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2009-04-03时晓丽
时晓丽
摘要: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开放性、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其独特的精神品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博大精深,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然而,这一精神品格始终没有改变,它既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鲜明标记,也是自身不断生长、壮大和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更是我们建设当代文艺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精神资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放性;批判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2-0005-05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是近百年来中国文艺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它作为中国文艺的指导思想,建国60年来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和创作烙上了鲜明的印记。这种深刻而广博的影响,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独有的精神品格,以及我们对其内涵的不断探索和思考。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精神品格的研究对于中国当代文艺的回顾和瞻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有对传统文艺理论的吸收和继承,又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从而形成开放的精神品格,成为迄今最为科学的文艺理论。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视作为阶级性或意识形态学说,我们突出强调了经济和政治对于文学的决定作用,忽略了马克思关于文艺审美特征的思想。一味“向外转”的研究方法,忽视了马克思文艺思想的完整性,也无法真正体现它在方法和内容上具有的开放性品格。马克思对文学现象的研究,不是孤立地只研究某一个方面,而是做整体性研究,他们把文艺现象置于世界历史的进程和纷繁的现实生活当中,在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发现和研究文艺及其发展规律。在如此开阔而深邃的视野下,文艺与美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与人类的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与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紧密联系。这样的眼光确保了他们的一些基本论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体现出内容上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学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上自远古近至现代的重大艺术现象,也包括各种文艺学的基本问题,虽然他们没有论述文学的专著,其观点或独立成篇,或散见于各类文章之中,却具有内容上的一贯性和完整性,即始终以人的生活为艺术的基础和核心。他们对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批评标准和地位、作用的探讨,都不是孤立地在文艺自身寻找,而是有机地统一在美学和历史的框架下,根据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对整个世界艺术和一般文化史进行长期考察的结果。朱光潜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比起过去任何美学大师所构成的任何体系都更宏大、更完整、而且有着更结实的物质基础和历史发展线索。”西方形形色色的文艺理论从各个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以文学的某一领域为研究对象而概括出来的结论,毕竟是局部真理,深刻的同时也带有片面性。与此相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大视野、大境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是独立于西方文化之外,凭空创造出来的全新理论,而是大量地吸收和继承了西方优秀文化遗产的伟大结晶,其理论来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他创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之前,总会经历一些先前的阶段,在这些阶段上,他必须接受先前(包括同时代的)的思想成果,没有这些思想发展阶段,也不可能形成他后来的思想。过去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继承方面,我们只强调在辨证主义和唯物主义方法论上的继承,而忽视了其价值观的继承,忽视了康德(Kant)、席勒(schiller)和歌德(Goethe)等思想家自由的观点、完美的人的观点的影响,似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不在西方自由主义传统链条之中,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康德、席勒式思想家的过低评价,对“自由”、“爱”、“协调”等词的紧张,片面地理解斗争哲学是社会主义的特点。斗争哲学是争取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马克思理论的终极目标是消灭阶级对立,实现社会和谐。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全部财富包括人类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财富,因此,简单地将马克思思想与西方优秀文化遗产相对立的做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和其理论实际。哲学虽然是“厮杀的战场”,充满着批判和颠覆,但是正如黑格尔“花蕾、花朵和果实的”比喻,彼此不同思想的流动性却可以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人文精神创新与有形的物质创新不同,它不是“毁灭性的创造”,它的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前提,具有内在精神上的一脉相承。马克思作为人类文明的继承者,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固有之意,那种认为人学空场的说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严重曲解。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创始人,经过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努力而形成,它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理论从19世纪40年代始,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按照地域文化特点集中体现为三种模式:中国马克思主义、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发展过程复杂而又曲折,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中国经过瞿秋白、周扬、毛泽东等理论家的努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前苏联理论家注重研究经典问题,普列汉诺夫(Plekhanov)、卢那察尔斯基(Пуначарский Анатопий Васипъевич)和里夫希茨(M.A.ПиФщиц)等人勾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理论体系的轮廓,对美和艺术的本质、艺术中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人民性、艺术典型和创作心理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获得了丰硕的富有创见的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探索和解决文艺和文化的当代问题,以卢卡契(Lukacs)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理论家,霍克海默(Horkheimer)、阿尔多诺(Adorno)、弗洛姆(Fromm)、哈贝马斯(Habermas)、马尔库塞(Mar-cuse)和本杰明(Benjamin)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英美的伊格尔顿(Eagleton)和詹姆逊(Jame-son)等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等,运用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文化阐释学和生态学等多种方法,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试图回答20世纪初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文化和文学问题,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三大模式所形成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跨越时空,具有了时间最长、队伍最为庞大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已把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纳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体系中,表明我们的研究已突破了单一的模式,
