的发展过程中,语义演变呈现出主观化的倾向。在日常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不仅要表达命题意义而且要表达“言者意义”,而后者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所谓语言的主观性,指的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如果这种主观性在语言中用明确的结构形式加以编码,或者一个语言形式经过演变而获得主观性的表达功能,则称之主观化(subjectivization)[4]。Traugott最早将主观化纳入语法化的研究框架,并从语法化的角度对主观化作出定义:主观化指的是“意义变得越来越植根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这样一种语义-语用演变过程[5,6]。在人们的会话过程中, 说话人总是不断把说话的目的、动机、态度和感情传递给对方。语义主观化现象在英语汉语语言演变中大量存在,成为语法化的重要机制和特征。
语法化中的语义主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相互重叠的方面:从外在的描写转移到内在的评估、扩展到语篇和元语言用法以及说话人的判断内容不断介入。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并且这三个方面也说明了语法化过程是一个意义不断主观化的过程,是一个渐变过程。
一、从外在描写到内在评估
语义从外在的描写转移到内在的评估的演变涉及到客观意义朝主观意义的转变,非认识情态朝认识情态的转变。情态动词的语法化过程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法化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情态动词是从实意动词演变而来的,含有“想、能、义务”等意义。如can最初含有表示主语有做某事的知识能力。类似的还有will,它是从含有“想要”的实意动词发展而来的。随着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和认知的深入发展,情态动词完成了从行动情态或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到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的演变。“行动”相对于“认识”来说,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而“认识”存在于人们的心智活动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发展到抽象的概念,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也就是说通过隐喻导致情态动词语义的增加,并且使语义从一个具体的认知域投射到一个抽象的认知域。例如:
a. This noisemustcease immediately!
b. Itmustbe lonely there at night.
a句中的must属于行动情态,表示客观上有采取某个行动的必要和义务。句中表示的就是由某种外界力量要求立即停止噪音,没有涉及到说话人,因此表示的是一种客观意义。b句中的must属于认识情态,表示说话人主观上对命题真假的认识和内在的评估。该句可以这样理解:I conclude that it is lonely there at night. 句子涉及到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因此表示的是一种主观意义。情态动词must就实现了从外在的描写转移到内在的评估的语义演变。
二、语篇和元语言的用法
语义扩展到语篇和元语言用法涉及到语义由命题功能转变为言谈功能,由客观意义转变为主观意义。我们所熟悉的连词while就经历了这样的语义演变。While起源于古英语副词短语pahwilepe,意思是‘at the time that’,表示两个行为动作同时发生,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例如:
a. She studiedwhileher brother played.
while在这里的主观化程度还不是很强,只涉及到说话人对主句和从句里的事件时间关系上的断定。于是就有了“她弟弟在玩的时候她在学习”的理解。随着人们对客观情景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增强,反映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总是借助作为客观描述的词语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传递出来。于是while的语义就获得了新的意义。例如:
b. That lasted those 19 winterswhileStephen was king.
新的意义主观性更强,因为它所突显的已不再是具体的时间关系,而是语篇结构。表示“同时”的具体所指功能已经丧失了,语用推理参与进来,表达的是一种语篇功能。于是该句就有了这样的推理:“That lasted 19 years because Stephen was king”。我们不难看出while的这种语义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事件关系的识解。
汉语中如“我说”、“你听我说”这些口头禅已不是字面上所要表达的要引述自己说的话,而是具有吸引听话人注意的隐涵语用功能。英语中let’s see也经历了由实意动词演变成具有语篇功能和元语言用法的固定短语的过程,类似于OK, well这样的副词。例如:
Let’sseenow, what was I going to do?
三、判断内容的介入
说话人的判断内容不断介入引发了语义由句子主语向言者主语的转变,使得语义越来越朝着说话人的主观评价方向发展。以英语汉语中两个类似结构“I think”、“我觉得”进行分析。think一般是作为引入命题的实意动词,例如:
a. Ithinkthat everyone should be strict with himself.
这里所表示的是说话人的某种信念,还没有涉及到说话人个人的观点。当think和I 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固定结构时,我们发现它的语义在逐渐地主观化。首先,它选择和I并在一起构成短语而不是和其他人称,而且这个结构中的主语I已经失去了指称特征,足以说明是从说话人的角度为出发点;其次,这个固定下来的结构在语篇中的位置没有受到限制,演变成一个自由的插入语,相当于一个副词。请看:
b. Mike likes playing football,Ithink.
这个句子不单单是表达“Mike likes playing football”这个命题,插入语I think的出现暗示了说话人对命题判断的介入。作为插入语的I think对句子命题的判断没有作为非插入语时那么肯定,说明了语义从句子主语转向了言者主语。而听话人也会从句末的插入语推断出命题“Mike likes playing football”是说话人个人的主观评价。
和“I think”类似的汉语结构“我觉得”也经历了语义不断主观化的演变过程。我们发现“觉得”也像“think”一样频繁和“我”连在一起,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频频使用,被重新分析成为话语标记,形成了具有类似情态副词功能的结构——“我觉得”。通常被用来表达命题的个人看法,以及降低对命题的肯定程度。例如:
a. 我觉得他们画的要好看些。
b. 小明的画比小利的要好,我觉得。
这里的“我觉得”作为插入语置于句末时,其语义功能和特征和英语“I think”结构及其相似,表达了说话人事后的回想,句子的含义就有了说话人主观判断的介入。
c. ……可是我觉得她的衣服……看起来就很成熟,不适合我们呀。
“我觉得”在这个句子中被说话人用来含蓄地表达不赞同的观点,和直接表达相比使听话人更好接受,说明说话人在会话交际中对认知策略的运用。
四、结语
本文运用语法化理论,对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主观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大量的语言事实入手,主要从语义主观化表现的相互重叠的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即意义从外在的描写转移到内在的评估、扩展到语篇和元语言用法以及说话人的判断内容不断介入。语义主观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个渐变过程,是一个主观化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主观化是促成语义演变的诱因,或者说主观化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语义从具体的客观意义向抽象的主观意义演变,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意义主观化现象的出现是人类认知和语言使用交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认知和语用推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opper P. J . , Traugott E. C. . Grammaticalization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61 62.
[2]吴福祥.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 ]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 (1) :23.
[3]Ungerer ,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 (4) :22.
[5]Traugott, E. C.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1989, 65: 31-55
[6]Traugott , E. C.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sation[ C].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fication. Eds. D. Stein & S. Wright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1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