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能力培养的几点方法
2009-04-03隋瑞军
隋瑞军
【摘 要】探索能力,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时期,他们生气勃勃,敢作敢为,具有创新精神,对周围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和探求欲望。
【关键词】探索能力 创新 质疑问难 启发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在认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分析、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探索能力,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时期,他们生气勃勃,敢作敢为,具有创新精神,对周围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和探求欲望。同时,他们的智力发展也日趋成熟。这一时期探索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习中学数学必需的,而且对将来继续深造和参加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发现。”大数学家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我们现代教育人要大胆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问题的探索的主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的。
一、运用“探究法”,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不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探索发现真理的奥秘。“探究学习”的方法即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先不把前人得到的现成结论告诉给学生,因此这个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则还是个未知的真理,在老师的组织下,依据具体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指出富有思考性的探究题目和要求。或设置情境,对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观察与分析;或引导学生对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进行回忆与联想,先由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琢磨,然后互相探究,得出初步的认识、理解、判断和概括,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讲授正确答案,纠正错误意见,使其感性认识系统化、条理化。当达到某一程度时,即产生飞跃,使其认识由感性向理性转化,这一“飞跃”和“转化”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与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是无法比的,这也正是探究法的巨大作用。这一方法,它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和创造性;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它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主动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培养探索能力,决不等于单纯做难题和偏题,重要的是挖掘教材的内在规律。在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概括能力。学习一种新理论,从引入、发现、分析到解决,本身就是解决一个很大的“难题”,这样的“难题”,具有典型意义。我们认为,不论是从大量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一般规律,还是从一般规律导出特殊结论,或是从类比引入概念和理论,教师不要匆忙地全盘托出,而应设法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尝试下,猜想一下,归纳一下。这种尝试、猜想和归纳,如果做得好,就等于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研究了一种新理论,就是完成了一个探索、发现真理的过程,即完成了一次知识发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发生过程,实际上是根据教学需要对人类获得知识过程所作的浓缩加工。它集中地突显了人类获得知识的基本规律。知识发生过程,由于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它与学生认识程序相吻合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认识活动的最重要的环节。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索问题的主人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一堂优质课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此,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以达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型为探索发现型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以完全平等姿态与学生一起学习寻求答案,真正实现课堂中的教学相长,并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控、自信的心理素质。如在上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给学生留有空间,全班分小组讨论,最后,由各组选出一名同学进行归纳,得出结论。这样,知识来源于课本又更高于课本,即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促进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发展。
四、鼓励学生质疑,加强合作,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逆向思维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的钥匙。而学生的质疑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可以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原于疑。”所以,根据教学实际,恰如其分的提问,能开拓、引导学生思路,指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的途径,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并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在教学中,多运用探究式教学,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而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活动之中,让他们亲身品尝到发现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提高他们自主参与的能力。当然,探索离不开合作,在探究活动中,一人力量是单薄的,不可能很好的完成,让学生联合起来,培养互帮互肋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一个共同的探索目标而尽心尽力。
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探索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探索能力是很困难的。同时,培养探索能力也决不等于一味做难题怪题。在教材中,数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常常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探索能力的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仍必须加强“双基”与基础题型,在此基础上培养各种能力。
2.培养探索能力的过程必须是一个由低级逐渐向较高级发展的过程。开始问题简单些,主要由教师引导,逐步发展到较复杂的问题,不能操之过急。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对学生的每一点创见,教师都要悉心爱护,热忱鼓励。同时,也必须实事求是地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4.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善于发现学习中的创造性,才能比较得心应手地启发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