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悟于心则敏于言

2009-04-03曹春华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序比喻意象

曹春华

首先要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第一要则就是要读懂,然后做题才能稳操胜券。怎样才能读懂?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 看标题,抓住灵魂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这首诗的中心与灵魂,它包含了诸多的信息,标题可以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诗歌的类型等。阅读时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标题结合起来理解对理解诗意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例如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根据“夜”字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据此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就可大体得到把握。

今年高考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巧妙的是这一理解与本诗第二题的鉴赏要求不谋而合了。

(二) 懂作者,知人论世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今年全国卷Ⅱ考的是李弥逊的《春日即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学生大多对李弥逊不太熟悉,题后给了介绍“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三) 读注释,把握背景

今年福建卷出的是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诗后加了这样一个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据此可以推知:此诗描写燕子、飞虫透露出的应是诗人流离颠沛后在草堂过上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四) 知意象,体味情感

意象是诗中倾注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江苏卷今年考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对这首诗的结句学生大多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这主要原因就是对“浮云”、“日”这两个意象没能掌握。在古诗中“浮云”一般象征奸佞势力,“日”可象征帝王。“浮云蔽日”这一意象组合,诗人是借自然现象来比喻社会现实,表达的是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奸邪为非作歹,贤者不得任用的意思。明白了这一点,鉴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其某种特定内涵,鉴赏诗歌只有把握了这一特定的内涵,才能正确理解诗歌。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湘竹:常用来表达悲伤的情思。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3.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4.黍离:表达对故国的眷恋,对故土沦亡的悲叹。柴望《多景楼》:“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5.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以上介绍的均为常见意象的约定性的涵义。当然这些常见意象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五) 懂典故,释疑解惑

典故因其简短的字面包含了丰富的意蕴而受到的多数诗人的青睐。高中教材中用典较多的文章有两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姜夔的《扬州慢》,读这样的诗歌一定要多加揣摩,仔细领会,透过字面领会其深层含义。幸好考纲规定典故的考查一般只涉及我们接触过的内容,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这一规定也为我们典故的复习指明了道路:关注书本。

(六) 析修辞,翻译诗句

翻译诗句,将诗的语言变成散文的语言,要注意诗歌前后词语之间存在的修辞,运用联想与想象,还原诗歌语境。

今年重庆卷考的是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首词的最大特点就是构思巧妙,善用比喻。诗人将水波比喻为美人的眼神,把山峰比喻为美人画过的眉毛,把江南春天比喻为美人的盈盈眉眼。整首词比喻生动新颖,富有人情味,给人

以亲切感和美感。

(七) 调语序,还原场景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此外,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有讲究韵律以及表意的需要,诗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或者省略散文中不能省略的句中成分,或者改变正常的语序。像杜甫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典型的语序倒置。此例按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当然语序正常了,诗的节拍便失去了,也完全不符合原诗韵律的要求了。

猜你喜欢

语序比喻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来自林间的风
买椟dú还珠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