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
2009-04-02
高龄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治疗
黑龙江勃利县读者赵某来信说:我是一位离休干部,今年83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下肢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治疗前血压为160/90毫米汞柱,治疗后血压为130~140/65毫米汞柱。请问这是不是低血压,应当如何治疗,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赵某读者:
超过60岁就算老人,超过60岁的高血压患者称为老年高血压病人。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老年高血压病人需要治疗,降压的目标值是 <150/90毫米汞柱。即使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必须治疗。因为国内外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都显示,治疗后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但是这些临床试验中的高血压病人,80岁以上的很少。
70岁以上称为高龄老人。但是从高血压治疗的角度,高龄老人往往是指超过80岁的老人。高龄老人患高血压后是否需要治疗,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结论。有些专家认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都不高,甚至低于70~80毫米汞柱。这可能是年龄大,主动脉生理性老化,弹性减退所致,不需要治疗。近年来开始对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但试验的结果我还没有看到,可能还没有完成。所以,目前对80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是否要进行降压治疗,往往是根据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而定。我的做法是,如果他在80岁之前已经有高血压,并且已经在进行治疗,那么就按照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继续治疗。如果过去没有高血压,在80岁以后才发现高血压,除了必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外,如果血压不是很高,收缩压没有超过170毫米汞柱,病人没有不适症状,可以进行观察、随访。如果收缩压超过170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有不适症状,则给予降压治疗。但选用降压药必须是降压作用比较温和的,会产生立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不要应用。如果有心、脑和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或病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合适的降压药。血压不要降得太低。至于具体什么水平,要由治疗的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年龄来决定。
上海瑞金医院
教授王宪衍
关于人工耳蜗的知识
安徽阜阳读者梁某来信说:我儿子1岁时发现听力不好,当时由于忙于生意,没有及时到医院诊治。现在已3岁,仍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只能发出爸、妈的单音,不能叫爸爸、妈妈。到几家大医院检查,确诊为聋哑症,是因为听不见导致不会说话。医生建议安装人工耳蜗。请问什么是人工耳蜗,安装后效果如何?
答梁某读者:
人工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通过植入耳内的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而产生听觉。全聋病人的听力损失主要是因内耳毛细胞病变所致,虽然耳蜗内残存一定数量的听神经纤维,但由于变性的毛细胞不能完成机械能-化学能的转换,无法调制听神经使之产生兴奋冲动。人工耳蜗植入装置是一种模拟人耳蜗功能的换能器,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通过植入内耳的电极兴奋听神经而产生听觉。
我国上海、北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施行单通道人工耳蜗的植入,九十年代末期完成多通道系列人工耳蜗的植入,通过22通道6个能量最大峰提取,对语言的判别效果最佳可达80%。目前全世界有5万多例聋人植入多通道人工耳蜗,我国亦有500多例。人工耳蜗植入年龄最小为2岁。资料表明,语前聋儿植入人工耳蜗越早越好,最迟应在10岁以内完成手术,否则会失去语言学习机会。
当然,人工耳蜗植入并不能尽善尽美。先天性全耳蜗缺如、内听道狭窄者,目前尚不能植入人工耳蜗。语前聋儿植入人工耳蜗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语音训练,才能获得较好的语言判别能力。同时,人工耳蜗植入后,由于成串电极与神经元距离不等,造成电流阻抗不稳,给病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少数人宁愿回到无声世界,也不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此外,人工耳蜗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这些都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开封市解放军155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崔志汉
拔牙会引起脑梗塞吗
湖北宜昌读者李某来信说:我一位亲戚,男,58岁,身体肥胖,原有高血压,平时用药控制。近两年出现过几次短暂性昏迷后马上清醒过来的情况。今年4月,因左下门牙牙根脱离,只有一点皮连着牙床,就到乡村医生处拔牙。拔牙时没有出血,也没有痛感。拔牙后休息了一会儿,和医生道别回家。不料20分钟左右,在回家路上出现了偏瘫失语的症状,经宜昌市人民医院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请问,患者的脑梗塞发作与拔牙有关系吗?
答李某读者:
病人58岁,有高血压病史,曾出现短暂性昏迷后马上清醒过来的症状,是典型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医学上称之为“TIA”发作。它的发病基础是病人平时有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病史,导致脑动脉狭窄、痉挛或小的血栓脱落而引起。其特点是一过性意识障碍,一侧肢体麻木,甚至偏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一般不超过24小时)恢复正常。但症状可以反复发作,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病人最终会出现永久性的脑梗塞,导致肢体的偏瘫、失语等症状,而且恢复较为困难。因此,在“TIA”发作期进行积极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水平,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是非常关键的。否则,病人出现脑梗塞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患者的脑梗塞是否与拔牙有关,我们认为拔牙不是引起本病的必然因素。但拔牙后或多或少的精神紧张,会导致脑血管痉挛,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因此,患者在拔牙前应当把自己的病史告诉医生;医生在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后,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河南宏力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张蕴增
甲流感疫苗并非人人皆宜
河南郑州读者雷某来信说:曾经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近又再次抬头,以凶猛的来势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现在对于甲型H1N1流感已经有了预防疫苗,接种疫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雷某读者:
按照国家防疫部署,甲型H1N1流感疫苗将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基础性疾病、染上流感会危及生命的老人,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有在疫情传播链上起关键排毒作用的中小学生。对鸡蛋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中度或重度急性发热的病人,以及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的人不可接种流感疫苗;晚期癌症病人、心肺功能衰竭者、孕产妇要慎用。
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观察15~30分钟。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尽量不要沐浴。绝大多数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有不适症状,但有些人会在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这属于正常情况。少数人也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但可以自行缓解,一般24小时内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在接种后反应较重,感觉身体明显不适,应当及时请医生诊治。如果需要同时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至少应相隔两周时间。因为疫苗需两周才能在接种者体内产生抗体。
一般健康成人不必要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但是应做好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少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发热后及时就医并在家自我隔离。
河北省疾控中心
副主任医师 刘志华