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步探索县域城市“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

2009-04-03孙延章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资源设备

孙延章

蛟河市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麓一个多山的县级市,拥有46.7万人口,下辖16个乡镇,188所中小学校。自我省实施“农远”工程以来,我市坚持以促进学校均衡、协调、规范发展为原则,以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建、管、配、研、用”五方面开展工作,一边抓硬件建设、一边抓软件管理。蛟河市村级小学全部配备模式二设备,中心校以上学校均配备了模式三设备,工程设备覆盖率达到100%。目前,“农远”工程已从初期的设备建设阶段转到应用阶段。在“农远”工程大一期结束后,我市已初步建成了维持“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支持服务体系。

一、逐步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服务体系

“农远”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造福子孙的惠民工程,是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可持

续发展的工程,那就需要有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保障,促进它健康发展。首先我们成立了以教育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领导小组,并与项目校相关责任人签定安全管理与使用责任状。随着工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从设备安装、保管至维护,从资源接收、整理至应用,从三种硬件模式至三种应用模式都有较为系统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制度上墙,记录统一详实,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工作机制。同时,连续三年我们都从不同角度下发了“农远”工程设备管理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从而在组织上、制度上保障了“农远”工程设备应用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二、逐步建立日臻完善的设备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远程教育设备是否能用、是否好用是设备应用的重要前提,它包括设备硬件服务体系和资源接收服务体系。我们采取了“三级一网”的技术服务网络,首先对各项目校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培训,每位网管员参加省市县级培训都在4次以上,村小网管员熟练地掌握了卫星接收设备的维护技术。其次,在维修与维护流程上先由项目校的网管员进行分析、判断,如有异议与乡镇网管员沟通联络,如判断清楚后可直接按《售后服务电话一览表》联系中标单位进行维修,如在乡镇判断不清的故障,可与我们教育技术装备办技术支持联络咨询,特别是在卫星接收设备的维修与维护上更是整个工程设备维护的重点。再次,我市又建立了本地区的QQ群和一套售后服务电话,从技术上加强沟通和交流以确保设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维护工作。经过几年技术培训和交流,现有48%的维护工作在本项目校内完成,24%的维护在乡镇级处理,只有28%在中标商中解决,形成了良好的服务体系,确保远程教育设备能实时、顺利地得以应用。

三、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资源应用的支持服务体系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并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把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转化成一种能力的过程,需要有复杂的、智能的支持服务体系作支撑。我市构建了三种“积件”模式:一是资源积累。首先是把接收到的卫星资源进行分类、遴选、存贮,将其作为主要资源,其次是把配备或自购资源作为辅助资源,再次把从地网下载资源或自制资源加工整合作为校本资源,最后是借助市教育信息中心建立的本地区教育资源库作为共享资源。目前我们已存贮优质教育教学资源210G之多。二是培养一批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通过对各校骨干教师和有特长的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制作一些常用的教学课件,采取“以小带老”、“以强带弱”的方法,开拓更大空间让教师学习、体验,为教学服务。现我市45周岁以下的教师有90%已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三是培养一支具有先进理念的教研队伍,将教研成果及时转化到教育教学中,达到“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目的。我们确立了《远程教育资源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科研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以促进“农远”工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我们采取“典型示范、活动推进”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与研究,每个乡镇为一个活动互助组,定期组织开展互助组研讨会,通过示范引领、观摩研讨等活动让更多资源高效、适度应用,教师通过反思、体会提炼出更深层次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四、逐步完善“农远”工程的监测、评价和激励的支持服务体系

“农远”工程初期只是设备安装及安全上的监测,但随着每期工程结束都会从设备基本监测

逐渐向设备的管理与使用上转移。一是组建远程教育视导员队伍。随着设备覆盖面逐步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深入,我们成立了两级远程教育视导小组,市级视导员由领导小组同志组成,负责分片管理、指导及监测不同乡镇的远程教育工作;乡镇级视导员由每所学校业务强、素质高的领导担任,负责本乡镇远程教育的具体管理工作,而且还承担着设备的应用指导与监测评价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二是建立监测与评价体系。远程教育视导员深入学校进行广泛调研,本着全纳、有效、提质三个思想维度研究制订科学有效地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科学评价。三是规范评价操作过程。先是项目校组成评价小组,教师广泛参与,每学期进行一次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及课堂观测等活动,写出评价报告。然后由市级评价小组对各项目校进行随机监测与评价,更好地促进了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与应用。四是完善奖惩制度。连续三年开展远程教育“两级五项”评比活动,评选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对排位在后的项目校加强指导监督,造成设施设备闲置的项目学校要追究校长的责任,从而有效促进远程教育的应用。

五、逐步建立“农远”工程经费保障支持服务体系

足额的运行经费是“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必备的物质保障,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用于“农远”工程的发展。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我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和《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意见》,将农远管理与应用等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经费列入本校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加强对学校预算执行情况的督察和内部审计,确保“农远”工程应用所需经费足额到位,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二是项目校向农村党员、农民开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争取社会力量对学校的扶持,鼓励学校通过挤、引、捐、贷、拨等多种办法,广泛自筹资金。三是积极向政府争取专项资金来弥补学校经费不足。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农远”工程项目学校尽可能多配置一些设备,扩大资源使用范围。

“农远”工程在各类支持服务体系的支撑下,改变了原来我市农村学校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局面,改变了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促进了蛟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为创办让蛟河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资源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资源回收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