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经验与启示

2009-04-05陈德钦

关键词:生产力道路特色

陈德钦

(三明学院 政法系, 福建 三明 365004)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回顾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总结其经验和启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获更大的成功。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两个阶段。

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借鉴“苏联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带有浓厚的苏联模式色彩。从经济发展看,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间,在经济体制方面我国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经济决策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经济调节实行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管理,市场机制的作用微小;经济利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经济组织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来组织经济活动。从政治发展看,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这种体制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体制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等弊病。它的明显特点,是强调权力的集中而忽视权力的合理配置,突出国家的阶级职能而忽视国家的管理职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在政治上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更加强化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我国政治体制上原有的那种特点被进一步强化,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造成国家政治生活中严重缺少人民参与、人民监督的机制和法制保障,最终成为文化大革命发生和难以纠正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文化发展看,改革开放之前即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实行国家统包统管为主的文化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但也造成了很多弊端。第一,总体布局上,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第二,结构上,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第三,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第四,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第五,文化思想观念上,人们思想观念受“左”的错误影响,排斥外来文化、鄙视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处于贬值状态;第六,文化属性理解上,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思想一直在文化行业占主导地位。以上弊端的存在抑制了文化事业单位以及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邓小平开创和设计、由江泽民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方面是在扬弃“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通过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和不断反思而逐步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步走向成熟的。邓小平复出之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反复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简明概括,标志着新时期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正式启动。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对本国国情这两大问题的正确把握。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邓小平和我们党解决了这两大课题。一方面,搞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概括了社会主义原则特征,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从而为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制度依据;另一方面,形成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基本国情依据。这两大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继续推向前进,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逐步走向成熟。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要求,在继续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六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六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保证。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的产生,无一不是离开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进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正确的思想路线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不仅是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缺乏民主法制传统,还有思维方式的保守和落后。唯上、唯书不唯实,是人们落后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为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左”的思想在我们党内逐渐占据上风,又出现了严重的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倾向。而毛泽东本人也逐渐背离了他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的理论和政策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邓小平率先反对“两个凡是”,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于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要勇于探索,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等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还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解决了怎样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问题,解决了怎样搞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解决了如何继承、如何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进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推进和保证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拓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要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探索,大胆开拓,必须坚定不移。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多种场合和多次讲话中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对于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是在新的思想解放的条件下,我们又取得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 坚持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如果说,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新民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那么,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并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十年内乱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面对困难和压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序幕拉开了,全面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挡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毅然决然地展开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1](P9)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P10)

3. 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和最根本的,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2](P204)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也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认识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党在实践中对此初步取得共识。主要反映在1956年党的八大文献中。八大对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作出了正确论断,可惜的是,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坚持下去。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59年的“反右倾”,直至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并以此定为党的基本路线,这就离开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文革”期间,林彪、“四人帮”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社会主义当作资本主义,大批“唯生产力”论,搞了近30年的社会主义,工人、农民的生活没有多大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首先,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1992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在这里,不仅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现,而且是放在本质的第一条。其次,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发展生产力的具体体现。邓小平指出: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4](P276)再次,其他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邓小平从坚持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提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这就把一心一意搞建设,建立在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坚实基础之上。经济建设是中心,其他各项工作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强调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新中国六十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4.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革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情况之复杂,工作难度之大,远远超过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要把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不仅改革搞不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的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的一条真理,也是新中国六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条重要经验。

三、六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现实启示

新中国六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从传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发展轨迹来看,至少可以得到三点现实启示:

第一,要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停顿,必须注重理论创新。传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导致在理论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主要表现在:否定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阶级斗争。由于这些错误的理论指导相继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运动,给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僵化,“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失效也是一样,它们都没能及时结合国情和世情,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变化,及时调整,与时俱进,从制度上和理论上不断进行创新。一种模式的形成,并不代表这种模式的终结,一种模式的生命力来自于随着实践基础的变化而及时进行理论创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就可以看出这点。邓小平理论形成是以对时代主题准确把握为前提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主题的转变下,才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根据国情、世情、党情的变化而形成的,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地建立起来;十六大以来,我党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执政理念,注重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生命力来自于随着实践基础的变化而及时进行理论创新。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模式应该是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总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模式而不能多样化,这给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成功探索进一步廓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的错误认识,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将会有不同特点的预见和推断。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模式是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这对解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问题无疑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第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20世纪的历史证明, 社会主义国家对待资本主义世界, 在坚持斗争原则的前提下, 共处和合作更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出现后, 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无时无刻不在琢磨怎样搞垮社会主义制度, 反共产党反社会主义始终是资本主义制度意识形态政治权力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当前我们要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去年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已经充分证明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极大。可以说,我们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因此,在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尽快化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危害,防止新自由主义的进一步侵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生产力道路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