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充分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具有的当代性和世界性的开放品格。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赋予我们世界文化的眼光,对于我们今天突破文本主义文论和形式主义文论的囿限,向社会、历史和人生开放,极大地拓展文艺研究的视阈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批判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性质和功能是批判的,这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和学术的成长道路,及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核心价值观可以体现出来,批判性是其理论最为重要的精神品格。
对前人思想的继承是建立思想体系的前提,没有批判、没有否定便不会走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思想的原创性是在扬弃中建立起来的,是在批判中成熟起来的。马克思曾经在康德和费希特(Fichte)的理想主义中汲取营养,写过不少充满幻想的诗,还写过渗透着理想主义的幽默小说和剧本,当他意识到“我的天国,我的艺术,同我的爱情变成了某种非常遥远的彼岸的东西。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模糊了,而一切正在模糊的东西都失去了轮廓”,纯粹理想主义客观上容易成为掩盖黑暗严酷现实的面纱,他则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作品,把存留的诗作付之一炬,转而在青年黑格尔派思想中寻求批判理论。然而,青年黑格尔派热衷于纯理论的批判,他们把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转移到了精神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满于这种空谈作风,明确主张把理论的批判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甚至把两者“看作同一件事情”,最终因思想分歧而与之决裂,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其理论体系作了彻底的批判。费尔巴哈(Feuerbach)对黑格尔(Hegel)辩证法采取的严肃批判态度,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认为费尔巴哈是颠倒黑格尔体系做法的第一人,他“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费尔巴哈最终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并没有真正地完成理论的超越。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异化,同时,他又认为“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基督教的错误只是颠倒了本末,克服宗教异化的途径就是由崇拜神转变为崇拜人的本质,其核心即是爱。恩格斯嘲笑其人本学说为爱的宗教,“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和气一团地痛饮吧!”他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彻底的清算。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从崇拜者的观点出发,最终又结束和批判了他们的哲学,相继走出了理想主义、青年黑格尔主义和费尔巴哈派的影响,这与他们的批判思维有着极大的关系。花朵的怒放正是否定了花营,果实的结出也正是否定了花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一次次的批判中破茧而出,最终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曾说自己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学思想一言以蔽之为“批判的”,他们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体现了“批判”和“论战”的风格,贯穿着对各种非人的和非史的社会文化思潮和现象的批判。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洋溢着对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充满对异化劳动中非人的生存状态的批判,《神圣家族》通过评论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秘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和基督教教义对人性的压抑、扭曲和戕害,《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德国虚假和有害的意识形态,《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是对盛行一时的真正社会主义诗歌和理论的批判,在对拉萨尔、敏娜·考茨基和哈克奈斯等许多作家作品的批判中,观点鲜明,从不含混。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批判的姿态与传统和同时代的哲学和文学划清界限,寻求与其他艺术哲学不同的角度来阐发其观点,在批判中建立起自己的文学思想,他们关于文学创作的原则、批评的标准和现实主义理论都是在批判中逐渐确立并走向成熟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成熟时期,已经是西方现实主义由盛及衰的时期,他们赞扬女作家哈克奈斯具有“现实主义的勇气”,就是对作家敢于在这样的时候标榜自己是现实主义者的高度肯定,这也是对自己文学立场和态度的公开表白。在他们看来,现实主义不是时尚的流行艺术,而是具有永恒的价值。马克思对现实主义的关注是从它作为19世纪的一种新的文学流派开始的,但是,他们没有把它局限在流派的理解层次上,而是从历史上伟大的作家作品中寻找共同的特点,在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经典作家的作品中,寻找现实主义的共同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现实主义理论超越流派的影响,独树一帜。他们一生主张现实主义,视批判精神为现实主义的灵魂,主张作家直面现实,关注和批判当代的现实问题,敢于为普通劳动者说话。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期艺术实践中艺术旨趣的变化和相关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一直恪守的原则:艺术的批判精神旨在转变人的观念、改变社会现状,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尽管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许多东西是马克思没有看到甚至没想到的,但时代的基本问题没有变,资本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异化及其贫富差距现象异常严重,这是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进程中遇到的全球性问题,威胁到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对资本和异化人的批判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最尖锐、最彻底、最当代的精神资源。这一特点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绎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时期,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品格仅限于不同阶级和制度之间,并简单地将批判理解为暴力和冲突,把异化和悲剧等都归结于旧制度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异化现象,更没有悲剧,遮蔽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完整意义。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一些艺术工作者远离生活,把文艺研究和文学创作仅仅当作赖以生存的职业,一味迎合市场需求,文学批评文章成为吹捧文。批判思维淡漠,带来了问题意识的缺失,原创性不足,复制化、批量化、拷贝化和克隆化现象日益严重。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精神,对于我们重返文学的深度和本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实践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楚地表明,过去的哲学家只在于解释世界,而他们认为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解释”与“改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区别开来,也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其他艺术理论区别开来,实践性是其理论的精神品格。
