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呼唤有效提问

2009-04-03王全胜

关键词:新课改过程思维

王全胜

(如皋市搬经中学江苏如皋226500)お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其实就说出了高效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秘诀:有效提问催生有效思维,促进课堂高效。

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我们不少的问题不是问在课堂的关键处,问在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充塞课堂,影响课堂效率的有效生成,学生学过一节课后,仍然所得甚少或者一无所得。典型的有两种:

1. 满堂问以“问”代“灌”,牵着学生鼻子走。

在新课程背景下,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但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产生了。教师经过精心的预设,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有时甚至一问追着一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满堂问”的教学,其实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 随意问者用心不够,答者或无须思考即可直接作答或者难以打开思维,教学过程得不到有效控制,无序低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感受。”“还有不同的想法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常使学生偏离主题泛泛而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或者由于预设不够,课堂上也会出现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结果常常是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大量的有效课堂学习时间无形中浪费了,这些提问都是毫无效果可言的。

整体而言,我们的课堂提问存在以下问题:重结论,轻过程;重一致,轻求异;重优生,轻中下生;重师问,轻生问;重单一评价,轻多元评价。这是造成语文课堂的高耗低效的重要因素。而就其原因无外乎我们的老师“目中无人”“胸中无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教学的总目的之一是“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在这种教学观的理论视野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简单的教练员角色,而应该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改变他对文本和学生的态度。教师应该是文本的探索者,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情感的共鸣与升华。其次,教师同样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是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的转变观念,仍把自己作为传统的“传道授业”者,未能很好的研究新教材,贯穿新课改理念,研究日日变化的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死守传统,抱残守缺,以致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成了语文的坟墓。这该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也是一名语文老师的失败。

鉴于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提问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青年学生求知欲旺盛,语文课上,教者必须努力改变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答问营造氛围。为此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中来。答问的过程中教者要耐心启发,适时引导,加以提示,让学生表明自己真实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答问,教者要及时肯定,适度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才能创设起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在语文课上才能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养成爱思考、爱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2. 讲究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调控课堂的常用手段,但使用时要讲究技巧:(1)提问的“点”。一般来说,课堂提问要问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易错和易混点、学生的疑惑与思维阻滞点、教材与生活世界的联结点。(2)问题的类型。教师可以在阅读前提出导入性问题,在阅读后提出思辨性问题,在学生探究面临困境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在学生讨论有争议时提出引领性问题,在对话中发现学生认识有偏差时提出反驳性、质疑性问题,在新知识学习后提出应用性、迁移性问题。(3)问题的清晰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尽量清晰、明确,将抽象问题具体化,避免出现含糊不清的问题。(4)教师应该选择开放式提问还是封闭式提问、提问之后留给学生多少时间思考比较合适、对学生的回答如何评价等,都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 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的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着力引导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从不会问到会问,从无疑而问到有疑而问。教师也要改变评课的观点,不让学生提问,学生没有疑问的课不能算作好课。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新课改浪潮中,身处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语文教育理念,主动融入语文新课改的潮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探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即课堂提问的规律,才一定会带来更高效率的教学成果,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新课改过程思维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