过去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实践性原则的解释中,我们常常把观念与实践对立起来,过分肯定“改造世界”,而否定“解释世界”,强调物质生产活动,而忽视精神生产。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哲学和美学与“从天上到地上”的传统思想有着天壤之别,是“从地上升到了天上”,宣告了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终结。海德格尔(Heidegger)说:“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
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了其终结阶段了。至于说人们现在还在努力尝试哲学思维,那只不过是谋求获得一种模仿性的复兴及其变种而已。”在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中,“人及其世界的问题”主要是以形而上学的方式思考的,即把理念世界视为现实世界的真理和根本,理念世界决定现象世界,马克思创立的直接面对感性现实的思考方式,把以往被头脚倒置的关系又颠倒了过来,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真正意义上的颠倒”,使形而上学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大地上,然而,他们并未消解形而上,也从未低估过精神的作用,信仰的作用。马克思在谈到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中,其中三种就是精神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回忆的改造,是以真正的人并以人的美的感觉程度为实现标准。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人的生存实际研究文艺,反对脱离历史、社会和现实生活研究“抽象的人”和“一般的人”,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理论对文学和美学抽象理解的思维定势。马克思提出了前资本主义的“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的“物的依赖关系”和共产主义的“自由个性”三形态说,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考察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的全面发展和美的生活是其理想,物质生产劳动与精神生产活动是这一理想实现的重要途径,这与西方传统美学仅仅从精神领域研究人的解放不同。马克思反对的只是精神与物质相分离的玄思哲学,并“没有否定意识能动性、道德的能动性,而是视它们为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认为意识能动性与道德能动性只有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并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到落实与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不是二元对立中的惟一性,忽视这一点,就会把马克思等同于马赫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的。
一切从现实出发,劳动创造了美,实践是马克思文艺思想的基本观点,但是,如果狭义地把实践仅仅理解为劳动,把劳动解释为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就将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传统思想完全对立起来,也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局限于有形的物质生产活动,无法体现他们在传统之外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全新领域的特质。马克思强调了劳动在人类美学历程中的作用,“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在劳动中创造了外在世界的美,也创造了主观世界的美,劳动作为实践活动是美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人成为真正人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把艺术美与劳动结合起来,把感觉的是否丰富、全面视为人与世界的文明程度,这是美学领域的彻底革命。这一革命把劳动的美学意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却并非走向排斥非物质劳动与美的关联的极端,而是把精神生产也视为实践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片面劳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全面性,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性的过程,“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只满足于人的生存需要的劳动不是真正的劳动,人的片面发展,与社会分工引发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有关,只有充分地体现人类自由和创造精神的劳动才是美的,创造美的有形的劳动过程是伴随着无形的精神生产活动展开的,因此,全面发展的人即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完美统一的人,这是人类的理想。在马克思看来,世界的一切活动是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文学艺术活动虽然重在解释世界,但它在使人由异化的人、物质性的人提升为精神的人、审美的人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艺术走出象牙之塔,反映现实、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赋予文艺的独有品格,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都统一于文学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命题不是从传统理论中推演出来的,而是在关注文艺现象、分析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由文学批评上升为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又贴近和指导创作实际,这一特点的形成,与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份的多重化有关,他们是理论家,同时也是作家和批评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丰富的创作体验,他们在青年时代,积极从事文学活动,创作过诗歌和歌剧,发表过一些揭露和抨击反动统治阶级和贵族僧侣的文艺作品。对文学的兴趣,使他们不仅注重研究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创作实际,而且还特别关注同时代作家的文学实践活动,与海涅、梅林等许多作家结下了终生的友谊,在密切的交往中及时了解和捕捉文学潮流的变化。感性经验的积累,为其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们的理论从不拒绝感性,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文学理论应该是在文学批评活动、以及在与作家和读者的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这种无障碍的沟通,在他们对《巴黎秘密》、《弗兰茨·冯·济金根》和《城市姑娘》等作品的评论中得以鲜明地展现。
当前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中,传统多于现代,西方多于国内,纯理论多于文艺现象,理论家和批评家、作家相互隔离,许多理论家不熟悉也不屑于阅读当下的作品,缺乏对文学创作深入细致的感受、分析和理解,理论、批评和创作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制约着文艺的发展。历史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我们面临许多重大的全新的现实问题,如通俗文艺、文化工业、后现代文化、全球化和生态等,需要我们面向现实、面向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品格对于文艺“三贴近”的推进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博大精深,跨越时空,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着,然而,其精神品格始终没有改变。开放性、批判性和实践性融为一体的理论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鲜明标记,也是自身不断生长、壮大和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这一重要的精神资源对于我们建设当代文艺、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